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不住了!在港科廣,讓萌新們「XIN」動的感覺,有這些……
「初識港科廣,體貼周到暖人心。
無論是校園環境,還是人文,
處處都讓你感受到
你是生活在有愛的大家庭……」

8月15日早,一封感謝信
靜靜地躺在客房裡的桌案上
寫信人是
一位陪同本科生報到的家長
信中凝聚了家長的信任
也承載了他們對學校的期望
來自天南海北的莘莘學子
懷揣着各自的夢想
與港科廣「相識」「相知」
報到已一周有餘
同學們參加了不少迎新活動
他們在學校的生活如何?
當激動欣喜的期待
變為可觸可感的現實
他們對學校又有怎樣的XIN感受?
貼XIN!師生相處:是教授,也是朋友
「生活還習慣嗎?吃的穿的用的可好?再一起聊聊來到這之後的打算吧!」
8月13日,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教授叩開了宿舍大門,和同學們暢聊未來生活,並送上紀念品。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大家不僅討論了學術、校園發展,還分享了各自的夢想和目標。

16日,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兩校的校領導與我校首批本科新生親切會見。港科大校長、港科大(廣州)理事會理事長葉玉如教授對身披迷服的同學們表示,「希望以後有更多機會歡迎你們來港科大,跟我們清水灣的老師學生展開交流。」

港科廣給我感覺最新的地方在於它有一群親和力極強的領導。他們跳出了我對領導就要嚴肅寡言、與學生接觸甚少的刻板印象。他們會在大會上互相打趣,像知心好友一樣同學生來往,像和藹長輩一樣關心學生、看望學生,並致力於以實際行動處理學生提出的事無巨細的合理訴求。與我所就讀的中學相比,這是一個很令我新奇與驚喜的事。
——本科新生 歐陽宇軒
校長見面會讓我感受到了學校對我們本科生滿滿的愛!真正見面後,我不由得對各位親切的校領導肅然起敬,接着我們聆聽了葉校長對「港科大一體,雙校互補」框架的介紹,我無比期待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
——本科新生 劉丹晨
學校老師鼓勵我們自主學習,自主安排學習課程和學習的方案,再加上老師的輔導,讓我們更加自由地成長。同時,學校配有豐富的師資力量,我們可以與各路大咖一起進行交流。他們就像朋友一樣,可以與我們一起運動、開玩笑、聊天、參加社團活動。這讓我看到了全新的師生相處之道。
——本科新生 任雨祺
全XIN!互動體驗:高度自由的學習與探索空間
8月14日,港科大(廣州)2023級本科新生迎來了「紅鳥偵察隊」破冰活動,學生需要在不同的任務點完成相應的任務,以獲得「紅火火」玩偶碎片,最後合成拼圖後找到存放「紅火火」玩偶的神秘地點,完成尋寶任務。

通過參與活動,同學們對上課、做實驗、自習、行政辦公所對應的地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8月18日,由書院為港科大(廣州)首屆本科生策劃的第一場Learning Project活動——MoFu (Movie Your Future) 在嗨唄天地開啟了「首日映」。

18個小組開始他們對於「Learning by Doing」的第一堂實踐課。在之後的數天時間內,同學們將開始劇本編寫、鏡頭拍攝、視頻剪輯等工作。
來到港科廣的這段時間,真心喜歡學校尊重每個人idea的氛圍,聽到最多的話就是「說出你的idea」,這是保持學生創新創造積極性的一個重要體現。我也相信,在這樣的環境里,我們也可以有更多的創造。
微電影創作時,我很喜歡與他人討論,提出自己的想法。大家一起去完成一件事,很有團隊的歸屬感。
我也很喜歡學校的高自由度,可以讓學生保持積極性,學習條件一流,視野寬闊,能了解到前沿科技,培養廣泛的興趣,學生自由度很高,可以憑藉興趣學習,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自己熱愛的事情。
——本科新生 劉俊澤
作為首屆本科新生,進入嶄新的港科廣校園,期待當中夾雜着好奇,我了解到了港科廣創新性的學生髮展和培養方式:在這裡,我們能夠在多學科交叉和跨學科培養的環境當中對問題的多角度分析,更全面地學習相關領域。比如,我們正在項目式學習的引導之下完成我們的MoFu項目。
——本科新生 劉博文
港科廣的MoFu活動是最能給我帶來新鮮感的。在正式開學前,MoFu讓大家意識到大學生活中自主學習、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並幫助我們了解如何在團隊中各司其職、共同努力,從而達成項目目標。MoFu也讓我們初次感受到大學階段的學習模式與以往是大不相同的。
————本科新生 張博屹
創XIN!教育模式:獨樹一幟的學習體驗
8月18日,書院特色活動——篤學會客室第一期在校園活動中心舉行。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副校長(教學)吳景深教授、先進材料學域主任高平教授、教育科學學院(CES)署理院長楊暘教授應邀做客「會客室」,與同學們就如何在港科大(廣州)的創新教育模式下學習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通過吳校長對GPT使用的介紹,我深刻意識到了學習永遠不能只是限於書本、坐井觀天。敢於直面最現實的問題,積極應用最前沿的技術,結合最先進的智能發展理念,輔以紮實的基礎,才能夠有所進步、有所創新。學校為我們提供GPT的使用途徑,是對我們學業進步堅實可靠的助力,同時也是對學生們在接觸前沿、拓展視野、敢於創新等方面殷切的期待,我們全體本科生將不負期待!
——本科新生 賴斯
入學後,港科廣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包容和創新。報到之前,書院老師在新生群招募臨時班委,我抱着試一試的心態也報名了。開學後老師組織大家開會,實際人數超過了預期人數,我以為大概用不上自己了。然而,老師沒有採取擇優錄用等常規做法,而是讓大家進行自我介紹並說明了班委的責任所在之後,選擇錄用所有同學,讓大家分班自由討論各自的班級制度。
這種鼓勵創新的態度給了我們自由和信心,很多同學都積極提出新想法,甚至打破了傳統的班委職位安排。這讓我感到很新奇,也很開心,因為在這裡可以鍛煉我將天馬行空的方法付諸實踐的能力,我很期待以後的學習生活。
——本科新生 肖語凡
來到港科廣的大家庭,於我而言,最大的感覺就是「觀念新」,書院制度在我曾經接觸了解過的大學中獨樹一幟,而學校鼓勵大家獨特的思考與想法,讓我在這裡忍不住暢所欲言,與各位優秀的同學交流看法,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小宇宙」。
——本科新生 余蕊汝
溫XIN!軍訓時光:科技感點滿每個細節
8月15日,2023首屆本科新生軍訓開營儀式正式開始。

16日晚間訓練間隙,倪明選校長身着運動裝,出現在了軍訓訓練場——為同學們帶來了「夜間小加餐」。除了提供宵夜,學校還在本科生宿舍為同學們增設洗衣機,新意之中添「心意」。

早、中、晚三餐加夜宵,主打一個「管夠」!唯願同學們化勞累為食慾,確保高強度訓練能量供給。


綠茵場上,港科廣本科新生們頂着烈日,反覆練習着隊列動作要領,抬頭挺胸是鬥志昂揚,目光堅定是精神風貌,腳步聲整齊劃一、口號聲鏗鏘有力。

青春似火、軍歌嘹亮。休息時,教官會組織大家一起唱歌,在鼓舞士氣的同時增進同學們彼此之間的友誼,讓同學們儘快適應新的環境。

清華大學黨委武裝部副教授呂冀蜀為大家講軍事理論課,帶給學生的不僅僅是國防知識,更有激情燃燒的愛國情懷。


綠茵場上,同學們躍躍欲試、摩拳擦掌,化身酷颯的「小神槍手」;元宇宙實驗室里,同學們通過虛實結合的實驗實訓教學,在真實環境中理解和掌握虛擬世界中的知識與技能。
在經歷了晚上高強度的訓練和隊列展示之後,情緒高漲的我們正準備回宿舍休息。但我們卻驚喜的被告知有夜宵吃,心裏非常開心。
打開後,發現是比較健康養胃的綠豆粥,很快就炫完了。學校的人性化管理和校長、老師對我們的關心讓我心裏十分感動,對於學校的歸屬感也大大增加。
——本科新生 阮建豪
本次軍訓內容非常豐富,除了常規訓練外,還有很多有意義的講座。頭腦風暴和項目式的討論方式,更能啟發思考。對教官的初印象是威嚴,但是相處下來覺得甚是和藹。學校的人文關懷,不僅體現在伙食、洗衣等後勤安排上,更有善解人意的指導員和和諧友愛的同學們。
——本科新生 黃志傑
修身而交友,何樂可至此。用三個關鍵詞概括我的軍訓:時間意識、團結協作、堅韌忍耐。在軍訓中,我養成了較強的時間觀念,學會了對時間的精細化管理。操練過程中的團結合作讓我自覺融入集體,意識到自己不是孤立的個體。無論是夜晚蛙聲里的認真操練,還是烈日下的英姿颯爽,都在考驗着我的意志力與忍耐力,讓我發現了真實的自己。
——本科新生 唐子仁
嶄XIN!校園設施:輕鬆與舒適的校園生活
港科大(廣州)的學術研究區域位於校園的中心地帶,八座研究及實驗室建築通過有遮蔽的帶狀拱廊連接,創造了一個鼓勵跨學科交流的校園。入學一周,不少同學為創新的校園設計和舒適居住環境感到驚艷。

學校整體的環境,的確帶給我一種「年輕」的活力,不論是建築風格還是布局設計,都傳遞出一種輕鬆與自由的氛圍。這裡的設施帶給我的印象就是非常的現代化,各類教學與生活供應設施也相當完善。核心區的總面積雖然不算太大,但是內部的實用面積非常驚人,各種功能的聚合,以及整體的連通性,確實給我一種「樞紐」的感覺。
住宿條件自不必說,至少在我學習生活經歷中,沒有接觸過比這裡更好的住宿條件,這幾天的入住體驗我感覺十分舒適。課程安排上,我瀏覽了學校官網上的簡介,對這裡的教學模式與課程內容有着很高的期待,也希望在課餘時能夠接觸到更加豐富的社團與實踐活動。
——本科新生 李臻卓
宿舍與中國典型宿舍不同,採用一人一房,八人共享一個大客廳的模式,既保留了每個同學的隱私空間,又有利於宿舍成員交流,一舉兩得;學校宿舍運用前沿科技,將人臉識別,微信小程序融入同學的宿舍生活中,真正做到用科技便利人的生活。
——本科新生 黃燁華
校園的設計深深地震撼到了我,從沒有哪一個學校能像他這樣設計得如此巧妙,兼顧各種的用途以及美觀。在校園裡行走,會有種非常特殊的感覺,那是一種別樣的美感。它讓我們的溝通交流變得更加的便捷,也使我們在校園裡更有歸屬感,更有家的感覺。
——本科新生 劉柯均
日有所進,月有所變,終有所成
希望同學們
在港科廣的每個日日夜夜
都能感受到更「新」的自己
延續港科廣的創新血脈
逐步成長為「引領未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