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者」來了!港科大(廣州)本科生科研計劃全面升級
4月23日,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正式啟動「探索者」本科生科研計劃(HKUST(GZ) Explorers Undergraduate Research Program, X Program),通過計劃解讀、師生經驗分享及互動交流,為本科生科研實踐繪製全景藍圖。活動吸引逾300名師生齊聚一堂,共同開啟大學科研育人新篇章。校長倪明選教授、協理副校長(研究)伍楷舜教授出席活動。科研處吳茜主持活動。



「三個無界」賦能科研探索與創新
創意無界
打破學科壁壘,鼓勵學生自主提出創新性課題
協作無界
推行「1名本科生+1位全職教授」深度協作機制,支持學生在前沿科學領域開展無界探索
申報無界
取消申報門檻與固定周期限制,學生可自主規劃科研節奏,匹配「動態化管理」機制,適配多元需求
校長寄語:從「0到1」突破,探索「無限可能」
啟動儀式上,倪明選校長強調,真正的科研創新始於跨學科的碰撞與試錯。他呼籲學生以「探索者」姿態,在未知領域實現從0到1的突破,並在持續實踐中構建通向無限可能的成長路徑。X Program特別設立「容錯成長空間」,讓學生在真實科研場景中經歷完整學術周期,培養批判性思維與抗挫能力,夯實從1到無窮的根基。同時,學校也支持同學們高效利用學業課餘的時間,參與到科研實踐中來,為未來的職業生涯充實經歷。這不限於暑期或學年中的某個階段,而是隨時都能啟動,做自己想做的科研,學校也將在導師和經費上予以支持。


以學生為本:開放式科研生態構建多維成長空間
科研處處長李冬孚博士詳細解讀了科研計劃申報要點及管理流程。他介紹,本次科研計劃強化「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鼓勵學生自主提出創新性研究課題,通過「開放式申報」和「動態化管理」等靈活性機制,適配不同科研節奏的學生需求,為學生構建多維科研氛圍。他提到,學校設立「X Program」,這個「X」既代表着鼓勵跨學科研究(Cross-Disciplinary Studies),也代表着探索者(Explorer)、發現未知(Discovering the unknown)和創造無限可能(Creating the endless possibilities)。

榜樣力量:「科研小白」的進階之路
IEEE CVPR論文作者吳樂毅(大二)回顧了從高考考場到頂會舞台的跨越。他表示,課堂知識只有在真實科研場景中才能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鼓勵同學們先行動起來,在實踐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科研節奏。

首屆本科生科研項目金獎獲得者邱悅然(大二)以「基於毫米波雷達的非接觸夜間睡眠分析」項目的科研歷程為例,分享從靈感到落地的完整歷程。她提道,「拆解問題比答案更重要」,鼓勵學弟學妹以實踐破題,在動態調整中優化科研方案。

導師視角:行動為先,讓科研回歸興趣本質
系統樞紐賀登博助理教授直言:「科研不是賽道內卷,而是興趣驅動的持久旅程。當你推開實驗室的門,第一步不是『會什麼』,而是『想探索什麼』。」他借「紙上得來終覺淺」的古訓,鼓勵學生以行動對抗焦慮,「調參失敗的代碼、凌晨三點的數據,這些『躬行』的瞬間才是科研啟蒙課。」

信息樞紐劉李助理教授提出「學術素養三維鍛造法」:通過課程項目夯實基礎技能,在真實科研中錘鍊批判性思維與抗挫力,最終形成跨學科解決方案構建能力。她談道,「不必等待完美創意,而要在實驗室的試錯中讓創意變得完美。」

創造無限可能,從成為「探索者」開始
「探索者」本科生科研計劃不僅是港科大(廣州)深化本科教育創新的重要舉措,更是青年學子實現科研夢想的起點。通過跨學科協作、全周期支持與開放性實踐,學校致力於構建富有生機的活躍科研生態,助力學生在真實科研問題中錘鍊能力,在創新突破中定義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