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科學的人工智能論壇在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隆重舉辦
11月20日,由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信息樞紐和香港科技大學大數據研究所聯合主辦的面向科學的人工智能論壇在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隆重舉辦。論壇為期兩天,整個議程在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和香港科技大學兩校的分會場里實時同步直播。大量來自學術界和業界的人工智能領域的頂尖專家和學者雲集於此,分享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融合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應用實踐。

本次論壇是兩校首次同步研討會議,邀請到了阿里雲首席技術官周靖人博士,微軟亞洲研究院資深首席研究員謝幸博士,騰訊機器學習技術總監、算法負責人康戰輝博士,華為雲人工智能領域首席科學家田奇教授,微眾銀行首席AI官楊強教授,中山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印鑒教授等六位AI業界和學界的專家蒞臨現場發表主題演講,吸引了近六百名觀眾來到廣州分會場參與,香港分會場的觀眾通過直播也積極地參與討論。論壇由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信息樞紐院長陳雷教授主持。



活動伊始,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教授發表開幕致辭。他表示,AI發展對科學和人類社會發展有重要影響,同時,他更希望能借這次論壇,為學界和工業界提供一個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阿里雲首席技術官周靖人博士就「大模型應用的機會和挑戰」發表了主題演講,周博士從阿里雲的研發實踐出發,分享了他對大模型應用的洞察。他提到,阿里巴巴2018年開始投入大規模研發「數據+知識雙驅動的智能應用新範式」,阿里「通義千問」則是從通用大模型到應用大模型的一個典例。目前企業大模型應用的挑戰是分析定製模型以適配企業特定場景與複雜業務系統,但大模型的意義是引領下一代行業創新應用,我們正處於時代的起點。

微軟亞洲研究院資深首席研究員謝幸博士就「社會責任人工智能」發表主題演講,謝博士從「社會科學和人工智能在社會中的演變」出發,闡述了自己目前對於人工智能與心理學、倫理學、法學、社會學等社會科學結合的研究。他強調,人工智能和社會科學的融合可以增強我們對於人類和智能的理解。

騰訊機器學習技術總監、算法負責人康戰輝博士就「騰訊混元大模型自研之路及其在數據科學領域的應用」發表主題演講。康博士首先對混元大模型整體能力進行了概括性的介紹,騰訊混元大模型是今年九月發佈的自研千億級通用大語言模型,基於Angel機器學習平台支持180+業務api接入及精調,具有文生文、文生圖、混元機器學習框架等領先技術。通過康博士對混元大模型在騰訊數據科學業務領域的應用,讓觀眾們領略到了混元大模型的不凡潛能。

華為雲人工智能領域首席科學家田奇教授就「盤古氣象大模型「發表主題演講,田教授介紹道,盤古氣象是華為雲向科學計算領域引入AI方法的前沿探索,通過AI方法的介入,可以大幅度提升氣象預報速度,從海量數據中挖掘出新的大氣演變規律,還有助於打破原有預報技術壟斷。最後,田教授引用了《Nature》審稿人的評語:盤古氣象大模型的應用使人重新審視氣象預報模型的未來。

微眾銀行首席AI官、香港科技大學榮休教授楊強教授就「聯邦遷移大模型」發表主題演講。在演講中,楊教授詳細介紹了人工智能的發展歷史、機器學習、AI大模型、大模型(LLM)、聯邦學習和大模型、可信聯邦學習、金融領域的應用演示以及模型知識產權。最後,楊教授展望了人工智能與人類未來的發展趨勢。

中山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印鑒教授就「ChatGPT類大語言模型的關鍵技術及應用」 發表了主題演講。在演講中,印教授首先介紹了背景,包括基於大模型的快速發展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時代的到來。他還強調了人工智能的應用前景,認為它能夠加速釋放各個行業的商業潛能,並對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和方向進行了思考。此外,印教授還介紹了中山大學目前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相關工作。

隨後,數據科學與分析學領域湯南教授主持了主題為「AI for science, are we there yet?」的圓桌討論,嘉賓包括楊強教授、謝幸博士、印鑒教授和陳雷教授。

從ChatGPT的引入開始,他們討論了人工智能相關的歷史定位、社會責任與倫理道德、人工智能的中央集權化、超級智能、重塑社會分工以及數據科學職業的未來等六個議題。議題引發了四位嘉賓之間的精彩討論。現場觀眾也紛紛提問,論壇在熱烈的氣氛中迎來尾聲。
香港科技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州大學、廣東財經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等各大高校,以及阿里、騰訊、華為等企業亦有代表參會,在提問和交流環節參與現場討論。
此外,21日的論壇也將在清水灣畔的香港科技大學舉行,屆時歡迎想要參與21日議程的廣州觀眾到港科大(廣州)學生活動中心C2-102收看港科大分會場的轉播及交流互動。



21日論壇議程詳見論壇官網:
https://bdi.hkust.edu.hk/bdi_ai4science_workshop_2023/
本次舉辦面向科學的人工智能論壇對於港科大(廣州)具有重大意義。通過論壇,港科大(廣州)能夠與國內外頂尖的人工智能專家和學者進行深入的學術交流,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術進展。這不僅有助於提升港科大(廣州)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學術聲譽,還能夠促進產學研合作,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和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