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科大(廣州)校長倪明選與50餘國記者進行人工智能主題交流
4月16日下午,受中國公共外交協會邀請,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教授在北京出席「臨甲7號沙龍」中外記者交流會,並以《人工智能驅動的全球數智革命——機遇與挑戰》為題進行演講。來自全球50餘國的80多名記者參會,與倪校長交流互動。



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前駐瑞典、澳大利亞和立陶宛大使陳育明先生主持了在北京國際俱樂部舉行的交流活動。他說,我們有幸邀請倪明選校長作為主講人圍繞人工智能行業洞見、人工智能對教育的挑戰及高等教育機構應如何應對、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等同大家進行分享交流。

在演講中,倪明選校長從人工智能技術演進切入,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大模型、智能體、具身智能等前沿研究和應用的狀況和趨勢;他重點分享了數智革命對創新人才培養範式和新聞行業的革命性影響。他呼籲在全球人工智能前沿研究和產業合作中打破壁壘,合作共贏。

倪明選校長說,科技競爭的核心是人才競爭。面對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教育領域、尤其是高等教育,不僅需要利用技術賦能教育發展,更需要重構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創新人才,而中國有機會在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倪明選校長特別提到,DeepSeek橫空出世,顯著降低了大模型應用的成本,進一步激發了中國人創新創業的激情,為推動全球人工智能變革做出了獨特貢獻。他表示,在以人工智能引領的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中,中國形成了政策、市場和科研三位一體的活躍創新生態,中國超大市場和應用場景有效撬動了千億級別的資本投入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
談及全球人工智能行業的競爭博弈和治理等問題,倪校長強調,小院高牆、以鄰為壑不是出路,堅持開放交流,實現普惠包容和均衡發展,才是正確選擇。
演講結束後,記者踴躍提問。來自中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盧旺達和津巴布韋等國記者就人工智能帶來的產業變革、全球人工智能競爭合作、社會倫理挑戰和全球南方在人工智能時代如何彌合數字鴻溝等話題提問,與倪明選校長進行交流。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和中新社等國內主流媒體機構,以及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和日本時事社等知名媒體機構的記者與會。




「臨甲7號沙龍」是中國公共外交協會的品牌活動,已多次邀請知名專家學者就重要議題與中外記者展開深度交流。
在活動開始前,此次交流會主持人陳育明大使會見倪明選校長。在會見中,倪明選校長與陳育明大使就科技革命的最新趨勢和高等教育機構創新培養高端人才的最新實踐等話題進行了廣泛交流。

港科大(廣州)注重公共外交和知識外交。2024年7月13日,港科大(廣州)作為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的重要合作夥伴,與北京青年企業家協會共同主辦「數字時代的全球青年責任」平行分論壇。2024年以來,港科大(廣州)在布魯塞爾、法蘭克福、阿布扎比等地成功舉辦創新創業、高等教育國際主題論壇,並在倫敦、東京等全球人才高地開展高層次人才交流活動。
2025年正值中國歐盟建交50周年,港科大(廣州)校長倪明選教授在4月14日舉辦的大學論壇上,宣布啟動「中歐建交50周年」系列活動。港科大(廣州)獲得外交部歐洲司授權使用中歐建交50周年中方徽標,成為首批獲得該授權的高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