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歷史!港科大(廣州)本科生團隊獲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iGEM)金獎
當地時間10月26日,有合成生物學領域的「世界錦標賽」之稱的國際賽事——2024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 簡稱iGEM)在法國巴黎落下帷幕,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由15名學校首屆本科生(目前大二在讀)自發組成的Coral Cola團隊參賽,同學們憑藉項目《Utilising Chromoprotein Expression to Counteract Coral Bleaching: An Innovative Light and Temperature Apporach》(《利用色素蛋白表達來抵消珊瑚白化:一種創新的光照和溫度方法》)在大賽中脫穎而出,斬獲金牌(Gold Medal),並獲最佳新基礎部件(Best New Basic Part)提名獎。

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於2003年創辦,是每年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國際頂級科學賽事,它以生命科學為主,融合了數學、化學、工程、大數據等交叉領域,鼓勵參賽者使用合成生物學和工程化的思想解決實際問題。大賽賽況和研究成果每年都受到《科學》《自然》等頂級學術雜誌關注,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力。今年,這項頂級賽事吸引了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餘支隊伍參與,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代表團隊Coral Cola在課題展示答辯和海報展示環節中表現優異,首年參賽即奪金,實現了學校參加iGEM從0到1的突破。

Coral Cola團隊致力於應對珊瑚白化問題,他們運用合成生物學的前沿技術,開發了一種創新方案來增強珊瑚的抵抗力。團隊成員指出,全球的珊瑚礁正受到海水溫度升高和光照強度增加的影響,面臨白化的風險。然而,目前的方法要麼難以大規模實施,要麼會對珊瑚的自然生理過程造成干擾。為了克服這些挑戰,團隊計劃通過基因工程改造一種與珊瑚共生的細菌——Endozoicomonas,使其在遇到特定環境壓力時能夠產生一種光屏蔽色素蛋白。這種蛋白能夠減少到達珊瑚內部光合藻類(蟲黃藻)的過量光線,從而在不干擾珊瑚細胞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減輕其氧化損傷,相當於給珊瑚塗抹了一層「防晒霜」。

團隊通過精心設計的熱和光敏感的基因調控迴路,確保色素蛋白僅在環境壓力條件下被激活,而在其他時候,珊瑚和細菌能夠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這種創新方法巧妙地模擬了自然中渾濁水域對珊瑚的保護作用,即較低的光照強度可以減少白化事件的發生。該項目提供了一種可持續且可擴展的策略,專門針對由高溫和強光引起的珊瑚白化問題,為保護珊瑚生態系統的長期健康和穩定提供了新的希望。

Coral Cola團隊由15名港科大(廣州)首屆本科生(包括直博班和科技創新班)組成,他們是:
徐畫、劉博文、李婧依、施博文、梁子諭、劉丹晨、彭瑛文、王頤旻、劉奕麟、申洲安、賴斯、李嘉琪、阮建豪、徐文瀚、羅璟豐。

港科大(廣州)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創新資源和支持環境,極大地激發了本科生的創新活力和思維。本次團隊參賽項目由系統樞紐生命科學與生物醫學工程學域助理教授林橋津老師發起/統籌指導,教育科學學院本科實驗教學管理處張琪老師和未來技術學院齊振超老師協助指導,鄧永建、袁世傑、段熠、曾星辰、陳焯陽、何帥涵、王明睿、段伊禧、余璟、付驍弈作為學生顧問(advisors)為項目提供了幫助,項目得到了校內外多個研究團隊的支持。本次參賽還獲得了港科大(廣州)副校長(教學)辦公室、學生事務辦公室、書院、科研處的大力支持。香港科技大學海洋科學系講席教授錢培元為項目組提供了寶貴的科學指導。

自今年3月起,歷經7個月的隊伍籌建、人員篩選、實驗設計、社會實踐、交流學習、建模分析、網站搭建、現場答辯,團隊成員全面提升了跨學科合作的能力和對融合學科的理解。從大一下學期到大二上學期的參賽過程中,團隊成員在學校的全力支持下,自發組織參賽,表現出敢於創新、嚴謹科研、團結協作的精神,得到評委、組委會和國內外師生的一致好評,向世界展現了港科大(廣州)學子的風采。
此外,今年Coral Cola團隊的部分成員還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篤學助飛計劃——貴州站」支教項目,將海洋生物知識與實際生活場景相結合,通過教育的方式讓銅仁一中初級中學的學生更好地感受到海洋世界的魅力。在支教完成後,團隊項目繼續在粵港澳大灣區周邊學校,包括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學校、南方科技大學附屬中學、南方科技大學附屬小學等學校,做項目推廣和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