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學講壇 | 邱震海:世界如何變,大學怎麼辦?

上周,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第九期「篤學講壇」在學校隆重開講。本期講座邀請到香港全球化中心主席、中國轉型和戰略問題專家、前鳳凰衛視著名時政評論員、德國圖賓根大學博士邱震海作為主講嘉賓。

邱震海博士讲座现场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教授、黨委書記屈哨兵教授、黨委副書記梁碧茹,以及廣大師生共計500餘人參加講座。協理副校長(研究)、思政及國情教育中心主任伍楷舜教授主持講座。

伍楷舜教授主持讲座

邱震海博士以「未來10年:世界深刻變化及其對大學教育的挑戰」為主題發表專題演講。講座伊始,邱博士對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的辦學理念、辦學機製表示高度的贊同,對學校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邱震海博士以“未来10年:世界深刻变化及其对大学教育的挑战”为题作讲座

邱震海博士從世界變化底層邏輯出發深刻剖析了過去、現在及未來十年國際格局、科技革命、全球政治解決方案,在此基礎上,他引出一個問題:到2050年,人類需要什麼樣的大學?

分享內容

01 國際格局:大轉折與大分化的10年

針對地緣戰略衝突激化、意識形態影響下全球化延續以及科技矛盾產生的科技對內分配不公、對外貿易失衡現象等問題,邱震海博士認為,在大轉折和大分化的國際格局變化下,更要思考科技帶來的雙重性。

02 科技革命:大發展和大交替的10年

人工智能、大數據、生物科技等領域的突破將為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邱震海博士表示,未來十年可能是科技發展的分水嶺——這將是科技革命新舊交替的時期,是從解決效率向解決生命問題發展的階段,也將推動人類真正思考科技的走向。

03 全球政治解決方案:大交鋒的10年

邱震海博士提出,未來十年,可能是人類的解決方案史。科技和文明帶來的問題,社會進步和破壞促使哲學家進行思考、企業家進行財富創造、科學家推進社會科技進步。20世紀是國家意識形態政治解決方案大實驗時期,是不同時期對社會效率和社會公平政治選擇的結果。

04 邁向2050年:人類需要什麼樣的大學

邱震海博士指出,在未來30年,世界可能會更缺少和平色彩,科技會更加發達,在這個背景下,時代更需要一批具有真正從底層邏輯思考問題能力的大學生。

他提出,21世紀大學面臨著應對科技快速狂飆、培養創新人才、打破傳統大學思維認知的三層挑戰。大學的學習不僅是學習應用型課堂,更應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講堂。

對此,邱震海博士指出大學要培養具有底層邏輯思維能力的創新型人才;要保持「假設在前」,去認識問題、發現問題;要對所有東西要保持懷疑,培養批判性思維和批判精神。

提問環節

現場問答環節,港科大(廣州)師生積極提問。我校計算媒體與藝術學域署理主任張康教授問道:「大學應該思考什麼?」邱震海博士表示,「結合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理科背景和大學機制,提出大學應該思考人類最深層問題,從底層邏輯出發,培養具有哲學思維科學家。」

张康教授向邱震海博士送上纪念品

作為邱博士多年的「粉絲」,張康教授特地送上具有「計算媒體與藝術」風格的紀念品。

屈哨兵书记作总结讲话

屈哨兵書記對本次講座作總結講話:一是港科大(廣州)學子要把握好時代給予的科技大發展的機會,抓住世界科技中心再次轉移的重大機遇;二是面對未來10年國際格局的大轉折和大分化,科技革命大發展和大交替,以及全球政治解決方案大交鋒,要以「大上之大」來回報時代的饋贈;三是要學習邱震海博士的家國情懷、深邃世界眼光和歷史視野,學會在歷史的長河中求解。

倪明选校长代表学校向邱震海博士送上纪念品

在講座最後環節,倪明選校長感謝邱震海博士帶來的精彩講座。他談到,此次講座極具啟發性,將促使港科大(廣州)的師生共同思考、探索如何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學。

發佈日期
2024年03月04日
分類
科廣新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