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科大(廣州)社會樞紐謝丹陽教授受聘廣州數字人民幣與金融創新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

近期,廣州數字人民幣與金融創新重點實驗室(下稱「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聘任儀式暨專家座談會在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舉行。廣州市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崔頌東,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郭德焱,港科大(廣州)副校長(教學)吳景深教授,社會樞紐創新創業與公共政策學域署理主任藍志勇教授、社會樞紐謝丹陽講座教授、金融科技學域主任蔡寧教授出席該活動。儀式由廣州數字科技集團黨委委員、總會計師俞青主持。

會議伊始,吳景深副校長(教學)介紹了港科大(廣州)的整體建設進展、師資團隊與教學科研理念,尤其強調了學校在跨學科融合與創新教育方面的探索。他表示,學校致力於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與人才高地,期待與重點實驗室在數字金融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崔頌東書記介紹了此次拜訪的背景和目的,並對港科大(廣州)長期以來對廣州社科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廣州市社科聯副主席郭德焱、廣州數科集團總會計師俞青先後介紹了重點實驗室的成立背景、組織架構、研究成果以及聘請數字金融首席科學家相關情況。

會議期間,崔頌東書記代表重點實驗室向謝丹陽教授頒發首席科學家聘書。謝丹陽教授對重點實驗室的聘任表示感謝。他講述了自己與廣州市社科聯結緣的經歷,以及前不久在廣州數字科技集團調研重點實驗室時的所見所感。

謝丹陽教授表示,中國應充分利用數字人民幣在全球央行貨幣的領先地位,通過智能合約和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促進國內國際經濟發展和商貿。期盼和重點實驗室共同關注Web3和RWA等研究前沿,拓展數字人民幣的實用場景。謝丹陽教授更希望他的加盟能起到橋樑作用,為社科聯、數科集團和港科大(廣州)在更為廣泛的科技領域合作打下基礎。

謝丹陽教授,經濟學家,研究方向包括經濟增長與發展、宏觀經濟學、數字經濟、創新與創業以及貨幣與銀行,現為廣東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財經諮詢專家、中國管理科學學會可持續發展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社會樞紐創新創業與公共政策學域講座教授,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高級經濟學家、清華大學特聘教授、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社會樞紐署理院長和創院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理論經濟學)等。

聘任儀式後,雙方圍繞重點實驗室課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藍志勇教授指出,數字貨幣的研究至關重要。這項技術將有助於提升金融投資效率,提高普惠金融水平(惠及百姓與企業),並增強國際跨境支付能力。它不僅會改變支付體系的基本格局和基礎設施,甚至可能重塑全球金融秩序。同時,數字貨幣也顯著增加了金融監管的難度與挑戰,並對隱私保護、安全機制、穩定幣體系安排、國際合作以及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應用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對數字貨幣的研究,我們也應深入研究當前互聯網技術對全球資本流動和股市造成的衝擊。

蔡寧教授表示,數字人民幣選題方向可劃分為已有場景拓展和未來發展前瞻兩部分,例如跨境支付等前瞻性的研究方向,有利於進一步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吳景深副校長(教學)在總結髮言時強調,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始終重視社會科學在科技創新與政策制定中的獨特價值,也深刻意識到數字科技為社科研究帶來的全新可能。學校在經濟學、金融科技等領域底蘊深厚,具備領先的計算能力與跨學科交叉平台,能夠有效支撐數字科技與社會科學的協同創新。衷心希望謝丹陽教授發揮好橋樑紐帶作用,促進港科大(廣州)與重點實驗室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多方面的務實合作。

以科技創新為內核,港科大(廣州)社會樞紐始終聚焦於人居、自然、經濟、金融與政策等關鍵領域,致力成為數字社會與知識經濟時代的先鋒力量。本次首席科學家聘任儀式與深度座談,不僅是社會樞紐在數字經濟方向上的又一次融合創新,也標誌着校地合作邁向新階段。未來,雙方將共同致力於數字金融領域的理論突破與產業實踐,助推粵港澳大灣區數字金融生態的高質量發展。

發佈日期
2025年09月15日
分類
合作交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