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主流媒體聚焦!港科大(廣州)與中國美院AI+ART科技藝術展成功開幕

7月19日,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和中國美術學院聯手打造的「臨界態」科技藝術展在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成功開幕。

來自兩校的40名學生,在十餘位課程老師、講座導師指導下,用四周課程時間展示了9組充滿創意的科技藝術作品。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黨委書記屈哨兵教授,副校長(教學)吳景深教授,信息樞紐院長陳雷教授,計算媒體與藝術學域主任張康教授出席本次開幕式。計算媒體與藝術學域許彬教授主持活動。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閔罕副院長也對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党委书记屈哨兵教授

屈哨兵書記表示,此次展覽不僅融合了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元素,體現了時代的追求,也與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十三個強國目標」中的「文化強國、科技強國和教育強國」息息相關。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在跨學科、跨校合作中不斷突破邊界,通過設置「AI+ART」課程和藝術展,充分利用各學校的獨特優勢,以跨學科合作為核心,通過多元化作品展示展現出融合學科的時代追求。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副校长(教学) 吴景深教授

吳景深副校長認為,歷經11年成功舉辦8屆的聯合課程所帶來的經驗,將在潛移默化中不斷交叉融合,在人工智能到來前走得更快。他預祝兩校合作項目持續發展,將這「火種」燃燒至港科大(廣州)、國美,乃至其他學校,為社會做出貢獻。


「臨界態」學生藝術科技作品引驚嘆

40位來自港科大(廣州)和國美的本碩博學生,在短短的4周內,跨越學科界限,不斷挑戰傳統,激發個人想像力,探索數字世界的藝術表達,將人工智能等計算機技術用在藝術設計和裝置上,為觀眾呈現全新的視覺享受和藝術形式。

计算媒体与艺术学域主任张康教授

計算媒體與藝術學域主任張康教授表示,非常感謝兩校各位同學和老師的通力合作,呈現出這一驚艷的科技藝術展,很多項目值得細看,是技術與藝術合作的成果。

認真參觀和仔細傾聽學生們的作品導覽後,港科大(廣州)信息樞紐陳雷院長表示驚嘆。作為計算機科學教授,他被學生們的創意深深啟發。他十分感謝國美和港科大(廣州)老師的努力,希望活動越辦越好。

中國日報、中國青年報、羊城晚報、廣州日報、南方都市報、新快報、廣州市南沙區融媒體中心等多家主流媒體到場採訪,對此次活動進行了專題報道。

作品回顧

情緒勞動

成員:倪嘉荑、曾書穎、傅冠豐、金博文

回想,迴響

成員:王藝博、毛媛媛、楊奕雯

科代旦聲

成員:黃晨宇、羅嵐、李唐瑤、錢可奕、范希媛

動感藝境

成員:劉逢祺、楊耀東、張靜文、龔佳琪

動感藝境

成員:劉逢祺、楊耀東、張靜文、龔佳琪

Aida醉酒助手

成員:蔡榮華、楊小羽、楊舒淇、張露戈、陳文華

Big Prompt

成員:陳子健、林煜肯、李怡弦、文宇豪、陳思宇

都庭好

成員:高藝、盧思容、馬之淼、梅淑琦、王冠華

推痹機:一個網絡輿論的模擬現場

成員:張壹、阮小凡、徐聞秋、高雄、蔣雨洋

這些作品以藝術的形式探索了數字時代,給人類世界帶來的交融、創新和突破,深入探討了人工智能與人類之間的關係,實現了藝術與科技的跨學科融合。

出席本次活動的還有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計算媒體與藝術學域副教授許丕文,助理教授王宇陽、佟馨、王澤宇、余露文、曾偉,信息樞紐辦公室主任蔣麗瀅。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講師、藝術家曹澍,跨媒體藝術學院實驗中心教師、實驗師鄭麗鎮專程來到港科大(廣州)參加此次活動。聯合課程的順利舉辦也感謝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未來技術學院周晉妮老師對課程的指導。

發佈日期
2024年07月23日
分類
合作交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