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学(广州)2023年开学典礼隆重举行
9月1日上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2023年开学典礼在校体育馆隆重举行。这是继2022年9月1日举行开学典礼暨校园启用仪式之后,我校第二次举办开学典礼。今年,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首次招收本科生,共有近1000名本科、硕士、博士新生加入学校。这标志着港科大(广州)正式开启贯通教育的全新探索。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教授、党委书记屈哨兵教授、副校长(教学)吴景深教授、协理副校长(知识转移)熊辉教授、协理副校长(研究)伍楷舜教授、功能枢纽院长温维佳教授、系统枢纽院长李世玮教授、社会枢纽院长谢丹阳教授、教育科学学院署理院长杨旸教授、行政资源部主任李桂梅女士、校党委副书记梁碧茹女士,以及来自全校各学术及行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出席典礼。校长特别助理、校长办公室主任李斌博士主持典礼。
开学典礼使用中英双语,体现了学校的国际化特色。
创新和爱国主义
港科广的双重基因
上午9时,开学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倪明选校长发表致辞。他向加入港科大(广州)大家庭的所有新成员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回顾过去,倪明选校长难掩激动之情:在不到20个月的时间里,从无到有地建立一所高水平大学,堪称“奇迹”。一年来,校园已迅速发展成为充满生机和创造力的智慧校园。倪明选校长表示,感谢所有新生选择港科大(广州)作为学业和人生旅程的崭新起点。

倪明选校长谈到,最近他与许多新同学进行交流,既看到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和无穷创造力,也感受到:新同学的特质与港科广“双重基因”完美契合。
第一重基因是创新。港科大(广州)打破传统的学科边界,鼓励跨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第二重基因是爱国主义。32年前,一群爱国的华人学者在香港清水湾创建了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传承着港科大的“爱国基因”。“以自身的努力为国家做出贡献,这就是爱国主义的最好诠释。”倪明选校长强调,无论各位同学选择深耕科研,还是就业创业,学校都将竭尽所能,帮助每位同学释放潜力,实现自己人生的目标,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倪明选校长表示,希望和所有创新、爱国、包容的港科大(广州)学子携手,共同创建一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奇迹。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党委书记屈哨兵教授以“以德为先,成就四方”为主题,表达他对各位同学的期望。他从“德”字的字形讲起,解读“德”的深意:一个人要想走得远,必须朝前看、走正道,用心看、走大道。“成就四方”是在“以德为先”的价值基础之上,成就自己、成就伙伴、成就学校和成就国家。他勉励港科大(广州)的每一位学子:思考自己人生道路的目标,以自己的方式,为我们的国家、为这个时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智能交通学域、物联网学域联聘讲座教授杨柳青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她结合自己的求学、工作经历,勉励同学们保持三点品质。一是好奇心。她希望同学们珍惜自己的好奇心,拥抱多样性,了解和参与不同学科课程,探索未知领域。二是自信心。入读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竞争非常激烈。她提醒各位同学,能够站在这里,就证明自己足够优秀。尽管如此,人也一定会经历挫折与失败。“请你不要失去信心。没有经历过失败考验的自信,绝非真正的自信。”最后是动力和毅力。杨柳青教授祝福同学们:在港科大(广州)不仅获得学位,更能获得真正的教育;不仅在学校获得成功,更在自己的人生中获得成功。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报国裕民万里路,砥砺奋进正当时。”张思达同学代表本科新生发言,他是收到首批本科录取通知书的学生之一。他认为,港科大(广州)是一所充满阳光和爱的大学,更是一所承载着科技兴国历史使命的大学。他表示,将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大胆探索前沿科学领域,向“卡脖子”的难题发起冲击,开启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

红鸟硕士班黄晨宇同学代表研究生新生发言。壁立千仞,海纳百川。她谈到,港科大(广州)正如大海一般,吸引和接纳着四面八方、背景多元的同学们。对于即将开始的研究生生活,她充满了期待:弘扬勇于创新和“凡事皆可为”的精神,在这座年轻的校园里,实现“从0到1”的成长和“从1到无穷”的延伸,解锁人生的无限可能。


典礼上还举行了新生佩戴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徽仪式。倪明选校长带领校领导及教师代表,为11位本科及研究生新生代表佩戴校徽,勉励他们弘扬与传承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凡事皆可为”的精神,祝福各位新学子精进学问、追求理想,享受精彩的大学生活。
“校长第一课”:
做自己的英雄 赢在人工智能时代
随后,倪明选校长以《在人工智能时代遇见未来》为题,讲授“校长第一课”。

生成式AI的出现,毫无疑问颠覆了我们日常的工作方式,也将对劳动力市场带来深远的影响。在人工智能时代,人才需要怎样的能力和素养?倪校长给出了五个关键词(A-HERO):AI literate(人工智能素养),High-Order Thinking(高阶思维),Ethics(道德边界),Resilience(韧性),Organization(设计规划)。倪校长勉励学生,希望同学们在充满变革的时代,成长为拥有人工智能素养、高阶思维和道德边界,既坚忍不拔,又懂得设计和规划的人才。

在人工智能时代,反思教育的使命,港科大(广州)如何重塑教与学?教育的使命将从传播知识转变为培养素质,老师的角色也将从传统的讲授者变为教练和导师,教学方法也将从传统的由教师主导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人工智能以算法颠覆世界,港科大(广州)希望培养改变世界的学子。也正是因为身处于这个充满变革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拥了重新定义英雄的机会——一个懂得人工智能的人,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思考者,具有道德和韧性,并懂得规划自己的人生。

自古英雄多磨难。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曾经说过,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看到世界的本来面目,并热爱它。”倪校长鼓励在座每一位学子,迎接挑战,成为这个世界需要的英雄!
学生感言
开学典礼上,倪明选校长强调了学校对创新的重视和鼓励,这让我认识到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中,创新是成功的关键。相信在港科大(广州)的学习生涯中,我将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并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做好准备,不断进步,追求卓越,BE A HERO。
——博士新生潘新锋
倪明选校长在开学第一课所讲的内容让我看到了人工智能高速发展下的无限可能。我希望通过在港科广四年的学习和研究,能真正实现屈哨兵书记在致辞中所期盼的:成就自己,成就伙伴,成就学校,成就国家。
——博士新生许莹琳
我怀着无比激动和期待的心情准时赴约开学典礼。倪明选校长的讲话极具启发性,鼓励我们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我希望2023届新生都能像红鸟一样展翅高飞,一道同港科大(广州)从1到无穷。
——博士新生于紫轩
面对世界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到来的工业4.0时代、生成式AI时代,我们应当培养高阶思维与韧性,严格进行设计规划,在AI时代中树立道德边界,始终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投入到新时代的科技创新中去。
——红鸟硕士班的黄孜睿
变革、未来、人工智能是倪明选校长在开学第一课上提到的三个关键词。通过校长的介绍,我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这项前沿的交叉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希望能高效使用学校提供的人工智能工具,为后续的融合学习和科研带来帮助。
——红鸟硕士班新生韩煦
聆听了校长的第一课后,我对所处的时代和需要成为怎样的人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港科广的学子,我相信自己在学校的教育创新改革实践中,能成为能立足于人工智能时代的A-HERO,解决现实中的复杂问题,并且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本科新生申洲安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性,但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个时代中,我们需要具备更加全面的能力,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科新生欧韵曦
校长不仅向学生们阐述了大学的使命和责任,更指明了前行的方向,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激励前行的动力。我相信,在大学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舞台上,自己会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成为一个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新青年。
——本科新生刘宸晖
“朝阳升,红鸟日晷,辉映学宫……”全体师生起立,与校师生合唱团一起演唱港科大与港科大(广州)共同的校歌,传承爱国、创新的基因,立志引领世界学风。典礼在悠扬的歌声中完美落幕。




开学典礼的举行,标志着香港科技大学(广州)2023-2024学年正式开启。9月4日,学年秋季学期将正式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