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ART!港科廣和國美跨學科聯合課程開課啦!

2024年6月24日,「AI+ART」跨學科聯合課程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開幕。本次聯合課程由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和中國美術學院共同發起,兩校旨在激發參與者在藝術與科技領域的創新潛能,通過緊密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藝術與科技的交織融合,探索未來更多可能。
本次開幕式由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學院田進老師主持。參加開幕式的老師有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計算媒體與藝術學域講座教授、元宇宙及計算創意研究中心主任許彬,副教授許丕文,助理教授王宇陽,未來技術學院工程教育實踐助理教授周晉妮, 香港科技大學跨學科學院助理教授Tristan Camille BRAUD,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學院副院長閔罕,跨媒體學院聯合課程導師組成員蔡宇瀟、武子楊、孫曉宇、鄭麗鎮。

開幕式上,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副院長閔罕首先從科技藝術研究方面發表致辭。她強調,中國美術學院倡導學生通過前沿的眼光與跨專業的實踐融合,展現人工智能時代下藝術與科技融合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人工智能大爆發改變了教育和藝術的方式,改變了人們對於人類智能甚至人本身的理解。這幾年,人工智能正在成為國美許多新型專業的必備素養。對於人工智能,美院一直保持着積極的態度,而媒體世界中進行的藝術實踐,最適合發生「AI+ART」的地方,是在開放的實驗室里。參與這次課程的同學,不僅是藝術實驗室的參與者,還是交互關聯迷宮的共同遊玩者。而創作實踐背後的動因,是對於妄想、對奇異的不可達到的東西的執着嚮往。聯合課程中創作的作品是一個奇異的合成混合物,一方面是可形式化與運算,另一方面是直覺和想像力,這兩者,形成了這個合成混合物的雙極。AI與ART成為可以聯合演奏的音階——人與AI,這個與人工智能水乳交融的全新主體,同處一個鍊金術實驗室,一個得以培育混沌的地方,在遠超自然人的尺度上學習和創造,在未來漫長歲月中激活人類所有的文明基因。在講話中,她引用中國美術學院高世名院長所強調的兩個「AI」:一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另一個是Artistic Intelligence,藝術智性。全新的數碼主體將在與「人工智能+藝術智性」這兩個「AI」的纏鬥、耦合中共同發展,逐漸形成一種能夠駕馭算法甚至反超算法的「人+AI」的複合體。我們意圖呈現的,是每一位年輕的創作生命在人、技術、自然的多維共構中,與AI一起進化,不斷突破思維的邊界,探索出媒介創作的隱在秩序,湧現出藝術的新智能與新生命。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計算媒體與藝術學域講座教授許彬結合兩校多年舉辦聯合課程的互動實踐進一步發表致辭。他表示非常高興能夠來到美麗的杭州,這個城市以其秀麗的風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而聞名。在這裡,他不僅見到了許多熟悉的面孔,也結識了來自不同的背景但都充滿了對藝術和技術的熱情的新朋友。在「跨界」背景下,兩校已是第八年共同舉辦聯合課程。聯合課程自設立以來,一直是探索藝術與科技交叉領域的先驅。過去幾屆課程都在香港清水灣的校區舉行,但從去年開始轉移到廣州校區,港科大(廣州)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創新的學術環境,他希望大家能在新的設計環境中發散自我。許教授提到,聯合課程也將迎來香港校區的老師,他們將在廣州校區教授課程,並參與交流活動,這將為課程參與的學生帶來更多的國際視野和設計思考。
「AI+ART」的重點在於探索藝術與技術的結合,特別是AI在藝術創作中的應用。許教授認為這將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學習體驗,它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力,還能夠幫助他們掌握前沿的技術,為未來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聯合課程是計算媒體與藝術學域(CMA)的重要組成,計算媒體與藝術學域(CMA)將攜手中國美術學院(CAA),致力於將計算機科學和藝術課程結合起來,更好地推動藝術與科技融合。在這樣的背景下,聯合課程的內容設計上以「跨學科」為導向,包括增強現實、虛擬現實、人工智能藝術創作,以及人機交互和機器人技術。其中,許教授一直在探索如何將AI和元宇宙應用於教育,並將新興技術融入到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和有趣的學習體驗。在虛擬與現實的碰撞中,元宇宙允許學生和教師在虛擬環境中進行互動和合作。這個平台將包括虛擬教室、實驗室和工作室,學生可以在其中進行實驗、創作和討論。「元宇宙教育」利用LLMs(大語言模型)來提供個性化的學習體驗,根據學生的需求和進度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通過這些「跨界教育」,鼓勵參與聯合課程的同學勇於跨越學科、跨越專業、超越自我,在碰撞中感受藝術與科技的魅力。
在未來的一個月中,「AI+ART」跨學科聯合課程里來自不同學科背景的導師和學生將聚集在一起,在杭州、廣州兩地圍繞社會問題展開深入研究和創作實踐。學生們將通過跨界課題小組的形式,完成創作概念提案、技術原型的實驗和藝術創作。本次聯合課程主題圍繞「AI+ART」,通過跨專業、跨學科的實踐融合,展現人工智能時代下藝術與科技融合的想像力與創造力。聯合課程的系列活動包括主題演講、專題討論和創意實踐環節。

本次聯合課程不僅是一次學術交流的盛會,還是對未來藝術教育模式的探索。雙方教師團隊期待通過此次合作,為學生們提供一個獨一無二的跨學科交流機會,共同培養出能夠在人工智能時代引領未來的創新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