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夏令營體驗式課程大揭秘:學生如是說
7月26日至8月14日,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以下簡稱「港科大(廣州)」)舉辦PLACE(Playshop for Language and Cultural Exchange)語言與文化交流夏令營(以下簡稱「PLACE夏令營」)。自PLACE開營以來,23 個國家近300位海內外優秀學子積极參与豐富多樣的課程和外出活動。夏令營的課程設計涵蓋語言、文化、體育、科學四大領域,通過開設跨文化交流和融合學科的課程,促進中外學子在項目制合作學習中不斷提升自我,擁抱全球視野,增強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始於語言,不止於語言
作為一所國際化高校,港科大(廣州)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對此,即將成為港科大(廣州)大一新生的陳之桓同學最初感到挑戰和擔憂。然而,夏令營的經歷讓他信心倍增:「在這裡,我學會了如何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夥伴們自信地交流。」
PLACE夏令營其中一個關鍵詞是「Language」(語言),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全英文的沉浸式環境。在這裡,語言不僅是學習的工具,更是跨文化交流的橋樑。作為四大課程模塊之一,在語言模塊的課程里,學生們可通過語言景觀、聲演英語劇本、全球辯論俱樂部、中英對話口譯、修辭技能提升學術溝通、項目驅動的溝通等課程,提升語言能力,增進跨文化理解。
在語言課程「聲演英語劇本」中,學生通過為《哈利·波特》角色配音,體驗了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陳之桓同學分享了他的感受:「把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融入英語課堂,這種學習方式既新奇又有趣。」他扮演的「分院帽」角色讓他對角色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這個角色雖小,但卻是引領主角的關鍵角色。」

Duong是一位來自越南的英語教學專業學生,對「語言景觀」課程的教學方法給予了高度評價:「這種課堂設計讓我感到非常新鮮。」與傳統的授課式教學方法不同,老師鼓勵學生們走出教室,探索校園中的英語標識牌,這種互動性讓學習變得更加生動和有趣。
准大一新生余博同學則從團隊協作的角度,分享他對「語言景觀」課的收穫:「這門課不僅提升了我的英語水平,更鍛煉了我的團隊協作、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在短時間內完成調研並進行小組展示,對學生們的綜合能力是一次全面的考驗。

同為大一新生的盧文君同學也分享了一門印象深刻的課堂——跨文化交際對話口譯。在這門課程中,學生們基於老師介紹的口譯原則和技巧,合作開展了創意角色扮演,通過這樣的互動,同學們不僅親身體驗了口譯員的工作場景,更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深化了對粵菜文化及嶺南歷史的認知與理解。「我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體驗!」盧文君同學說道,「雖然同學們說著不同的語言,但大家都充滿熱情,相互當起了翻譯,我甚至學會了一句西班牙語!真是太有趣了。」

體驗中國文化的傳統與現代
在PLACE夏令營的文化模塊課程中,涵蓋了DIY中國傳統手工藝品、潮汕工夫茶、粵港澳大灣區的影視金曲與流行音樂賞析與學唱、嶺南中國畫等主題活動,學生們可親身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23歲的Arlen,一位紐約大學的大四學生,對「粵港澳大灣區的影視金曲與流行音樂賞析與學唱」這門課程印象深刻:「這門課讓我們班上很多人都耳目一新,尤其是用各種樂器演奏中國音樂。」課上授課老師教學生如何用粵語說數字1到10,以及粵語的基礎知識,學生在課上學唱粵語歌。儘管粵語的難度讓他和同學們都感到挑戰,但他們依然享受着學習的過程,甚至課後還會聚在一起,玩樂器,敲鼓,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來自愛爾蘭的21歲學生Gavin,對麻將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我從去年開始學中文,這是我第一次打麻將,而且還贏了好幾次!」夏令營結束後,他將前往馬來西亞探親,「我想我的家人會很高興,因為我可以和他們打麻將了」,Gavin說道。「這也是我第一次學習怎麼打麻將,太有趣了」,來自英國西英格蘭大學的23歲女生Poppy說道。她表示,「雖然被截胡的時候有點沮喪,但當有人點炮,那種成就感真是難以言喻。」

關於對夏令營的期待,Gavin非常期待潮汕功夫茶體驗課程:「我的中文老師曾經說過,如果來中國,一定要體驗中國的茶道」。Poppy也表達了她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渴望:「只有了解過去,才能更好地理解現在。」Duong則表示,她有一些中國朋友,「他們經常向我介紹中國的節日、食物和繁華的城市,我很想來這裡親眼看看」。Duong還分享,在「中國傳統與廣東音樂文化」課上,他們討論了武術、李小龍、舞獅等話題,讓她更深入了解中國和嶺南文化。

文化交融,拓展視野,增進友誼
Dlela是一位來自南非的學生,在「中國傳統與廣東音樂文化」課程中體驗到了與中國截然不同的飲茶文化。她笑着說:「在南非,我們喝茶時一定會加糖。而在課上,我嘗試了無糖奶茶,這很健康,儘管一開始有點不習慣。」Dlela的笑聲中透露出對新體驗的開放態度和對文化差異的接納。

Arlen是一位華裔,以其流利的中英文能力,在夏令營中扮演了「橋樑」的角色。「我們宿舍里有一半人是從來沒去過中國的美國人,另一半是從未去過美國的中國人。」Arlen不僅幫助他們克服語言障礙,還解釋了文化差異,尤其在麻將課上,「我以前就會打麻將,看到其他同學在對局中遇到困難,我會主動上前幫助。」 他繼續說道,「麻將不僅僅是關於規則,更是一種策略和心理的較量,我很高興能夠幫助他們理解這一點。」
來自美國洛杉磯的Perla則分享了她獨特的成長經歷。自小在墨西哥小鎮長大的她,在18歲第一次踏上美國的土地,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神奇和興奮。當Perla得知PLACE夏令營項目時,不禁燃起了冒險的火花:「中國?我從沒想過自己能從墨西哥小鎮來到中國。」她內心忐忑而又充滿期待地遞交了申請。Perla希望通過這次夏令營,拓寬自己的社交圈,結識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在PLACE夏令營中,除了在文化課程中汲取知識、結交朋友,體育活動無疑是另一個激情澎湃的領域。來自德國的Simon及其小夥伴異口同聲地表達了他們對港科大(廣州)校內體育館的喜愛,「我最喜歡學校的體育館,籃球,羽毛球,游泳,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對於哈薩克斯坦的Balgyn來說,每周安排三次游泳已經成了他在PLACE夏令營的固定項目。他喜歡在明亮乾淨的游泳館裏與夥伴們競速,並在每晚與父母通話時興奮地分享在校園內的一切。而來自愛爾蘭的David則對中國羽毛球的普及和水平感到驚訝,「我從小就喜歡羽毛球,但只有在都柏林大學時才真正有機會加入羽毛球隊,而在中國,打羽毛球的人如此之多,且大家都非常厲害!」
PLACE夏令營在體育模塊中設計了豐富多彩的課程,涵蓋了詠春、武術散打、中國民族民間舞、籃球、羽毛球、乒乓球、柔力球、麻將共八項活動。當中國學生劉國富得知羽毛球課的教練竟是前國家隊成員時,他激動地表達了自己的興奮與崇拜。這些豐富的體育課程,配合優秀的教師團隊,不僅鍛煉了學生們的身體,提高了運動技能,同時舉辦的籃球賽、排球賽等友誼活動,也在緊密的互動與合作中增進了中外學子的團結與友誼。

PLACE夏令營是港科大(廣州)創校以來規模最大的國際夏令營,吸引了將近300位海內外優秀學子參與。在這裡,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不僅學習了新知識,更在交流與合作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共同歡度了一個多元融合、異彩紛呈的夏天。
科學模塊的探索之旅
在PLACE夏令營的科學模塊課程中,學生們有機會深入探索微電子、人工智能、生物科學等領域,並特別邀請港科大(廣州)首席工程師、首屆「國家卓越工程師」、港珠澳大橋工程總工程師蘇權科教授,與營員們分享「港珠澳大橋建設及中國橋樑的最新進展」。
Poppy對人工智能充滿熱情,她的興趣不僅在於技術層面,更關注人工智能倫理的深遠意義。她表示:「AI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但倫理問題同樣重要,這關係到我們的未來。」
余博則對科學充滿好奇心。夏令營期間,他意外地走進了微電子實驗室。這次經歷讓他大開眼界:「我原本只是隨便逛逛,卻被實驗室里的精密儀器和納米雕刻技術深深吸引。」這次意外的參觀不僅激發了他對微電子領域的興趣,也堅定了他為國家科技發展貢獻力量的決心。余博還提到,微電子專業與物理、數學、計算機等學科緊密相連,他計劃在大一和大二期間打下堅實的基礎。
Perla是主修工程學的學生,在前往南沙校園的途中,對廣州的城市建設和交通網絡驚嘆不已。在得知港科大(廣州)校園不僅緊鄰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橋兩項世界矚目的超級工程,而且擁有卓越的師資力量,能夠讓學生和這些項目的總工程師面對面深入交流,Perla激動地表示:「我一直對工程類尤其是建築結構部分充滿熱情,希望能更多地了解港科大(廣州)的碩博項目,未來有機會成為港科大(廣州)的學生。」

PLACE夏令營是一次令營員們印象深刻的文化交流與體驗之旅,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與者領略嶺南風情,探尋中國傳統文化,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更在他們心中點燃了對科技創新的渴望和熱情。
來到PLACE夏令營,世界各地的參與者可領略粵港澳大灣區獨特的文化風情與科技創新氛圍,還將在融合學科與項目制合作學習中不斷提升自我,擁抱全球視野,增強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在這裡,每一天的學習和體驗都是對知識邊界的拓展,每一次的交流和合作都是對友誼的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