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科大(廣州)首屆畢業生陳賢亮:項目式學習讓我有了跨界的勇氣
港科大(廣州)首屆紅鳥碩士畢業生
— 系列訪談第3篇 —

陳賢亮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首屆畢業生
2022級紅鳥碩士項目
哲學碩士(智能製造)
畢業去向
現任職於深圳市重大產業投資集團
奔着自由和創新選擇港科大(廣州)——回顧選擇港科大(廣州)紅鳥碩士班的原因,24歲的陳賢亮直言,創新意識和自由包容的校園氛圍,是真正讓其心動之處。
Q 大學本科畢業後,為什麼選擇來到港科大(廣州)紅鳥碩士班?
當我開始準備申請研究生時,我首先了解的是香港科技大學,並由此了解到港科大(廣州),當時它正好開始第一屆紅鳥碩士項目的招生。我對其做了大量的調查,港科大(廣州)融合學科的設置、先進的實驗室設備以及強大的師資力量,都是吸引我選擇這所大學的原因。但最讓我心動的,是其傳遞出的創新意識和自由包容的校園氛圍。對於做科研的人來說,這樣的氛圍其實是彌足珍貴的。
在當時看來,港科大(廣州)是一所嶄新的高校,也是第一屆招收紅鳥碩士生,網絡上有部分人會持觀望態度,但我就是奔着自由和創新去的,所以我堅定地選擇了港科大(廣州),從申請到面試到最終獲得錄取,整個過程我都盡了最大的努力。事實證明我沒有選錯。

Q 在港科大(廣州),你選擇了智能製造專業。這是你一早就想好的專業方向嗎?
我是在港科大(廣州)求學的過程中,逐漸明確這一方向。當我進入紅鳥碩士班的初期,我聽了大量的學術講座,並與很多老師溝通後,才逐漸明晰了智能製造專業。
這一定程度上是延續了我本科專業的基礎,我本科讀的是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那時候我做了一些嵌入式新硬件項目,我一直喜歡製作一些智能的小玩意。在我看來,智能製造正是傳統的機械製造和電路製造跨界求新的過程。
「項目式學習無形中培養了我的綜合素養」——彙報整合和總結的能力,項目管理和協調的能力……作為理工科出身的陳賢亮,通過一次次項目的路演彙報,培養出自身專業以外的綜合能力。
Q 你如何評價紅鳥碩士班的融合學科和項目式的培養模式?
我認為這是港科大(廣州)區別於其他高校的特別之處。在融合學科模式下,每位學生不僅能夠學到自己本專業的知識,也可以根據興趣和具體研究方向,學習其他領域的知識,並且可以隨時找到對應的教授來支撐自己的研究。
項目式的培養是我個人感觸很大的一個點,通過項目式學習,我們不僅強化了科研創新的能力,也提高了個人綜合素養。我十分記得在紅鳥碩士班的第二學期中,我和團隊成員聚焦一個關於柔性電子的項目研究,每隔一段時間,我們需要向項目導師和學術導師們彙報項目的進展,每位導師都十分重視這樣的彙報,並會提出很多指導意見。在完成這個項目的科研階段後,我們還需要在全校師生面前,講述我們這個項目的價值。
這段經歷讓我印象深刻,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系統性地協調我們團隊每位成員,一起總結自己的研究工作,並編寫演講材料。這是一個充滿考驗的過程,因為真正的彙報是沒有第二次機會的,這要求我們每個人都要做足準備。這個過程中,我學到了彙報整合和總結的能力,也學到了項目管理和協調的能力,對於我們很多理工科學生來說,這些能力在過往傳統高校的學習中,往往是會被忽略的。紅鳥碩士班的項目式培養,讓我們通過一次次項目的路演彙報,在無形中增強了我們每一個學生的綜合素養。

Q 可以分享下你在港科大(廣州)難忘的「高光時刻」嗎?
我曾經針對紅鳥學創空間Maker Space——紅鳥學創大教室做過一些智能服務的優化。當時我們注意到,在學創空間的學習和生活中,會碰到溫度、濕度不適宜的情況,我們需要聯繫相關人員進行溫度調控,當時我們希望對人工的部分進行優化,所以我們設計一個自動檢測溫度的裝置,實現溫度的自動調控來改善教室的環境。
我們設計了一個傳感器模型,通過收集室內溫度和人流數據,以達到智能調控室內溫度的系統。這個模型,讓我們團隊獲得紅鳥學創空間模型創意大賽的三等獎,雖然只是校內榮譽,但這個過程中,我獲得了通過創意創新優化生活空間的成就感。
入職深重投集團——從校園到職場,陳賢亮認為自己也完成了一次小小的跨界融合,理工科與商科的結合,助力他打開職場新篇章。
Q 目前你入職深重投集團工作,在你看來,港科大(廣州)的學習對你獲得這份工作提供了哪些啟發和幫助嗎?
目前我在深重投主要的工作是圍繞半導體和集成電路領域相關的投融資,就是關注相關領域賽道,探索一些有潛力的投資項目。
港科大(廣州)追求融合學科培養,而從港科大(廣州)紅鳥碩士班畢業的我,職業道路的開端似乎也實現了一個小小的跨界——從理工科到了商科。但當我更系統了解這份工作時,就會發現這份工作有很多邏輯知識,需要理工科的思維繫統,它是需要理工科和商科融合的一份職業。
紅鳥碩士班的兩年,讓我在專業領域的知識,包括材料製造,微電子,集成電路等都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我還通過大量實踐,掌握了精密器械的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項。此外,我還切實地學到了很多項目管理的知識和技能。作為項目投資經理,我必須了解我投資項目背後的情況,這需要我有相關知識作為基礎。所以,其實是紅鳥碩士班的兩年學到的,無形中幫助我獲得了很好的工作機會,讓我的職場生涯,有了很好的開端。

Q 你對學弟學妹有想說的話嗎?
我想對學弟學妹說的是,找准自己的興趣,勇敢嘗試。港科大(廣州)對學生的培養和支持程度都是滿級的,這是我兩年來學習中非常真實的體驗。只要你有想法,願意嘗試的,所有老師都會非常積極主動地幫助你,替你出謀劃策,幫助你實現想法。所以,放心去追吧,去了解一切想了解的知識,做所有想做的實踐嘗試。

記者手記
24歲的陳賢亮是理工科出身,但全然沒有傳統「理工男」的刻板形象。面對鏡頭時,他氣定神閑,思維敏捷,大方得體,侃侃而談。坐在他對面,我們感受到這也是港科大(廣州)跨學科培養、因材施教的又一個優勢和亮點。
因追逐自由與創新的氣息而來到港科大(廣州)的陳賢亮,在以融合學科和項目式學習為追求的紅鳥碩士班學習兩年後,以在這裡獲得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一次跨界融合,從校園到職場,從理工科到商科,陳賢亮走在學科交叉融合的路上,也印證了複合型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的社會所需。
入職深重投集團,陳賢亮靚麗地打開了職場的第一章。而未來,仍有無儘可能。融合與創新無止境,陳賢亮,相信你始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