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學講壇 | 林垂宙:以老子和孔子創新理念探析國際科技龍頭巨星躍升及隕落
揭秘科技巨擘的興衰密碼
融合老子、孔子智慧,揭秘改寫全球商業版圖的傳奇人物——從傑克·韋爾奇的通用變革,到喬布斯的蘋果創新,卡洛斯·戈恩引領日產重生,丹尼斯·穆倫堡以智馭波音。
這不僅是一場東西方智慧的璀璨碰撞,更是證明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孔子與老子的千年哲理依然歷久彌新,指引着今日的創新與發展,照亮通往未來的智慧之路。

5月9日,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第十二期「篤學講壇」在學校C報告廳舉行。
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國際)院士,香港工程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原副校長,香港浸會大學校長資深顧問及企業管理學院榮譽教授林垂宙,就「國際科技龍頭巨星躍升及隕落:老子和孔子的創新理念對創業者管理變化的啟示」作專題講座。
南沙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歐陽健華,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黨委書記屈哨兵教授,黨委副書記梁碧茹,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劉平倫,系統樞紐院長李世瑋教授,以及學校師生共同參加講座。協理副校長(研究)、思政及國情教育中心主任伍楷舜教授主持講座。

開場致辭
伍楷舜教授指出,老子道法自然,無為而治;孔子仁義禮智,君子不器。
道家與儒家,雙星輝映,古今交融,智慧無疆。希望港科廣學子們要駕馭這種古今交融的智慧,融合東西方的思想,在變化與不變之間靈活應對,在快慢之間找到平衡。
以古鑒今,啟迪未來,讓創新之花,在傳統根脈上盛放。

老子: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講座伊始,林教授首先帶領我們深入《道德經》的世界,了解其中蘊含的創新之道。
他強調老子創新基礎就是有無相生,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萬物源於無形之「道」,通過「有生於無」體現創造力。
他結合蘋果創始人喬布斯為例,闡述蘋果公司產品設計與功能極簡化追求與孔子「止於至善」理念的深度契合。

孔子: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隨後,林教授轉向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創新視角。他以《禮運大同篇》解釋了孔子以實現社會大同為目標,注重集體福祉與道德治理的理想創業觀。
以國際科技龍頭企業波音公司的丹尼斯·穆倫堡等故事為例藉此提醒創業者,成功的企業家應以正義和道德為指引,而非僅追求利潤。
林教授博古通今,旁徵博引,帶領大家深刻領悟現代創新發展與傳統先賢哲思的碰撞,通過具體生動的事例為我們全面闡釋了面對管理環境變化的創業者們的行為策略。

學生問答環節
講座結束後,學生紛紛舉手提問,與林教授就孔子管理理念、創新思維以及對當代影響力進行熱烈討論。林教授以淵博學識和獨特的視角為同學們帶來深度解答。



黨委書記屈哨兵教授作總結講話
屈哨兵教授結合林教授的演講,從學校角度對港科廣學子提出五點建議:一是要做有價值的事,有益於社會和人類發展;二是從細微處着手,倡導原創思維;三是要貴在堅持,做可持續性發展的事情;四是要追求大道至簡之事,創造滿足人們本質需求;五要強調合作與共贏,推崇「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發展理念。
同時,屈書記引用「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激勵師生們要不斷溫故知新,引用「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再次對林教授參加本次講座表達了衷心感謝。
在講座最後環節,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黨委書記屈哨兵教授通過對道德經第一章和論語第一章的闡述高度評價了本次演講,並為林垂宙教授送上龍年龍吉祥紀念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