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促进了解,分享带动进步:我校校办代表团到访港科大

3月1日,是香港特区政府正式取消持续近3年的口罩令的第一日。同日,由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办公室及下辖部门组成的代表团正式出访香港科技大学,展开为期三天的访问与交流。这是继2月16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向香港科技大学派出第一个出访团,2月26日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代表团到访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之后,两校近期又一次密切的互动与交流。此次在清水湾畔的互访,双方终于可以摘下口罩,一睹彼此的“真容”,亲切交流、深入探讨。

 

代表团由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办公室下属对外关系处、人才服务处、档案管理处、公共事务处、法务处、秘书处等多个部门的部门负责人及同事组成,由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特别助理兼校长办公室主任李斌博士带队。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院士,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副校长(行政)庞鼎全教授,副校长(大学拓展)汪扬教授,协理副校长(规划与统筹)陈志民先生,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综合协调部主任关继祖教授等两校管理层团队热情接待,并与代表团成员展开座谈与交流。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院士对港科大(广州)代表团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叶玉如表示,目前穗港交流已经重回正轨,自己在短短两周之内就两次造访港科大(广州)校园。港科大(广州)的一砖一瓦都让她觉得十分亲切,每次行程结束都舍不得离开。她强调,“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的理念是两校协同发展的独特优势,两校定将通过合作达到双赢。“一个学校的成功,依靠的是它的人”,她勉励在场的每一位同事,作为港科大(广州)的第一批成员,每个人的努力都将为港科大(广州)的茁壮成长增添动力。叶玉如校长表示,两校同根同源,有着同样的DNA,港科大会倾尽所能支持港科大(广州)的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欢迎港科大(广州)代表团的到来。他谈到,依托港科大在传统学科方面的深厚基础和强劲实力,期待港科大(广州)在交叉学科方面将做出前所未有的探索。两校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科技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行政)庞鼎全教授表示,将全力推动两校之间的人员交流交往。他希望两校的学术及行政部门能互相分享、借鉴彼此的成功经验,让“港科大2.0”发挥最优效率、获得最大影响力。他特别谈到,两校正在共同探讨关于学生交流交换的一系列安排,希望吸引国际、国内(包括港澳台地区)的优秀学生报读。

 

 

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大学拓展)汪扬教授表示,希望两校在大学拓展、品牌宣传等事务方面,互相汲取对方的成功经验、形成合力,为两校共同的品牌增光添彩。

 

 

与香港法务处的交流中,双方就两地仲裁裁决执行等业务内容展开深入交流。港科大法务部主管林晓霓女士表示,两地的法律法规与流程习惯均有差异,相信随着通关,人员流动增多,两地同事沟通会更加深入,对接将更为高效。她也非常期待能在广州再会。

 

 

在与港科大大学发展及校友事务处的交流会议中,大学发展及校友事务处主任陈伟思女士表示,港科大拥有较为成熟、完备的捐赠、捐助政策机制,希望为港科大(广州)相关工作的建立提供一些参考。她提到,很多港科大校友对于港科大(广州)高度关注,相信未来会有许多合作的可能性。

 

 

对外关系处、人才服务处负责人黄宇博士对大学发展及校友事务处团队同事的帮助与支持表示了感谢。据她介绍,港科大(广州)即将启动基金会的筹备工作,后续将继续保持与港科大大学发展及校友事务处团队的密切沟通,吸取经验。

 

 

“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独特之处之一在于,两校同一品牌,协同发展。围绕维护、建设品牌,做好新闻传播工作等核心议题,港科大(广州)校长办公室公共事务处与港科大公共事务处、港科大副校长(大学拓展)办公室开展交流座谈。

 

港科大内审部门负责人与港科大(广州)代表团交流

 

档案管理处负责人李楠与香港科技大学李兆基图书馆馆长黄家慧博士、副馆长Edward F.Spodick先生以及图书馆经理(数码学术服务及档案)Marco CABOARA博士进行了工作交流。双方探讨了不同工作背景下两校园档案管理的侧重点及差异性,并就档案管理系统、档案馆空间建设规划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代表团成员也纷纷发表了对此次出访的感想,一起来听听:

 

公共事务处彭博

 

虽然是我第一次来到这里,但一切却又那么熟悉和亲切:和许多“长期网友”拥抱、握手的真实触感、偶遇往返两校进行科研交流的教授、看到清水湾的办公室里摆着港科大(广州)的设计蓝图、更不用说一样的咖啡厅和倡导走步梯的标识,以及校门口一样的“红鸟日晷”雕塑……每一处细节都能找到“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的影子,听着不同部门的同事不约而同兴奋地筹谋着两校各个领域的合作展望,一个港科大2.0的宏伟蓝图仿佛正在眼前徐徐展开……

 

 

对外关系处张蓬

 

自三年前入职,这是我第一次踏上港科大清水湾校园的土地。从Jocky Club的“蘑菇”望出去,绿色的群山和海面上的白色帆船唤醒我参与筹建港科大(广州)的点点滴滴。为落实共同的学术愿景,我们与一群勤奋的港科大小伙伴,克服文化差异和疫情阻碍,通过协调合作、相互支撑、深度互动,全情投入。“校名科技志邦新”,创新就是流淌在我们每一个科大人身体里的血液!

 

友情提醒:如果你想在拥有40多部电梯、数百间教室、五花八门的冠名建筑群找到你要去的科大办公室,请谨记,电梯编号才是这个大“迷宫”的通行密码,哈哈。

 

 

港科大非全日制在读MBA学生

公共事务处卢梦舟

 

疫情阻隔,距离上一次来到港科大校园三年有余。今天来到清水湾,见到在视频、照片中看过、书写过无数次的面容和风景,也终于见到云端共事、共同奋斗了整整两年的“virtual colleagues”,百感交集。

 

因为疫情,未能在这个依山傍海的美丽校园里完成大部分的学业,虽有遗憾。但同时也庆幸,两年前因缘际会,加入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事业。期待两校未来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续写“港科大2.0”的宏伟蓝图!

 

 

对外关系处邵之翰

 

过关前的期待,过关后的飞的,伴随着清晨第一缕阳光,终于看清了学校全貌。依山、傍海,好美!一样的红鸟,类似的建筑,亲切!意气风发的学生,侃侃而谈的教授,两校一样深感港科大(广州)作为一所以交叉学科为特色的大学,任重、道远。

 

今天恰好是香港全面取消口罩令的第一天,也是内地与香港恢复通关后的第二个月,非常开心能够在这个时候来到清水湾参观交流,触动很深,日常工作不再是普通的日常工作,有了更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两校一体,双校互补”一定会由萌芽的种子,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

 

 

校长办公室陶雨婷

 

作为一名入职不久的新港科广人,很荣幸这次可以跟大家一起来到清水湾。第一次见到港科大校园,第一点感受,是学校依山而建、傍海而居,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是十分幸福的体验。第二个感受,港科大和港科广虽然隔海相望各有不同,但终归是一母同胞、一衣带水,能看到很多同样DNA留下的印记。第三点期待,就是希望后面双校的发展能在合作不断深化中越来越好,相信这也是清水湾和广州同事们共同的期待,以及努力的目标!

 

 

发布日期
2023年03月02日
分类
合作交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