這群港科廣人,在元宇宙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今天是國慶節

到歷史博物館

或紅色文化宣傳展館

體驗一場歷史文化的穿越之旅

絕對是不錯的選擇

然而,面對人從眾的超長隊伍

不少人望而生畏

如果想「足不出戶」

汲取革命先輩的精神力量

在歷史故事中感受心靈滌盪

該怎麼做呢?

前不久

2023級本科生就率先

體驗了元宇宙思政的第一堂課

為教學創新賦能

解鎖思政學習新場域

元宇宙作為數字經濟的代表性產業和全新賽道,正處於由點及面,從虛向實,從技術創新邁向產業落地的加速發展階段。去年9月,港科大(廣州)與廣州移動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並啟動了元宇宙聯合創新實驗室項目。

今年9月8日下午,HPC+AI融合智算中心上線儀式暨元宇宙聯合創新實驗室啟用典禮在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隆重舉行。

隨後,信息樞紐院長陳雷教授團隊定下「元宇宙+教育」這一核心應用方向。作為集硬件與軟件科技之大成者,元宇宙技術可以突破時空限制、虛實壁壘、知識鴻溝,讓體驗者透過當下,夢想過去與未來。「要把科技與傳統課程相結合,進一步踐行港科大(廣州)『生活實驗室』的理念。」校長倪明選教授在今年3月實驗室的掛牌揭幕式上提出這一構想,首步落子即是思政課與愛國主義教育。這一決定完美體現了港科大(廣州)的雙重基因——愛國與創新。

青少年是最活躍的群體,思政課建設要向改革創新要活力。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思政教育在課堂上迸發新活力?這是港科大(廣州)科研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着力點之一。目前,元宇宙聯合創新實驗室自主研發的三大軍事實訓課程,首次將元宇宙技術與軍事實訓結合在一起,課程具備高精度場景建模與呈現,支持多人實時在線互動。「這種創新的訓練方式,不僅鍛煉了我們的體能和意志力,也帶來了樂趣和驚喜。」2023級本科生黃志傑回憶道。

當然,「元宇宙+教育」在思政與愛國主義教育方面的應用,遠不止步於此。「紅軍長征都經歷了怎樣的艱難險阻,完成了哪些艱巨任務?當炮火聲在耳邊響起時,會有怎樣的心靈觸動?……」據陳雷教授透露,未來會在元宇宙實現長征、紅色戰役等場景復現,予以學生感官及情緒的綜合體驗,沉浸式感知歷史事件背後的價值觀念,與熟悉的歷史人物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港科廣的元宇宙思政課有望打造為標杆課程,推廣到廣東乃至全國。

聯合內外力量

推動融合學科教育

元宇宙聯合創新實驗室由廣東移動廣州分公司與港科大(廣州)陳雷教授團隊、校長辦公室資訊科技處團隊共同開發完成,兼顧產品創新、教學創新、科研創新。陳雷教授表示,這也是他首次同時和內部行政團隊、外部業界團隊合作搭建實驗室。廣東移動廣州分公司在元宇宙教學區部署了5G專網,為VR/AR設備提供了大帶寬、低延遲、高密度的網絡連接。通過高速無線網絡,實驗室支持30台VR終端同時連接高性能工作站,實時圖像渲染,為元宇宙教室平台的應用打下強力基石。由資訊科技處團隊建設的HPC+AI融合智算中心的理論算力達到6.35P雙精度的國際領先水平,元宇宙課室的課程設計和開發的課件也將在第二階段放到智算中心,實現元宇宙課程系統雲化。

把科技的元素融合到教與學中,港科大(廣州)融合學科教育和研究的特色也在元宇宙實驗室的建設和科研中體現地淋漓盡致。實驗室定義了「元宇宙領域八大重點研究問題」,具體包括元宇宙生態中海量多元異構數據的管理問題、多方數據隱私計算問題、AI驅動的虛擬人仿真與群體行為模擬問題等。相關研究問題將由信息樞紐的數據科學與分析、人工智能、物聯網、數字媒體與藝術等四個學域合力解決。

「只要敢想、敢做,元宇宙就能夠承載各種跨學科的奇妙想法。」陳雷教授表示,元宇宙可以和各個樞紐、學域共同合作,以先進科技,解決社會現實問題,在智能製造、工業工程控制、心靈療愈等諸多頗具實用價值的應用場景里發揮巨大作用。

以項目製為導向

將夢想照進現實生活

今年9月,元宇宙聯合創新實驗室正式啟用。在短短半年的籌備期內,由陳雷教授牽頭的團隊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緊密合作,順利完成數據的抽取與定位、異類數據的儲蓄和管理、AI訓練、角色設計等準備,為實驗室準時啟用做出巨大努力。

科技不止於想像,還需要硬技術使之變為現實。以務實的態度,紮實走好元宇宙研究的每一步,這一過程雖有時讓人「頭大」,卻收穫頗豐。半年來,團隊中的不少同學已從入門小白逐漸成長為技術大拿,「要想知道一艘船的內部結構,最好是親自造一艘船。」博士生馬春鳴是團隊的核心研究人員之一,他同時又身兼產品經理和團隊運營的職責——多重角色隨時切換,為他的技能發展賦予了更多可能性。

擺脫教條式的灌輸,在實踐中獲得啟迪,回憶起實驗室的建設過程,馬春鳴表示,在解決項目需求中如果遇到不明白的問題,他會立刻跑到樞紐里找各學域的老師交流探討,在思維碰撞的過程中,不斷汲取、消化知識,產生新的靈感和收穫,並即時應用到實驗室的問題解決中。

產學研一體化

探索更廣泛的應用場景

當所有的虛擬素材擺在你眼前,你要如何設計屬於自己的元宇宙課堂?是在黑洞爆炸的邊緣,探尋宇宙的奧秘?還是穿梭古今,瞥見歷史與歲月的殘影?只要你有想法,各類課程設計都可以在元宇宙里實現。

「我們將把大家製作的素材上傳至中國移動的雲端,這樣有需求的人就可以去雲端下載,進行課件二次開發。」陳雷教授表示,未來會將實驗室建設成一個開放、共享、安全的元宇宙平台,用戶可自定義內容創作並上傳至雲端,不僅僅服務校內頂尖科研團隊,還將輻射粵港澳大灣區,提升產、學、研一體的科創環境。

元宇宙真正的意義更多體現在內容和場景的設計上,實驗室還有更為遠大的理想和發展空間:實現內容設計從PGC到AIGC的突破,通過批量化內容生產,優化成本費用;把採集端投放到清水灣校園,以全息投影的方式,達成兩校師生實時互動的全新體驗。這些都有待於團隊成員的進一步探究,團隊也歡迎有志於此的港科廣人加入元宇宙聯合創新實驗室的大家庭,共同為實現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全面落實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國家戰略部署作出貢獻。

記者手記·唐子仁

來到港科廣,我有幸參與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軍訓活動,軍訓與元宇宙緊密結合,引發了我們的濃厚興趣。帶着興趣和疑問,我們聯繫到了「元宇宙思政課」項目的發起人陳雷教授。

陳雷教授告訴我們,在追尋科研的道路上,興趣導向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有興趣,港科廣的同學們都可以在元宇宙中通過設計內容來展示自己的想法。這並不需要太高的技術要求,只需要一些基礎的技術和藝術儲備即可。

陳雷教授的一個觀點很讓我深思,他鼓勵我們要大膽思考,要根據自身興趣和目標去尋找項目,通過項目的推進去學習知識,而不是僅僅是盲目「追熱點」。只要我們明確自己的興趣,並為之努力,就一定能在適合自己的舞台上展現出才華。

我深刻認識到愛國思政與元宇宙技術的結合所帶來的潛力。元宇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創新的學習和表達平台,讓我們能夠更加自由地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我期待着能夠在未來親身參與更多元宇宙與教育、科技等領域的結合,為自己的成長和發展帶來更多機遇和可能。

記者手記·黃燁華

如果有人問起我港科廣的軍訓最難忘的是什麼,毫無疑問,一定是元宇宙的實彈射擊。手握軍訓安排表,「元宇宙」三個大字映入眼帘。作為以科技見長的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竟然把元宇宙這種高科技運用在軍訓里!喜悅與期待,從剛入學變激蕩在每個人心中。戴上VR眼鏡,我們穿越到虛擬靶場,去體驗了95式步槍的拆解和實彈射擊。打靶帶給我們前所未有的新奇感,同時也伴隨着對新技術的一些疑問和困惑。

9 月 21 日,我作為學生記者,有幸採訪到了信息樞紐院長陳雷教授。

他向我們介紹,學校設想將思政教育直接融入元宇宙,例如,在元宇宙中直接構建起紅軍長征期間各大戰役的場景,讓學生手握「真槍」,親自去與AI敵人打一場「戰爭」,切身體會紅軍當年所面臨的種種困難,體會紅軍的堅強意志。「讓學生們沒有包袱地去上思政課」。

設計如此複雜的場景,如果VR設備跟不上,體驗不也難以改善?我帶着疑慮提出了自己的問題,陳雷教授表示目前的元宇宙產品還有許多可優化的空間比如讓固定的場景減少刷新次數,降低傳輸負載,從而讓VR世界更清晰,更流暢。又比如AI和元宇宙的發展必然會面臨倫理,隱私安全等挑戰。陳雷教授鼓勵我們本科生要敢嘗試,多思考問題的解決途徑,帶着目的去學習,而不只是為了做題而學。通過採訪,更堅定了我在港科廣要敢想,敢試,敢闖的信念,未來就在我們的手中!

發佈日期
2023年10月01日
分類
科廣新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