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港科大(廣州)學子蘇文奇榮獲第十六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一等獎
2025年4月13日,由中國數學會主辦的第十六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決賽在浙江師範大學圓滿落幕。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大一本科生蘇文奇憑藉紮實的數學功底與出色的賽場發揮,在非數學專業A類中脫穎而出,榮獲全國一等獎,為學校贏得榮譽。
賽事概況:規模歷屆之最,展現基礎學科魅力
本屆競賽自2024年5月啟動,覆蓋全國32個賽區,吸引1223所高校逾32萬名學生參與。經層層選拔,最終1246名學生晉級決賽,規模創歷史新高。決賽分為數學專業高年級組、低年級組及非數學專業組,共評選出個人一等獎250項、二等獎375項、三等獎625項。作為國家級高水平學科競賽,其以「激勵探索、培養創新」為宗旨,成為檢驗高校數學教育質量的重要標尺。

獲獎者風采:熱愛驅動,教學創新賦能成長
從高考考場到全國一等獎,蘇文奇同學在短短九個月的時間裏,便迅速融入了大學環境,探索出獨特的學習路徑,完成了從高考考生到數學競賽新星的蛻變,他是怎樣做到的?在教育科學學院的專訪中,這位數學新銳首次分享了自己的備賽心得和成長感悟。
蘇文奇同學在採訪中表示:「數學的魅力在於邏輯的純粹與思維的碰撞。例如,前幾個月,有位一起學習數學的朋友給我發了一道集訓隊高階題,我用最近正在學習的本科解析幾何知識破解這道題後,那一刻豁然開朗的感覺讓我深刻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和創造力。」談及備賽經驗,他特彆強調學校數學課程的支撐作用:「學校的分層教學模式讓我得以進入高階班,與老師自由探討教學內容,這為我參加競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教育理念:因材施教,以每一位學生成長為中心
蘇文奇同學的成長印證了港科大(廣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他提到:「學校不僅關注學術成績,更重視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例如,在開學前,我與老師就數學學習進行了深入溝通,共同制定了專屬的個人學習計劃。這種雙向互動讓我深切感受到尊重與支持。」
展望未來,蘇文奇計劃繼續深耕數學領域,他的目標不僅是個人學術突破,更願以自身經歷激勵更多學子:「競賽成績固然重要,但數學學習是一生的熱愛與追求。切勿因短期目標透支熱情,不忘初心才能走得更遠。」

多措並舉:持續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港科大(廣州)一直致力於優化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立足「通專融合」的本科教育創新基礎,積極實施多項舉措,持續提升數學課程教學質量。
資深教授引領課堂:Honors Calculus II(高階微積分II)、Discrete Mathematics(離散數學)等數學課程由資深教授主講,將學術造詣與教學經驗融入課堂,為學生築牢數學根基。
優化教學管理:學校重視本科基礎課程建設,成立本科基礎教育教學工作指導組,數學工作組每兩周開展教學復盤會議,教師與助教共同研究改進策略,並根據學生反饋問卷適時調整教學節奏與內容,加強教學質量管理。
升級教學資源配置:學校升級智慧教室,配備錄課設備與智能白板,提升教學效率與互動性;設立數學中心,為學生打造專屬學術支持空間,教師和助教定時值班答疑輔導。

蘇文奇同學榮獲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決賽一等獎,這不僅是其個人數學能力的卓越展現,也為港科大(廣州)增添了榮譽。未來,學校將繼續深化教學改革,為更多學子提供自由探索的學術沃土,助力他們在融合學科領域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