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科大(廣州)獲批增設4個本科專業及6個碩博項目
近日,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正式獲批增設4個本科專業、5個碩士項目及1個博士項目。此次新增的10個專業及項目均面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適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急需,依託港科大(廣州)獨特的融合學科大學辦學定位,配備一流的師資和辦學條件,致力於培養更多創新型、複合型的領軍人才。
今年,港科大(廣州)的本科招生專業數量增加至7個,分別為:
人工智能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智能製造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機器人工程
金融科技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為廣大考生提供更多優質選擇。

本科新增四專業 本碩博貫通式培養全覆蓋
在本科學歷教育方面,港科大(廣州)今年新增四個招生專業,分別為:
材料科學與工程:

致力於探索新材料和改進現有材料,推動技術革新和社會進步,培養具備跨學科融合思維和智能技術應用能力的新一代材料科學家與工程師;
機器人工程:

聚焦機器人領域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培養勝任機器人及具身智能等相關領域科學研究、技術研發、教育教學、工程管理等工作的新一代機器人領域人才;
金融科技:

致力於推動科技賦能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務國民經濟主戰場,培養擁有家國情懷與國際視野、兼具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新一代金融科技人才;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芯片是微電子專業的核心,也是人工智能的根基,涵蓋芯片設計、製造與應用,半導體器件與材料,集成電路設計自動化(EDA)等領域。
港科大(廣州)自2023年起招收第一批本科生,目前已有兩屆本科學生。學校的本科教育特色鮮明,以本碩連讀和本博直讀模式進行貫通式培養,培育面向未來的創新人才。本科教育實行大類培養與分階段培養,前兩年不分專業,第三年進入專業學習。港科大(廣州)創新構建書院制育人體系,融合課內外學習資源,打造活力學習與生活共同體。書院通過「學術導師-學生髮展導師-朋輩教練」三位一體的支持體系,提供貫穿大學全過程的全人發展指導。
為了鼓勵和支持本科生參與科研,港科大(廣州)於2024年6月首次推出本科生科研「五個一」計劃,由一位教授全程指導一名本科學生,組隊開展一項科研課題,進入一個實驗室接觸先進科研儀器設備,項目完成後通過各種形式產出一項科研實踐成果。全校有70%本科生參與此項目。2025年,學校全新推出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探索者」本科生科研計劃,鼓勵學生主動聯繫教授,通過自主選題開展實踐研究,為本科生打造科研自由探索的空間。通過師生協作,激發青年學子的科學探索熱情與創造性思維,提前培養具有前瞻性思維和實踐能力的科技創新人才。
碩博新增六個項目 包括MBA+項目
在碩博士教育方面,港科大(廣州)今年將新增以下6個項目。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港科大(廣州)的授課型碩士項目創新性地構建了"學術+實踐"雙主線培養模式,重視實踐,為所有學生提供在行業龍頭企業或科研院所進行不少於一學期的實習機會。
授課型碩士項目
智能製造(理學碩士):

致力於培養智能設計製造、傳感檢測、數據分析與控制等領域的複合型專業人才,通過學科交叉創新,為學生提供設計、管理和優化等智能製造流程與系統所需的全面技能與知識;
碳中和與綠色金融(理學碩士):

旨在培養能夠引領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的複合型高端人才。課程體系突出「雙碳+金融」特色,聚焦能源革命、產業轉型、綠色金融、碳市場等關鍵領域;
計算藝術(藝術碩士):

將在計算媒體和藝術的關鍵領域提供系統性技能訓練,如AI藝術、創意編碼、3D動畫、遊戲設計、虛擬和增強現實等。
研究型碩、博項目
碳中和與氣候變化(哲學碩士、哲學博士):

強調理工科與人文社科的深度交叉融合,課程體系涵蓋低碳技術、碳中和政策、綠色金融與經濟、AI+等多個領域,將培養一批勝任"雙碳"工作、引領行業發展的"高精尖缺"複合型人才。
MBA項目
創新創業工商管理(MBA+):

MBA+突破傳統工商管理培養框架,通過項目式實戰訓練,以及AI、金融科技等某一「 X」領域的學習,培養學生風險投資和創業設計思維能力,使其成長為兼具專業深度和跨界視野的新一代企業家、投資者和商業領袖。
港科大(廣州)碩、博士項目均屬境外碩博士學位教育,採取自主招生、申請審核制,錄取標準不低於香港科技大學同類專業在香港地區的錄取標準。學生完成學業並達到畢業要求後,將獲頒香港科技大學的學位證書。
頂級資源育英才 國際化環境拓視野
依託香港科技大學雄厚的學術實力,在「港科大一體,雙校互補」的理念指引下,港科大(廣州)開創性地採用融合學科學術架構,面向世界科研的前沿、響應國家發展的戰略需求,為人類面臨的複雜挑戰尋求創新解決方案。

對學生來說,選擇港科大(廣州),意味着選擇了世界一流的師資、為創新人才「定製」的人才培養方案、國際化的求學環境和豐富的交流交換機遇。
港科大(廣州)的師資隊伍聚集全球英才,包括港科大的資深教授,以及從全球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引進的高水平人才。根據斯坦福大學發佈的「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2024」,港科大(廣州)有近15%的學術人員入選。

港科大(廣州)的實驗室等科研設施設備高標準建設,達到中國領先、世界一流的水平。港科大(廣州)已有14個中央研究設施投入使用,更多新的中央研究設施正在規劃與籌備中。港科大(廣州)與港科大的中央研究設施形成互補,兩校師生可以共享共用。

港科大(廣州)採用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國際化特色鮮明。學校自2022年建成後,即向中國港澳台地區和國際學生敞開懷抱,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提供多元、個性化的學習體驗。建校以來,港科大(廣州)堅持在地國際化和拓展國際合作關係並重,校內已有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學生和教職工,與劍橋大學、魯汶大學、東京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等50餘所世界一流的高等學府進行深度合作交流,簽署10餘個各類合作協議,為學生創造豐富、優質的海外交流交換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