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禮院士做客「大學論壇」,共議人工智能重塑化學研究

12月19日,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代表着高端學術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大學論壇再次啟動,吸引眾多師生關注。本次論壇聚焦「人工智能:驅動化學研究範式的革新」,榮幸邀請到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名譽主席、中國科學院大學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名譽校長、「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ANSO)創始主席、著名化學家和納米科技專家白春禮院士作為主講嘉賓,共同深入探索AI在化學領域的無限潛能與廣闊前景。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教授主持論壇。他對白春禮院士的光臨表達了熱烈的歡迎與崇高的敬意,同時高度讚揚了白春禮院士在化學與納米科技領域的非凡成就與卓越貢獻。倪明選校長提到,本次論壇特別安排在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的學創空間舉行,這裡不僅是學校創新教學活動的前沿陣地,也是紅鳥碩士班學生創新思想孵化與實現的夢想搖籃,體現了港科大(廣州)對創新人才培養的高度重視,這些與大學論壇的宗旨完美呼應。他還指出,此次論壇的主題還與學校的融合學科的辦學理念十分契合,鼓勵師生們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與化學研究及其他科學領域探索的深度融合,共同探索科研新範式。

倪明选校长主持论坛

隨後,白春禮院士以「人工智能促進化學研究範式的變革」為核心進行演講。他首先回顧了人工智能的發展歷程,並指出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融入科學研究,加速科學研究從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範式轉變。白院士強調,這一變革具有「革命性」和「顛覆性」意義,正在重塑科研範式,推動科學發展進入新階段。

白春礼院士与在场师生分享“人工智能促进化学研究范式的变革”

在演講中,白院士詳細闡述了人工智能在化學領域的應用及前景。他提到,傳統化學研究面臨著諸多挑戰,如實驗周期長、數據處理複雜、分子結構與性質關係難以精準把握等。而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的引入,則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新的可能。通過預測目標分子的有效合成路徑、加速化學反應的預測和新化學物質的發現、實現化學實驗的自動化以及化學文獻數據的深度挖掘等手段,人工智能正在極大地優化和加速化學研究的進程。

论坛现场

同時,白院士也客觀分析了AI在化學應用中的現實挑戰。他提到,目前缺乏高質量數據集、算法的化學知識融入不足、實驗驗證與實際應用的脫節以及計算資源與模型複雜性等問題,都是制約人工智能在化學領域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因素。針對這些問題,白院士提出了一系列加強AI for Chemistry的思考建議,包括加強系統布局和統籌指導、加大人工智能和化學交叉領域人才的培養與儲備、加強化學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聚焦垂直領域模型建設等。

演講結束後,現場師生踴躍提問,與白院士進行了熱烈的互動。針對觀眾提出的關於AI與其他領域結合、物理化學研究是否會被AI取代、AI在蛋白質結構預測中的應用以及跨學科人才培養等問題,白院士都給予了耐心而深入的解答,鼓勵學生們要善用工具、勇於嘗試、敢於創新,在學科交叉中尋找新的突破點。

论坛现场

論壇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落幕。

隨後,倪明選校長代表學校向白春禮院士贈送了富有港科大(廣州)特色的紀念品,包括記錄學校發展歷程的建校紀念冊、以及由計算媒體與藝術學域設計的、融合科技與藝術性的學校鳥瞰圖絲巾,以此向院士表達對其崇高敬意與衷心感謝。

發佈日期
2024年12月23日
分類
焦點新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