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科大與港科大(廣州)跨校園大型研究協作,列舉倡議策略促進香港綠色轉型
香港科技大學(下稱「港科大」)及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下稱「港科大(廣州)」)發佈研究系列報告,深入剖析香港在綠色金融領域的發展進程,並就強化綠色金融領導地位提出建議。該系列報告是橫跨港科大清水灣及廣州校園的大型研究協作,跨校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指出,香港必須優化其策略,以增強其在國際綠色金融領域的競爭力,發展定位為綠色及可持續債券中心。
該系列報告《香港綠色金融政策研究》由三部分組成。研究團隊對香港情況作縱向研究,並實地調查多個全球金融中心。研究團隊指出,儘管香港已推出包括「綠色及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及「香港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在內的重要舉措,若缺乏有系統的規劃及連貫一致的策略敘述,香港在邁向成為全球綠色金融中心的進程將面臨風險。

研究團隊在倫敦、新加坡及紐約等全球金融中心進行實地研究,加上為期三年的深入分析,建議香港可通過進一步闡明其作為中國內地、西方及新興經濟體間橋樑的作用,順應國際大趨勢,借鑒各個領先綠色金融樞紐的做法,從而提升香港的綠色金融地位。團隊通過分析上述樞紐的成功經驗,總結以下有助香港轉型為綠色金融中心的四大關鍵要素:
1. 制訂政策
制訂明確的政策,闡釋香港綠色金融的發展目標,訂立確切可行的計劃並按步落實。參考其他全球金融中心的經驗,政府應在綠色金融改革中擔當領導角色,就其決定發出清晰的政策訊息。
2. 協作機制
建立各級協調機制,促進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合作與協同效應,相關機制需要平衡政府和市場的角色。當中可包括定期召開會議,邀請公私營部門利益相關者出席;同時在不同層面建立具不同目標的工作小組,為可持續金融推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3. 金融多元化
量身打造切合香港獨特社會經濟環境的綠色標準,使金融體系更多元化,並促進與其他市場的互通性。
4. 人才培育
通過加強參與國際倡議及提供激勵措施鼓勵更多人士接受綠色金融教育,培養人才。政府應制定政策提升對綠色金融相關培訓的需求,包括專業培訓及學位課程;同時與香港及境外不同機構合作,以提供學位課程等相關培訓機會,縮窄技能差距及強化能力建設。
研究團隊認為,將香港打造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券中心是香港轉型為綠色金融中心的關鍵。促進綠色債券市場相關發展包括以下具體行動方向:制定一個香港的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框架,藉以引導不同分類標準之間的協調融和;創建綜合綠色債券原則的框架;增加發行綠色債券的激勵措施;發展綠色債券和綠色金融的技能框架,以及強化綠色債券相關基建。

港科大副校長(行政)譚嘉因教授表示:「我們的聯合研究為香港發展為綠色金融中心提供重要的政策見解。通過參考區內不同利益相關者的經驗及視角,我們致力為香港乃至大灣區的綠色金融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報告系列的首席研究員、港科大(廣州)社會樞紐署理院長及碳中和與氣候變化學域署理主任、講座教授齊曄表示:「香港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進程正處於關鍵時刻。通過全力推進全球綠色議程,香港不僅可以提升競爭力,還能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港科大環境研究所首席發展顧問陸恭蕙教授表示:「合作是推動香港綠色金融發展的關鍵。學術研究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可以提出更具影響力的政策建議,尤其是聚焦於香港獨特優勢的範疇,如建築、能源、航運和自然界為本領域等,這些界別在全球範圍內同具重要意義。」
報告系列的首席作者、港科大(廣州)碳中和與氣候變化學域實踐副教授杜迪佳表示:「我們的研究加強了科學與政策的連接,我們將與香港特區政府更加緊密協作,推動綠色金融生態系統的全面發展。」
這項聯合研究獲得香港特首政策組轄下的「策略性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以及研究資助局轄下的「主題研究計劃」支持。港科大和港科大(廣州)將繼續通過建議切實可行的策略,舉辦橫跨區內不同行業的研究、研討會和活動等,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綠色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