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聚!49校代表赴港科大(廣州)出席「2024粵港澳高校科研範式創新研討會」

在科技創新引領未來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由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與香港科技大學聯合主辦的「2024粵港澳高校科研範式創新研討會」於2024年11月8日至9日在廣州南沙成功舉辦。此次研討會由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廣東省教育廳聯合指導,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廣州市教育局和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共同支持。

活動匯聚了來自粵港澳三地及中外合作辦學高校約200位代表,共同圍繞科研範式變革趨勢、高校科技創新實踐經驗、粵港澳大灣區科研合作等關鍵議題開展深入探討。

會議邀請了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梁勤儒,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謝永強,廣州市教育局黨委副書記、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谷忠鵬,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吳漢榮,南沙開發區管委會副總經濟師李芳琪等政府代表,以及澳門大學副校長(全球事務)Rui P. Martins,深圳理工大學籌備辦副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趙偉,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協理副校長蔡小強,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教務長、研究拓展及知識轉移處處長李建會等高校代表。同時,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香港科技大學協理副校長(研究)童彭爾,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協理副校長(研究)伍楷舜出席此次會議。會議由伍楷舜和童彭爾聯合主持。

香港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研究)童彭尔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理副校长(研究)伍楷舜

本次研討會分為開幕式與致辭、科研範式主題分享、科研範式圓桌論壇、「1+1+1」聯合資助計劃項目啟動儀式以及專題分組研討等環節。在粵港澳大灣區,首次匯聚三地政府、研究型高校和新型研發機構,圍繞「高校科研範式創新與變革」議題進行深入討論,共同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建言獻策。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在開幕致辭中發表了對深化教育改革的看法,強調了跨學科融合的重要性。他表示,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融合內地與香港優質教育資源,成立兩年半以來,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鼓勵交叉學科的前沿科學研究,重視科研成果的影響力和成果轉化,以服務科技強國、教育強國的目標。他還強調,人工智能是創造新質生產力最重要的工具,充分利用工具可增加整體效率,大大促進科研成果產出。

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行政委员会主席谢永强

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謝永強在開幕式上詳細介紹了澳門在科技發展方面的顯著進步,包括科研成果的快速增長、科研質量的提升以及科研環境的改善。他強調了澳門在科技創新產業中的發展,特別是如何通過「澳門研發+橫琴轉化」的模式,利用澳門的科研優勢和橫琴的空間、政策優勢,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升級,使之成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增長點。謝永強還提到,澳門特區政府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對科創研發投入不少於50億澳門元,重點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特別是在芯片設計、數字科技、生物醫藥等領域。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梁勤儒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梁勤儒在開幕式上發表致辭,他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為全球創新版圖上的重要區域,粵港澳學術界要緊緊把握住科研大時代變革所帶來的機遇並積極應對隨之而來的諸多挑戰,以推動經濟社會的繁榮發展。梁勤儒還介紹到,為深化粵港科技合作,廣東省科技廳出台「1+1+1」聯合資助計劃,三年共投入近9000萬元,支持包括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和香港科技大學在內的3對6所粵港合作辦學高校開展跨區域的聯合科技創新研究。此舉開創了合作辦學姊妹高校科研合作專項的先河,有利於兩地科研政策的銜接互通,開啟了粵港科技創新合作的新篇章。

隨後,粵港高校「1+1+1」聯合資助計劃暨首批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兩校聯合研究專項在與會領導嘉賓的共同見證下正式啟動。根據廣東省科學技術廳與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香港科技大學在港簽署《關於共同支持開展深度科技合作的工作計劃》,兩校團隊將在粵港澳大灣區聯合開展科研合作和創新平台建設,在優勢領域積極探索建設粵港澳聯合實驗室,面向粵港澳大灣區戰略需求,聯合開展有組織科研,並共同推進國際科技和人才合作,引進培育高水平科研團隊及培育高層次人才。啟動儀式上,童彭爾、伍楷舜上台為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和香港科技大學兩校項目團隊代表頒發項目紀念杯,標誌着粵港科研合作邁入新階段。

启动仪式(嘉宾左起分别是伍楷舜、谷忠鹏、倪明选、梁勤儒、吴汉荣、李芳琪、童彭尔)
童彭尔与伍楷舜为两校项目团队代表颁发项目纪念杯

科研範式主題分享環節

多位專家學者就科研範式變革的主要驅動力、技術支撐、組織形式保障以及開放交流與共贏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香港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研究)童彭尔

香港科技大學協理副校長(研究)童彭爾介紹了科大3.0模式,強調吸引人才、發展戰略性領域、支持創新創業和強化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澳门大学副校长(全球事务)Rui P. Martins

澳門大學副校長(全球事務)Rui P. Martins則分享了澳門大學的科研轉型歷程,強調學科交叉融合與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深圳理工大学筹备办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赵伟

深圳理工大學籌備辦副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趙偉分享了海內外高校科研組織和管理體系的不同之處。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蔡小强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協理副校長蔡小強詳細分享了該校通過全球引才、創新平台建設以及響應國家戰略規劃,推動科研範式變革和產業升級。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教务长李建会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教務長李建會則分享了該校在AI科研範式興起、優勢科學及學科融合創新方面的發展策略。

科研範式圓桌論壇環節

中山大學、南方科技大學、西湖大學以及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的科研管理部門負責人深入探討了高校科研組織模式、評估機制及跨學科合作的實踐經驗。中山大學科學研究院院長程曉介紹了學校在重大科研平台建設和青年人才培養方面的創新舉措,強調了上述舉措對於推動科研創新的重要意義。南方科技大學科研部常務副部長王亞武則介紹了該校在實施獨立PI制及與國家戰略對接方面的實踐經驗,強調獨立PI制在提升科研自主性和創新能力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這一制度與國家戰略緊密對接,推動學校科研工作更好地服務於國家發展需求。西湖大學科技合作部主任丁元勝介紹了該校在有組織建設科研平台以及開展產業後端孵化運營方面的戰略布局,強調了學校在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合作方面須具備前瞻性和實踐性。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科研處處長李冬孚介紹了學校在交叉學科研究中的探索,強調通過實驗室體系支撐不同學科的交叉融合與創新合作。

本次研討會設有三場主題分論壇,包括:

「開放·共贏:粵港澳(國際)科技合作的創新路徑」

「同行·聚力:科研平台可持續發展戰略」

「同創·未來:高水平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的思路、舉措及協作機制」

與會嘉賓分組就該三個議題進行了熱烈討論。

通過「2024粵港澳高校科研範式創新研討會」的成功舉辦,粵港澳三地高校及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在科研範式創新與跨學科合作方面形成了廣泛共識,為推動區域科技創新和國際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期待未來高校間有更多交流與合作的機會,共同開啟科技創新協同發展的新篇章。

發佈日期
2024年11月11日
分類
焦點新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