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覽
  • 了解世界需求
  • 什麼是融合學科?
  • 學術架構
  • 樞紐及學域
  • 教學創新
  • 教學模式
  • 教學語言
  • 質量保證與持續改進
  • 校歷
  • 教授簡錄
  • 大學論壇
HKUST(GZ)

概覽

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終身學習能力和全球勝任力,使得他們在21世紀的當下,有能力發現、定義並解決全球挑戰性問題,發揮引領作用。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於2022年6月正式設立,是一所內地與香港合作舉辦的公立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在融合學科教育教學改革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等方面踔厲前行,力爭成為內地與香港教育融合發展的典範,以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學為目標,努力培養面向未來、致力於人類共同福祉的高端學術人才和產業領袖。

HKUST(GZ)

了解世界需求

高層次創新人才是全球所需

港科大銳意創新,在教育、科研、知識轉移等方面不斷推陳出新,尋求突破。當今世界已經步入高科技和數字化時代,但全球性的複雜問題仍層出不窮。面對這些緊迫的全球挑戰,單一的傳統學科已不足以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許多尖端技術和先進產業,如大數據、設計思維、微電子、可持續能源、生物科學和金融科技等領域,都是通過多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才取得長足發展。由此可見,將不同學科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將是未來領導者不可或缺的必備素質。港科大(廣州)旨在培養具有融合學科思維和技能的高層次創新人才,使之擁有創新意識、批判性思維和前瞻視野來預見和辨識問題,讓這些青年人有足夠能力應對21世紀的挑戰,並給世界帶來積極改變。

為應對經濟、社會、科技及環境等各方面日益嚴峻的挑戰,大學生作為知識型社會的棟樑,必須具備批判性思維、創造力、溝通和協作的能力。鑒於高等教育需要一套更全面立體及多元融合的教育方法,港科大(廣州)將採用前瞻性的教學策略,培養富有競爭力、社會責任感和國際視野的學生,來應對全球日益複雜的現實情況。港科大(廣州)所提供的教育不僅切合香港、粵港澳大灣區、中國內地的需求,更順應全球時代發展脈搏。育明日學界精英,塑未來業界領袖,增益全球,造福人類,是我們的願景。

HKUST(GZ)

什麼是融合學科?

融合學科教育及研究是指由多門學科相互合作、滲透、融合而形成的一種綜合學科體系。儘管融合學科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受到學界和業界的廣泛認可,在其涵蓋的多元學科、交叉學科和跨學科問題上也有諸多提議和呼籲,但受傳統課程設置的限制,各學科往往專科專教,融合學科至今仍然推行不暢、成效不彰。

由於每個學科均有其自成體系的研究方法和學術視角,融合學科教育的每一位參與者都需尊重來自其他學科的多元想法,以充分整合思想、集思廣益。因此,通過融合學科的學習,學生也能提升自身適應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港科大(廣州)已為推行融合學科教育和研究做好充足準備,這一全新的教學模式將有助於加強學生的創意思維,啟發學生建立和表達自身觀點,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從而能識別和解決各種現實問題。融合學科的學習體驗將讓學生擁有更完備的能力,以應對世界的新挑戰。

HKUST(GZ)

學術架構

融合學科教育、科研及知識轉移的學術架構

以港科大過去三十年內在科研及科技創新上所取得的豐碩成果為基礎,港科大(廣州)將採用一套獨特的樞紐架構模式,結合更全面立體及多元融合的教學方法,以促進融合學科教育、科研及知識轉移的發展。在風景秀麗的清水灣校園,港科大的四大學院(理學院、工學院、工商管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在學術及科研上一直表現出色,各學院依照定位清晰且界線明確的學科領域開設多個學系,有利於培育傑出的專科人才。為促進四大學院之間的交流合作,港科大於2008年成立跨學科課程事務處(IPO),並於2023年7月更名為跨學科學院(AIS),給各學院和學系提供一個不設學科界限的靈活平台,鼓勵並支持校內教職員加強與業界的各類合作,共同開展新興領域的跨學科教學和科研工作。在應對香港、粵港澳大灣區、東亞以至世界各地的政策挑戰,例如可持續發展政策的議題上,跨學科學院亦為港科大發揮出重要作用。港科大還建立了五個跨學科綜合領域作為研究重點,包括數據科學、可持續發展、自動系統及機器人、公共政策,和設計思維及創業。

秉承清水灣校園積極推進融合學科學術合作的精神,港科大(廣州)將進一步提升跨學科平台的發展。以港科大各學院和跨學科學院為基礎,港科大(廣州)將組建四個連接多個學科的樞紐,每個樞紐均有多個以新興領域為研究方向和重點的學域。功能樞紐、信息樞紐、系統樞紐和社會樞紐,這四個非傳統的樞紐及其學域,將致力於打破學科間的壁壘及界限,積極促進不同學科之間的互動以發揮協同效應,創造超越專科的新型綜合知識。

為確保學生的研究課題能體現融合學科的思維模式,每位研究生將由至少兩位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導師共同指導。在廣州校園的師資力量準備就緒後,其中一位導師將必須是港科大(廣州)的老師,另一位導師既可來自港科大(廣州)的另一學域,也可來自港科大清水灣校園或校外機構。

在四個樞紐中,功能樞紐和信息樞紐環環相扣,成為系統樞紐的基礎,從而為社會樞紐提供支持,所有樞紐互聯互通,最終為社會帶來影響和改變。來自社會的反饋和需求通過社會樞紐回到系統樞紐,進而傳達至功能樞紐和信息樞紐,這樣形成一個持續改進、不斷完善的循環。四大樞紐與清水灣校園現有的四大學術優勢相輔相成,以迅速應對社會不斷變化的新挑戰和現實需求,在學術以外的領域給社會帶來積極影響。

HKUST(GZ)

樞紐及學域

HKUST(GZ) starts to offer world-class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2023.

港科大(廣州)採用獨特的樞紐架構模式,以促進融合學科教育、研究及知識轉移的發展。四大樞紐涵蓋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等多個學域,這一學術架構的核心是探索式為導向融合學科主動學習模式,並結合了以探索為導向找出問題、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體驗式學習。

在保持四大樞紐穩定的同時,港科大(廣州)將採用靈活的學域,定期做出調整,以迅速響應世界時刻變化的需求和挑戰。下圖這個模型反映了現實世界的實際需求,因此學域之間沒有嚴格的學科邊界,這些學域將隨着現實問題不斷發展和演變,而不僅僅局限於某一特定的樞紐。

功能樞紐

信息樞紐

系統樞紐

社會樞紐
HKUST(GZ)

教學創新

隨着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加速進行,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應時代之需,以培養有能力擁抱大變局時代急劇變化需求的「複合型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為目標, 打造知識、能力和素養三位一體的創新型人才培養範式,通過一系列人才培養機制的組織創新來打破學科壁壘,融通學科領域。

HKUST(GZ)

教學模式

探索為導向融合學科主動學習模式

港科大(廣州)學術框架的核心,是探索為導向融合學科主動學習模式,通過糅合以探究為導向、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體驗式學習,培養未來領袖和科技企業家。這種學習模式旨在為學生提供優質而創新的學習體驗﹐使他們能應對現實世界的需求,具備預測新興市場和行業潛力的能力,從而造福社會。

港科大(廣州)的研究生將開展涉及多個學科的研究,並進行不同層次的協作以找到問題所在,通過不同學科知識的融合來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港科大(廣州)相信通過項目式學習的方式進行團隊合作,有利於加強學生融合學科知識以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港科大(廣州)所有研究生都必須從以下兩門採用項目式學習方式的核心課程中選一修讀:

融合學科研究方法課程是讓學生通過不同方法來對現實案例進行定量及定性分析;而融合學科設計思維課程則是讓學生以用戶協同的設計方式,創造出能兼顧利益相關者及產品功能的產品設計方案。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研究興趣和學術背景在這兩門課程中進行選擇。同時,學生在修讀其所屬樞紐的核心課程之外,同時須選修至少一門屬於其他三個樞紐的核心課程。

在整個項目學習過程中,學生將通過深度討論,學習如何盡情發揮無限創意、大膽整合不同想法、不拘一格解決問題、同心協力團隊合作,以應對日益複雜的世界所帶來的多方位挑戰。

2019年9月開課的研究型碩士課程已率先試行了這種探索為導向融合學科主動學習模式。這一學習模式以學習體驗為基礎,將在2020年學年開始時進一步發展為主要教學模式,應用於四個樞紐下所有學域的研究生課程中。

港科大(廣州)推出的課程原則上將不會重複清水灣校園的現有課程,在這種融合學科的新型教學模式下,港科大(廣州)的課程將更加關注於融合學科的課題,學生也可以修讀清水灣校園的課程達到互補互足的效果。

HKUST(GZ)

教學語言

為培養學生在全球化競爭中成為跨文化的領導者,港科大(廣州)將以英語為基本工作語言和教學語言。

HKUST(GZ)

質量保證與持續改進

As a Hongkong-Chinese mainland collaborative university, HKUST(GZ) complies with dual quality assurance regulations, respectively from Hong Kong QAC through governing HKUST』s degree awards and Ministry of Education requirements on education delivery in Chinese mainland. Under this overarching structure and to fulfill the educational vision and objectives, a Quality Assurance and Enhancement Framework is designed and deployed, setting out the approaches to ensuring a quality student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rigorous academic standards of awards, by which this variety of mechanisms is articulated. The Framework is composed of many elements that have formed a basis for the quality assurance measures from HKUST for many years, along with consideration of local arrangements in HKUST(GZ) to reflect the local aspiration and situation. The Framework is presented by five systematic and interrelated elements, including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procedures, reviews and enhancement measures, with the oversight through the academic governance bodies at various level of the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