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全球綠色領創學院「一帶一路」資金機制與碳金融能力建設研討班圓滿結束,21位國際學員順利結業!

10月26日,大灣區全球綠色領創學院(下稱「領創學院」)首期項目「『一帶一路』資金機制與碳金融能力建設研討班」(下稱「研討班」)在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下稱「港科大(廣州)」)圓滿結束,21位來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和技術專家領取結業證書,並分享屬於他們的「港科廣印象」。

本次研討班是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設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領創學院自2024年6月成立以來首個能力建設項目。以此項目為契機,港科大(廣州)與「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下稱「聯盟」)將聚焦「一帶一路」、綠色創新和全球領導力等主題,充分挖掘雙方優勢、動員資源,部署2025年工作,並規劃長期合作。

结业仪式合影

項目自10月20日在港科大(廣州)開班後,學校教授及粵港澳大灣區業界精英接連授課,與學員圍繞人工智能、顛覆性技術、能源轉型與碳中和、低空經濟與智慧交通、碳市場建設及綠色金融與碳金融等多個主題展開研討。課程內容豐富充實,吸引學員踴躍提問,並與講師熱烈討論。

除課堂學習,學員們還實地調研走訪了南沙規劃展覽館、粵港澳大灣區氣候投融資中心及東莞粵豐環保電力有限公司,了解南沙區及粵港澳大灣區在綠色低碳轉型等方面的規劃與進展。此外,研討班還開設剪紙、掐絲琺琅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課程,帶領學員了解中國傳統民俗文化。

在10月26日下午的結業儀式上,來自巴西的瑪爾塔·班德拉·德·弗雷塔斯(Marta Bandeira de Freitas)女士代表全體學員分享感受。她感謝聯盟、港科大(廣州)團隊的精心組織與安排,以及對國際學員家人般的關愛。她表示,這次課程為學員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國的寶貴機會,時間雖然只有短短兩周,卻讓她收穫頗豐、受益終生。通過此次活動,她結識了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並與他們一同掌握了應對當代氣候變化挑戰的新知識和新技能。最後她鼓勵學員們共同努力、築夢未來,並強調這些夢想部分在中國已成為現實。同時,她也盼望通過中巴合作,實現兩國共同繁榮,並期待再訪中國。

学员代表Marta

聯盟夥伴關係及發展部主任朱雲、港科大(廣州)社會樞紐署理院長、碳中和與氣候變化學域署理主任齊曄教授出席結業儀式並致辭。全球事務處處長付敬、城市治理與設計學域主任闞林戈教授、城市治理與設計學域助理教授劉曉鳳等參加。儀式由碳中和與氣候變化學域實踐副教授杜迪佳主持。

朱雲主任首先向學員完成課程學習表示祝賀。她強調,全球氣候變化是各國共同面臨的巨大挑戰,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她指出,「一帶一路」倡議為國際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各國可以通過共享資源、交流經驗、協同創新,共同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她呼籲學員將近期所學應用於實際工作中,成為推動綠色發展和氣候行動的中堅力量。

联盟伙伴关系及发展部主任朱云

齊曄教授亦祝賀學員順利結業,並感謝他們抽出時間遠赴中國參與課程。他指出,本期課程具有獨特意義,是「南南合作」的真正典範。他說,從個人、家庭層面,到地區、國家層面,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都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而本期課程為未來各國在此領域的深度合作與交流奠定了堅實基礎。最後,他對課程團隊的辛勤付出及成果表示欣賞,並期待很快與學員們再次相聚,共同應對全球氣候挑戰。

港科大(广州)社会枢纽署理院长、碳中和与气候变化学域署理主任齐晔教授

結業儀式上,港科大(廣州)城市治理與設計學域助理教授劉曉鳳還分享了她的研究,聚焦「一帶一路」背景下全球南方建設可持續城市面臨的挑戰和應對策略。她號召學員們加強合作,發揚可持續城市建設的南方經驗和實踐,共同發出全球南方之聲。

本期研討班學員共21人,來自古巴、馬爾代夫、蒙古、埃及、泰國、孟加拉、巴基斯坦、緬甸、洪都拉斯、印度尼西亞、柬埔寨、巴西,以及老撾13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就職於所在國家的環境部門、自然資源部門、科技部門、財務部門以及國家開發銀行等。

背景介紹

6月6日,全球綠色領創學院(簡稱領創學院,英文為Global Academy for Green Leadership and Innovation)正式成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發表視頻致辭。2023年12月,趙英民副部長在京會見港科大(廣州)校長倪明選,並見證聯盟和與港科大(廣州)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該協議,領創學院由聯盟和港科大(廣州)共建,設置在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區內,最大化發揮大灣區綠色領創優勢,旨在推動中國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培養綠色低碳領域創新人才,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發展建設。

發佈日期
2024年10月31日
分類
合作交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