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算力先行!港科大(廣州)智算中心正式啟用
4月18日,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智算中心正式啟用,港科大(廣州)智算集群再添新力量。

智算中心按照國家A級標準及國際T3+標準規劃建設,採用風冷與液冷混合部署系統架構,各項參數不僅能耗遠低於國家要求,更符合算力平台的未來發展趨勢,可以滿足學校在人工智能變革時代的科研需要和未來發展需求。
校長倪明選教授在致辭中強調,人工智能技術對於港科大(廣州)推動科學研究、工程設計和數據分析等前沿領域進展有着極高重要性,相應地,算力已成為衡量高校科研硬實力的重要指標之一。他回顧了港科大(廣州)算力平台不斷進化的歷程,並對為智算中心高質量建設做出貢獻的教授團隊、工作人員及合作夥伴們表示由衷感謝。作為中央實驗室(Central Research Facilities, CRFs)之一,此次智算中心的啟用標誌着港科大(廣州)算力發展翻開新的篇章。

從設計之初,智算中心就秉承「綠色算力引領新質未來」的願景。人工智能時代,算力提升的背後是大量能源的消耗,為了配合學校達到「碳中和智慧綠色校園」的目標,規劃之初,綠色節能的理念就融入到智算中心建設的每一寸肌理。

國內第一個40KW以上噴淋液冷技術規模化應用、中溫冷凍水設計配置板式換熱器、封閉熱通道設計的數據機房、保溫性能極佳的無機氣凝膠天花板塗料……倪明選校長指出,智算中心綜合運用各種先進技術,形成一套高效節能「組合拳」,中心內部可隨時監控碳排放量,並適時建立調整機制。他期待能藉此將港科大(廣州)早日打造成一所「零碳校園」。


智算中心採用先進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管理系統(DCIM),如同人的「中樞大腦」,可有效感知中心內部基礎設施及能源使用的細微變化,通過全方位的實時監控與管理,做出科學的數據統計與分析,並輔助高效智能化運維。

近20個教學、科研團隊深度參與了智算中心的設計、建設和運營測試,為了感謝他們的支持,活動現場也為各團隊頒發了算力代金券,更好地支持他們在日常科研及教學活動中使用智算算力。



人工智能學域助理教授梁俊衛表示,學校提供的算力集群價格低廉、使用方便,能夠滿足大型科研需求。掌握算力就是掌握未來AI發展的話語權,這方面港科大(廣州)已具備強勁的先發優勢。
數據科學與分析學域主任褚曉文教授則談到,智算中心的集約化運營和數據對校內科研團隊的開放,讓這些數據可作為綠色計算的載體,通過模擬分析和優化,達到讓智算中心從軟件上實現進一步節能減排、降低能耗的目的,為我校建設「零碳校園」提供了廣闊平台。
截至目前,未來技術學院講師黃同舸博士在智算中心的數據使用量位居第一。他表示,我校算力平台一體化建設,採用分佈式、按時段租賃的方式,極大提高師生科研工作效率,安全有保障。紅鳥碩士班學生的大量項目涉及AI訓練、深度模型訓練等,對算力有不小需求,學校亦有相應政策鼓勵本科生和研究生在科研上多多探索。
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在2024世界數字教育大會上表示,將實施人工智能賦能行動,促進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AI for Education)、科學研究(AI for Science)、社會(AI for Society)的深度融合,為學習型社會、智能教育和數字技術發展提供有效的行動支撐。立足數字時代的發展趨勢,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智算中心的啟用,意味着大學以超前的戰略眼光和執行力,站在了人工智能時代的前沿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