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未來的「無冕之王」,齊聚港科廣

12月4日,中國日報2023年大學新聞獎頒獎典禮在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舉行。來自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香港大學、澳門大學、政治大學等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的各大院校師生約200位嘉賓受邀出席。

大學新聞獎是中國日報(香港版)自2012年起連續12年舉辦的賽事,旨在鼓勵高校學子積极參与新聞報道,爭做未來的「無冕之王」。今年大學新聞獎共收到84間大學近1200份中英文作品,參賽人數逾3600人,創歷史新高。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先生髮表了視頻致辭,勉勵同學們磨鍊新聞報道硬的技術和軟的技巧,更需具備廣闊的眼界,放眼全國乃至全世界,務求新聞報道體現大局觀。

中國日報社副總編輯,亞太分社社長兼總編輯周立先生、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教授、澳門霍英東基金會主席霍震寰先生、周大福珠寶集團董事總經理黃紹基先生等嘉賓共同出席了典禮。周立先生致辭中指出,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對新聞記者產生顯著影響,希望同學們能保持記者的專業、判斷力和人情味的同時,以開放的心態、批判和包容的眼光、創新的精神學習新技術,推動新聞事業發展。

倪明選校長則在致辭中表示,港科大(廣州)鼓勵學生在不同的領域交叉融合,並且是內地首家推廣使用ChatGPT的高校,雖然目前沒有新聞專業,但學生記者團正不斷壯大,也希望所有參賽者繼續開拓創新、攀登新高峰、再創新高峰。

本次頒獎典禮共頒發了最佳新聞報道、最佳新聞寫作等26個各類獎項。港科大(廣州)首次參選,最終榮獲「最佳校園宣傳獎」。據不完全統計,從2022年至今,海內外各類型媒體對港科大(廣州)的報道約19萬篇,全面覆蓋了學校教學、科研以及知識轉移等主要領域,校公共事務處、全校通訊員、學生記者團和各界媒體攜手,讓港科廣創校伊始,就成為了一個響亮的名字。

今年,大學新聞獎第二次走出香港,選擇來到港科大(廣州)。一方面因為這裡是一所濃縮了粵港澳大灣區,特別是廣州南沙最新發展成果的高校;另一方面,港科大(廣州)作為一所全新的大學,也致力於成為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青年之間交流的橋樑和紐帶,並藉助青年們的觀察和報道,讓更多讀者了解和體驗「融合學科大學」的魅力。

從2023年春季開始,中國日報「大學新聞獎」組委會與港科大(廣州)校長辦公室公共事務處充分研討、精心策劃,促成了此次盛會。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蘇啟智教授表示,作為港科大的畢業生,自己對港科大(廣州)早有耳聞,他認為兩校在「港科大一體,雙校互補」的框架下錯位發展十分有意義。

《澳門商業》雜誌社長馬天龍曾多次到訪港科大,但這是他首次來到港科大(廣州)。「在此之前,我經常在新聞中看到港科大(廣州),」馬天龍告訴我們,來到港科廣的那一刻,他感到無比熟悉與好奇,這裡的建築風格和校園設計與港科大十分相似,能明顯感受到港科大基因在這此間涌動。

來自台灣世新大學的陳同學和謝同學,從文化和經濟發展層面來深入討論寵物業的發展情況,並憑此獲得「最佳經濟新聞報道」獎項。「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的科技感十足,且一切都很新,很喜歡這裡。」 

港科大(廣州)學生記者團的不少同學也作為志願者參加了此次典禮。「在頒獎中,老師的祝福和同學臉上的活力快樂是真實的。一張張獎項後是不同的作品和故事。」紅鳥碩士生陳怡然感受到,典禮的意義就是將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等不同高校、不同口音的師生匯聚在一起,見證歡樂、交流與傳承。

發佈日期
2023年12月04日
分類
合作交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