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生的超文化!港科大(廣州)書院研學項目法國收官
*本文轉載自書院管理處官方微信公眾號「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丨書院教育」
多元共生的超文化
From Diversity to Transculturality Harmony

6月上旬,由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書院管理處主辦的「多元共生的超文化(From Diversity to Transculturality Harmony)」研學項目在法國順利開展。項目覆蓋多個研學主題,包括工程文化、天體物理學、生態地質考察、歷史與藝術、人類學等,致力於通過跨學科、超文化的田野考察,拓展同學們的全球視野與批判性思維。
本次研學行程主要分為四個模塊:
主題講座與工作坊
田野考察
高校訪問交流
歷史文化古迹探索
在主題講座與工作坊模塊中,項目邀請了多位國際知名學者、教授進行授課與指導,包括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首席工程師蘇權科教授,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社會樞紐城市治理與設計學域、書院一署理院長江斌教授,法國人類學家於碩教授,法國巴黎政治學院資深研究員Gil DELANNOI教授,法國著名城市治理專家、思想家、歐洲C.L.梅耶人類進步基金會主席Pierre CALAME,巴黎天文台天文學家Alain DORESSOUNDIRAM教授,巴黎天文台天體物理學家Jean-Louis BOUGERET教授,巴黎天文台Francois HAMMER教授,法國里爾大學科學哲學家Michel DUBOIS教授,藝術家、畫家Francois BOSSIERE先生等。
講座主題涉及超文化的理論框架、巴黎的城市更新與變遷、活力結構學及其十五個屬性、天體物理與宇宙觀、科技與社會、藝術與哲學等,幫助同學們構建起理解文化複雜性與全球變遷的多元視角。
蘇權科教授講解「工程文化」

主題講座現場

與Alain DORESSOUNDIRAM教授、Jean-Louis BOUGERET教授的合影

Pierre CALAME主席的主題工作坊現場

在田野考察模塊中,學生們以自主組隊、自主選題、自主研究的方式,深入法國中部盧瓦爾河谷地區進行實地考察,實地走訪包括法國中部小城阿爾讓通(Argenton)及周邊鄉村社區和歷史遺址,並前往布倫納自然公園(Regional Natural Park of La Brenne)進行生態考察。各研學小組圍繞「工程文化」「飲食與文化交流」「內心的追問與感受」「洛可可與印象主義」等主題,開展深度訪談、觀察記錄,收集了大量一手資料,包括田野日誌、視頻素材和手稿等。





在法國中部的克雷西(Crécy),項目組同學專門訪談了一對法國夫婦,深入了解法國鄉村的生活方式和觀念;同時,也有同學走訪了法國社會學家Francine Depras的寓所,就城市規劃與社會變遷的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這種全方位、沉浸式的超文化體驗不僅開拓了視野,更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與自主研究能力。




在高校訪問交流中,同學們先後前往巴黎政治學院、巴黎綜合理工學院和巴黎默東天文台等法國一流高校、學術機構進行訪問交流。通過校園參觀、學術講座與互動交流,同學們深刻感受到法式高等教育的人文積澱、科研氛圍與創新精神。





在歷史文化古迹探索模塊中,同學們先後探訪了埃菲爾鐵塔、盧浮宮、奧賽博物館、巴黎聖母院、先賢祠、榮軍院、莫奈故居及花園、下水道博物館、喬治·桑故居以及達·芬奇故居等文化地標。

這一系列以文化古迹為載體的實地考察,讓同學們近距離欣賞了從古典至現代的重要藝術作品,實地感受藝術與自然的交融,提升了對藝術的理解與審美感知力,也促使同學們開始對歷史、文化與身份認同等複雜議題的思辨。

在巴黎下水道博物館,蘇權科教授帶着同學們從城市基礎設施的角度,理解一座城市的演變與治理邏輯,就工程與人文的融合與傳承進行探討。書院教育項目自此開啟了工程文化方面的探究。

對於這些來自理工科背景的同學們而言,本次田野考察與人文學習無疑是一場跳脫專業邊界的跨學科探索之旅。在人工智能、智能製造等技術快速演進的時代背景下,如何理解人、社會與技術之間複雜而動態的關係,成為每一位未來工程師無法迴避的深層命題。

「多元共生的超文化」研學項目,不僅是一次地理意義上的跨越,更是一次心靈與認知上的跨界探索。此次研學以「超文化(transculturality)」為核心理念,引導同學們跳出文化二元對立的框架,在多樣性中發現共通性,在差異中尋求理解與連接。這種跨學科、超文化的沉浸式學習,不僅塑造了學生的國際視野,更為他們今後的人生髮展注入了人文關懷與批判思維的底色。
當地時間6月9日上午,各研學小組進行了成果彙報。從實地考察中獲取一手資料、深度訪談及分析,到團隊內部的熱烈討論,每一步都能看到同學們嚴肅認真的研學態度與高度的團隊合作精神。

超文化論壇與結營儀式
胡瀚西、劉景堯
研學主題:工程文化

袁承炫、劉柯均、方海潮
研學主題:內心的追問與感受

高子軒、柳琪、蔡奕洋、曾子翔、楊曉天
研學主題:法國美食探索

汪宸聿、劉相宜、張弈馳、成俊材、蔡思涵、張譽淇
研學主題:洛可可藝術與印象派





本次「多元共生的超文化」項目的成功開展,得益於中法多方學術機構、專家、教授的鼎力支持,也離不開每一位參與同學的投入與努力。未來,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書院管理處將深化全人教育實踐,鼓勵更多學生走出校園、走進世界,通過真實的問題場域深化對專業與社會的理解,在跨文化的學習旅程中成為有視野、有溫度、有擔當的世界公民。
拓展閱讀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秉承「全人教育」和文化浸潤育人理念,本科生培養採用書院制培養模式。書院教育是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板塊,致力於結合21世紀人才培養目標,設計開展學術教育之外的非正式教育模塊,為推動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的「全人教育」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學習和成長環境,着力培養具有創新思維、審辯思維、設計思維、全球影響力和跨學科知識應用的領袖型人才。書院教育通過研學項目等形式,以項目引導式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髮掘興趣,拓展視野,為全人成長及終身學習奠定認知與學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