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科大(廣州)受邀主辦「歐盟之窗」中國政府獎學金獲得者交流會
8月15日,中國駐歐盟使團(以下簡稱「使團」)舉辦2024—2025年度「歐盟之窗」中國政府獎學金獲得者交流會。受使團邀請,香港科技大學(廣州) (以下簡稱「港科大(廣州)」)於國內連線共同舉辦該活動,實現布魯塞爾和廣州兩地同步直播,新生與往屆生雲互動。

使團臨時代辦朱京公使出席活動並致辭;港科大(廣州)協理副校長(教學)楊暘線上致辭;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副秘書長田露露視頻致辭。中國駐歐盟使團教育公參馬濤、教文部二等秘書江娟,港科大(廣州)全球事務處處長付敬,天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李鏘,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項目負責人孫娟娟,浙江大學國際合作部部長都思園和「歐盟之窗」中國政府獎學金獲得者代表等分別在使團和港科大(廣州)參加活動。

朱京公使指出,作為中歐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的重要載體,「歐盟之窗」中國政府獎學金在中歐關係發展中發揮了獨特作用。青年是推動中歐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力量。當前人類社會面臨何去何從的歷史選擇,青年人的選擇將決定世界未來。希望歐洲青年學生通過赴華學習,更好地認識中國、認識世界,做中歐人文交流的使者和中歐合作的橋樑,推動中歐兩大文明攜手應對共同挑戰。

楊暘教授代表學校感謝使團選擇港科大(廣州)作為此次活動的國內主辦方。他表示,港科大(廣州)一直以「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為己任,努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新型融合學科人才;積极參与中歐人文交流、推動青年人才的雙向流動是港科大(廣州)國際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他介紹,港科大(廣州)倪明選校長年初率團出訪歐洲四國期間,拜會了時任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傅聰大使,與歐盟高校等機構建立了深度夥伴關係;學校剛剛落幕的PLACE國際夏令營項目吸引了45名來自12個歐洲國家的優秀學生參加。





11名在港科大(廣州)參加活動的獎學金獲得者與使團會場的獎學金新生熱情互動,實現「歐盟之窗」校友雲對話。



來自法國的牛駿(Numa PARMENT),李力安(Léane DREYER)和來自荷蘭的夏煒燁(Xavier VANDEPOLL)表示感謝中國政府獎學金項目「歐盟之窗」,讓自己能夠有機會來到中國親身感受中華傳統文化、打破固有觀念、為中歐交流貢獻自己的力量。
他們對港科大(廣州)也做出積極評價。夏煒燁(Xavier VANDEPOLL)說,「我從沒有見過像這樣的學校,這裡非常現代化,令我印象深刻」;牛駿(Numa PARMENT)說,「學校像是從科幻片里出來一樣,這裡有不同的人工智能、工程類實驗室提供給學生使用」;李力安(Léane DREYER)說,「能在這裡學習,感覺有動力、有能量、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