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師培養現場交流推進會召開,倪明選校長受邀作專家報告

5月10日,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教授赴天津參加卓越工程師培養現場交流推進會,並受邀在會上作專家報告。

5月10日,卓越工程師培養現場交流推進會在天津召開。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持續推進工程碩博士培養改革專項試點,加快構建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卓越工程師培養體系,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天津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工出席會議並講話。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翁鐵慧主持會議。天津市委副書記陳輻寬、副市長張玲出席會議。

懷進鵬指出,培養造就大批卓越工程師,是黨中央賦予我們的重大政治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我們必須及時跟進學習、全面深刻領會,堅決扛起政治責任,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切實增強培養國家戰略人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懷進鵬強調,卓越工程師培養的數量和質量決定了現代化強國建設的速度和成色。一要堅持目標導向,共同營造卓越工程師培養的良性生態。錨定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自主培養急需人才的大目標,立足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格局,適應加速演進的大變局,以大規模、有組織、成建制的產教深度融合方式,探索培養與現代經濟、現代科技、現代產業發展相適應的卓越工程師。二要堅持問題導向,找准和破解卓越工程師培養過程中的關鍵問題。在評價標準、課程教材、資源配置等方面進一步改革創新,推動企業關口前移與大學聯合培養人才,促進創新創造與產業市場有機銜接,推動大學實現技術轉移和問題驅動下的科研水平提升,增強學生在重大工程實踐中解決大規模複雜問題的能力,實現培養方式從以知識為中心到以創新能力為中心的轉換。三要堅持效果導向,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卓越工程師自主培養之路。強化組織領導,有序推進卓越工程師培養改革重點任務;深化改革創新,加快探索出符合自身背景特色、契合產業發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彰顯國際工程教育水平的培養模式,形成工程碩博士有組織培養的新範式;加強管理服務和關心關愛,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關注學生學習成長;完善政策體系,切實強化卓越工程師培養的支持保障。

推進會上,「國家工程師獎」獲獎團隊、香港科技大學(廣州)、XbotPark機器人基地、教育部研究生司有關負責人發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工業、浙江大學、中國石油集團、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東南大學、國鐵集團、天津大學作專題交流分享。

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國務院國資委、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和國防科工局等部門司局負責同志,北京、上海、天津等13個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同志,天津市有關部委局負責同志,59所試點高校、8家中央企業,以及32個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4個卓越工程師創新研究院的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教授受邀作題為《學生驅動的自組織創客教育》的大會報告,以我校紅鳥碩士創新班人才培養改革實踐為例,介紹了學生驅動的自組織創客教育的培養目標、模式、軌跡和特色,以及經過兩年實踐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倪明選校長表示,卓越工程師既要「頂天」又要「立地」,工程師的培養要兼顧專業基礎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的雙重邏輯,並凝聚整合校內外多重力量。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着力推動產教科創融合高質量發展,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為建成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師培養體系持續助力。

倪明選校長強調,在大科學時代,世界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快速變化,教育也須因勢而變,港科大(廣州)搶抓歷史機遇,以「融合」和「創新」為辦學使命,致力於探索前沿交叉學科建設,培養面向世界的跨學科領軍人才,為推動構建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卓越工程師培養體系探路,力爭成為全球高等教育創新先導。

會後,倪明選校長與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楊賢金進行會面交流,雙方針對如何構築高層次高等教育體系及全面增強人才培養能力等話題交換了意見。隨後,倪明選校長一行調研並參觀了天津大學國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和智能製造中心。

港科大(廣州)首席工程師、系統樞紐智能交通學域實踐教授蘇權科,綜合事務處處長黃宇陪同參會和調研。

(部分內容轉載自「微言教育」微信公眾號)

發佈日期
2024年05月11日
分類
焦點新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