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沈向洋院士一行到访港科大(广州)

4月27日,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沈向洋院士一行到访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开展调研交流。沈向洋院士于2023年3月6日起担任港科大校董会主席,这是他上任以后首次率队到访我校。这也标志着,两校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在“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框架下精诚合作、协同发展,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知识转移等方面探索新的路径,为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副主席杨佳锠教授,校董会成员张锦辉先生、蔡洁如女士;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港科大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办公室高级副院长兼学术主任许佳龙教授、校董会学生代表徐铿盛先生,以及港科大校董会、港科大相关学术及行政部门代表参与调研交流。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教授率我校各学术、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代表,接待沈向洋院士一行,并开展座谈交流。港科大(广州)与会人员包括:副校长(教学)吴景深教授,校长特别助理、校长办公室主任李斌博士,协理副校长(知识转移办公室)、讲座教授熊辉,协理副校长(研究)伍楷舜教授,功能枢纽院长、讲座教授温维佳,信息枢纽院长、讲座教授陈雷,系统枢纽院长、讲座教授李世玮,社会枢纽院长、讲座教授谢丹阳,行政资源部主任、资产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桂梅女士,校长办公室对外关系处处长、人才服务处处长黄宇博士等。

 

 “港科大(广州)创造了一个奇迹”

 

座谈会伊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教授对沈向洋院士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邀请沈向洋院士致辞。

 

沈向洋院士表示,今年3月起,他正式担任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他对此深感荣幸。“对港科大,我不陌生,因为很多年前我就担任客座教授。对港科大(广州),我也不陌生。港科大(广州)的建设过程充满挑战。我了解到,在各方的支持下,倪校长领导各位同事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一个奇迹,也体现了中国速度、广州速度。我非常钦佩!”

 

沈向洋院士表示,此次他率领的港科大代表团中,有校董会、学校管理层、教师和学生的代表。来港科大(广州)调研交流,正是希望两校在“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的框架下共同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随后,我校师生与沈向洋院士一行开展深入交流。红鸟硕士班学生林子博谈到,目前就读的港科大(广州)红鸟硕士项目,对学生的要求不止是“创知”,还希望大家能“创新”、“创业”,沈院士能否给同学们一些建议?沈向洋院士回答:“对于人才培养,我有一个观点,‘go depth before you go broad’,要先走向深入,再走向广阔。你们能来到港科大(广州)、来到红鸟硕士项目,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起点。希望同学们自由探索,追求梦想。”

 

硕士生蔡一涵同学接着发问:“现在AI发展这么快,可能go depth 的努力都没有用了。您怎么看?我们应该怎样找方向?”沈向洋院士说:“这是个好问题。我一直对我的学生说,其实一开始你做什么项目都一样。这是培养能力的一个过程,one step,而人的一生就是由一系列的项目构成的。不需要慌慌张张,最重要的是在做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能力。”

 

 

社会枢纽在读博士生赵雅薇问,科技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紧迫问题,例如气候变化,能够发挥什么作用?沈向洋院士回答,科技工作者应该有社会责任感,要围绕科技可能对社会带来的影响进行充分的伦理(Ethics)评估。

 

赵雅薇同学对沈向洋院士的回答深有感触。她谈到,作为一名文科背景的学生,在港科大(广州)能与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老师充分交流,她受到很多启发,也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灵感。我校多位同学就科研方法、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等问题踊跃提问,沈向洋院士一一作答。

 

港科大(广州)协理副校长(知识转移办公室)、讲座教授、人工智能学域主任熊辉与港科大校董会副主席杨佳锠教授就知识转移工作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倪明选校长为座谈会做总结。他深情回忆:“在港科大(广州)创校的过程中,得到了港科大的大力支持,20多位港科大的院长、系主任、领军教授过来广州,担任学校的管理职务。”倪明选校长谈到,香港科技大学的基因,包括创新、国际化,应该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延续下去。港科大与港科大(广州)要秉持同样的学术标准,在教育、科研和知识转移等方面共同追求卓越。他指出,以上这些目标,都需要通过两校师生的紧密交流交往来实现,比如:实现两校同学在读期间至少到对方校园交换一学期,推动两校教师联聘,促进两校师生合作参与科研项目及校企合作,等等。“我很高兴地看到,两校正在围绕以上工作主题进行密切探讨,也希望得到港科大校董会的全力支持。”倪明选校长说。

 

港科大嘉宾一行为我校教学改革“点赞” 

 

教学改革是港科大(广州)的主要创新之一。在红鸟学创空间(Maker Space),副校长(教学)吴景深教授向沈向洋院士一行详细介绍了“红鸟硕士项目”的创新育人模式:透过项目式引导的创新教学,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持续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港科大校董会成员蔡洁如女士询问,大湾区内的企业是否看好和支持这种学生培养模式?业界导师好不好找?

 

吴景深教授介绍,港科大(广州)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中心——南沙,在链接企业方面有着很强的区位优势。从目前与产业界交流交往的情况看,企业普遍看好、并愿意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一是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动手能力得到了定向培养,毕业就能适应企业的需求。二是学生能提前充分了解企业文化,主动做出就业选择,为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港科大校董会学生代表徐铿盛是港科大的大二学生。他对港科大(广州)创新的教学模式表示赞赏,并希望通过港科大和港科大(广州)的平台,获取更多到大湾区产业界参与科研、实习、实践的机会。

 

在倪明选校长及我校有关负责人的陪同下,港科大校董会主席沈向洋院士一行还参观调研了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及南沙庆盛展示中心,听取相关负责人对民心学校及南沙庆盛片区发展情况的介绍。

 

 

沈向洋院士介绍

 

沈向洋院士是世界一流的计算机科学专家及国际学术、产业与投资界的科技领袖。他曾任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负责该公司整体人工智能策略、研究及发展工作,监督人工智能的产品开发,包括多语言网络搜索引擎Bing(必应)及聊天机械人小冰等。沈向洋院士也曾领导全球享负盛名的微软研究院,以及研究院与微软各产品线的合作。

 

沈向洋是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院士(IEEE Fellow)和国际计算机协会院士(ACM Fellow)。他也是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和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2023年3月6日起,沈向洋院士担任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

发布日期
2023年04月27日
分类
合作交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