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科大(廣州)舉辦融合學科高等教育國際論壇(2024年) 各界共聚探討融合學科教育未來發展
12月1日至2日,由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以下簡稱「港科大(廣州)」)主辦、港科大(廣州)副校長(教學)辦公室承辦的融合學科高等教育國際論壇(2024年)在廣州南沙舉辦。本次論壇以「願景引領行動:融合學科教育實踐的多元協同」為主題,匯聚全球高等教育界的政策制定者、國際組織代表、大學管理者、教師、學生以及行業專家,共同探討知識與能力同步發展的路徑探索、項目式學習中的質量保障與評估、教師發展與跨學科協作,以及產學研合作與學生就業等核心議題。論壇共設有9大環節,與會人員超200人。

港科大(廣州)校長倪明選教授在開幕式上致歡迎辭,他表示,高等教育面臨著結構轉型的迫切需求,融合學科對推動高等教育範式變革具有重要意義。他指出,港科大(廣州)獨創的「樞紐—學域」融合學科學術組織架構,為各個學科知識的多維交匯和融合提供了智力空間和制度支持。他鼓勵參會嘉賓以開放、合作的心態參與對話,建立跨學科、跨文化、跨地域的聯繫,共同將高等教育轉變為「科學有高度、應用有前景、社會有影響」的交匯點。

論壇組委會主席、港科大(廣州)副校長(教學)吳景深教授首先對與會嘉賓致以誠摯謝意。他指出,不同學科背景的教師如何在教學中自覺培育適應未來新時代的融合學科人才,是一項重大挑戰。本次論壇匯聚了全球的教育改革先行者,旨在通過討論形成切實可行的實踐框架,找到應對當前和未來教育挑戰的戰略解決方案,並推動國際間的廣泛合作。

主旨演講環節
在主旨演講環節中,北京大學未來教育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原校長林建華教授以「大學的邏輯」為題作報告。

中國科學院院士、寧波東方理工大學(暫名)校長陳十一教授,從學科融合與新型研究型大學建設的角度進行演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原校長林忠欽教授則談到對中國工程教育發展的思考。

主旨演講環節最後,港科大(廣州)未來技術學院署理院長王旭東教授以紅鳥碩士項目為例,就融合學科教育的實踐探索發表工作報告。

紅鳥碩士項目白皮書正式發佈
在本次論壇上,吳景深教授宣布,《紅鳥碩士項目白皮書——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融合學科」人才培養範式變革的第一個腳印》(以下簡稱《白皮書》)正式發佈。據介紹,《白皮書》客觀地記錄了從紅鳥碩士班培養方案的設計,到2022年9月紅鳥一期學員的入學,直至今年一期學員學成畢業離校的這段時間裏,港科大(廣州)的實踐、收穫、困難以及未來挑戰。
吳景深教授表示,《白皮書》對港科大(廣州)紅鳥碩士項目開展育人範式變革的策略與方法進行了詳細介紹,並系統闡釋了該項目創新框架,包括設計理念、實施過程、效果和影響、問題和挑戰,以及反思和迭代思路。他希望《白皮書》能為所有致力於高等教育體系創新、對我國人才自主培養事業有熱忱的同仁們提供參考,並激發新的思考和啟發。
隨後,吳景深教授特意邀請編寫組成員手持《白皮書》,一同上台合影。

融合學科高等教育利益相關方圓桌
為明確融合學科高等教育在當前和未來面臨的關鍵挑戰和優先事項,本次論壇設立融合學科高等教育利益相關方圓桌。主持人吳景深教授以紅鳥碩士項目的探索實踐為基礎,引出「融合學科教育如何在人才培養上真正落地」等核心議題,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教授、科協主席塗善東教授,東部非洲地區大學理事會副執行秘書長Idris A. Rai教授,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原院長、教育創新與實踐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吳江博士,港科大(廣州)數據科學與分析學域主任褚曉文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洪成文教授以及廣東晶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肖國偉博士一同進行探討。







平行論壇環節
本次論壇另設立四個平行論壇。1日下午,參會嘉賓分別就「知識和能力的同步發展」「全過程項目式學習的質量保障和成果評價」「融合學科的高校教師發展」「融合學科教育如何推動學生在就業和創新創業中的競爭力」四個話題進行探討,聚焦於更具體的實施建議,為紅鳥碩士項目的迭代發展提供實質性參考。




新型研究型大學建設主題對話
2日,融合學科高等教育國際論壇(2024年)繼續圍繞新型研究型大學建設主題進行對話。
香港城市大學副校長、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執行校長魯春教授,深圳理工大學教務長趙偉教授,麥可思公司首席科學家程星博士,大灣區大學(籌)教學負責人、信息科學技術學院代理院長李曉明教授,以及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教授、校發展規劃辦公室主任劉繼安教授,各自分享在平台建設中的具體實踐,探討新型研究型大學應具備何種獨特特徵或「性格」,建設打破學科邊界的科研和育人平台,融入區域創新體系,推動產學研深度協作,提升社會服務。






國際視角下的融合學科教育教學案例
在隨後進行的「國際視角下的融合學科教育教學案例」環節,港科大(廣州)未來技術學院紅鳥碩士基地副主任、教育創新與實踐研究所副主任王林曉博士,邀請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科學、數學與技術學科高級講師Franklin Anariba,荷蘭烏得勒支大學跨學科教育項目政策顧問Timothy Bland 以及Caspar Schoevaars ,韓國能源技術研究院國際事務辦公室主任、能源經濟學教授Peter Jang,以及美國歐林工學院工程與創業教授Jason Woodard進行分享。

會議總結
在本次論壇的最後環節,港科大(廣州)未來技術學院署理院長王旭東教授進行總結髮言,指出論壇預期成果已基本達成,並表示融合學科高等教育是未來人才培養新賽道。
港科大(廣州)黨委書記屈哨兵教授發表閉幕致辭,以「綱舉目張」引出「一綱五目」,即「樞紐—學域」融合學科學術組織架構為「一綱」,教師、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學校職工為「五目」。只有在「綱舉」的基礎上統抓「五目」,才能真正形成學校文化並貢獻於時代。他指出,港科大(廣州)以紅鳥碩士項目作為突破,「上可頂博士,下可接本科,周邊可團結教師」,成為本校建設融合學科的關鍵、明智之舉。未來,紅鳥碩士項目應追求建立在創新基礎上的拔尖,使人才培養的成果得以體現。

論壇結束後,部分參會嘉賓一同前往企業進行參訪,為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畫上圓滿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