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芳騰:嚴謹理科生&文藝青年,選擇成為港科廣的「開門弟子」

本文轉載自「羊城派」客戶端,原標題為《符芳騰:嚴謹理科生&文藝青年,選擇成為港科廣的「開門弟子」| 上大學啦,我有我young③》。

黑框眼鏡、說話不慌不忙且邏輯滿分……符芳騰在採訪中表現出來的特質,符合著我們對一位出色理科學子的想像。今年的高考中,他考了657分,順利成為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的首屆本科生。擁有優異成績的同時,符芳騰也擁有一眾熱愛的「技能」傍身,這樣一位均衡發展的學子有怎樣的學習方法?又如何在課餘時間發展自己的愛好?特質如何引導他走向大學生活?我們和他聊了聊。

高中時的理科生,也是一枚「文藝青年」

符芳騰高中就讀於深圳實驗學校,今年高考,他選科「物化生」並斬獲了657的分數,選擇了一條並無前人經驗參考的道路——成為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首屆本科生,方向是時下相當熱門的人工智能。

理科這麼強,有什麼學習方法?符芳騰大方地分享了自己在學習上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接受知識,「簡單的聽課、做筆記、鑽研課本,形成知識和思維體系」;到了第二階段,便是通過題目訓練來鞏固和加深對知識的吸收。

不過,這並非我們常聞的「題海戰術」,符芳騰拿出了自己的「秘籍」:建立「精選本」。「這裡不僅有錯題,也有做對的,重點在於題的思路是否有變化和創新。」 在做了一定量的題目後,會收穫一份屬於自己的「精選本」。

隨後的第三階段,符芳騰把它命名為「出題人思維」:「每做一道題,尤其是歷年真題,我都會問自己幾個問題:出題人想考什麼?為什麼標準答案是這樣?通過怎樣的分析得到了這個答案?他直言這個方式「將自己從學生視角拉出,轉換至出題人的視角」,因此能更全面地理解題目。

雖然是個傳統意義上純正的「理科生」,但符芳騰也十分自豪地表示自己「文科也很不錯」。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他熱衷於寫詩、寫散文或文言文等,是個妥妥的「文藝青年」。

「有時候情感到了也不會壓抑,會讓自己盡量地表達出來。」符芳騰向記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高中時的一次晚自習課間,我在走廊上看到月亮特別圓,顏色很特別,情緒一下子就上來了,隨後的晚自習就犧牲了一些學習的時間,寫下了一篇文章。」

在符芳騰看來,語文的學習最重要的是積累,「一定要多閱讀,不僅是書籍,更是閱讀文字,是一種輸入,有了一定輸入的積累,都會潛移默化地體現在你輸出的文字風格上,讓文字更有質量,也能有更清晰的邏輯。」

符芳騰高中時參與朗誦會

要學習還是要愛好?這並非一場「零和遊戲」

學習好就要犧牲愛好?不!在符芳騰的自我簡介里,列出了一長串愛好:魔方、街舞、跑馬、寫詩、健身……不禁驚嘆,這個年輕人的愛好未免太廣泛,時間管理能力也實在太強。

「魔方是小學時就着迷的愛好,看着五彩繽紛的色塊經過扭動從無序變為有序,這個過程太有趣了。」符芳騰這樣介紹,表示在家裡已經收集了不同類型的三四十個魔方。

不過,符芳騰不僅僅是簡單「玩」魔方,更是在玩的過程中帶入了不少學習中的方法。「一開始會背公式,後來就慢慢思考公式的來源,並創造自己的公式。」善於思考的他試圖從最基礎的正方體,到三角、五角甚至不規則的魔方不同的機械結構背後探索出融會貫通的原理,而這一過程也變成了一種有跡可循又十分有趣的挑戰。

復原魔方僅需不到13秒

相比需要坐定思考的魔方,街舞就顯得「動感十足」。「相信每個人聽到音樂都會忍不住一起擺動,我也是這樣,街舞對我來說就是一種情感的表露,我用動作告訴觀眾我對音樂的理解,傳達出憤怒、快樂、興奮等不同的狀態。」符芳騰對街舞的看法,實際上與熱愛文學的初衷不謀而合。可以看出,在擁有縝密思維的同時,他也格外重視情緒的抒發,而這種平衡也恰恰為學業與個性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動力。

愛好太多會不會耽誤學習?符芳騰表示,高中時期仍以學業為主,但愛好是自己的重要調劑,「晚自習前我會留給自己一個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而這些都會用在愛好上。」即使在高三最後時期,符芳騰也依舊為愛好留出一席之地,「有壓力了就去跑步,釋放後就能更好地再出發了。」

目前:「一切都按照計划進行得很好」

今年是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首年招收本科生,學校前沿的理念和教學設置吸引了來自全國四省以及港澳台、國際的一百多名的優秀學子,他們渴望與這所嶄新的學校共同成長,探索科技的奧秘。作為「開門弟子」,符芳騰給出了自己選擇港科大(廣州)的理由:不設限。「這是這所大學最大的特點,我可以在這所學校里成為任何我想成為的人。」他十分認可學校前兩年並不細分專業的設計,在他看來,打破專業束縛的學習生活就像一場「通關遊戲」,「學校給我們技能點,我們可以去任何方向進行升級。」

而關於所選的人工智能方向,符芳騰向記者娓娓道來了緣由,「填報志願前我來學校參觀了一次,一位學長對我講述了人工智能的四個階段,而目前我們都認為十分強大的GPT4.0也僅僅處於第二階段,這讓我對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更加好奇,實在很想親自邁入這個領域,看看它究竟是什麼樣子。」

繁忙的高三,符芳騰從同學那裡接過了班長的職務,也是這段經歷帶給了他更多與同儕相處的經驗,以及對於主動參與、承擔責任的理解,這些都為他在踏入大學後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靈感。剛入學不到一個月,符芳騰已經有了不少經歷:參與迎新晚會並表演街舞、擔任二班班長、組織和研究生的學長進行街舞club的建立……而談及與同伴的相處,符芳騰延續了學習時的秘籍:「還是要多視角,換位思考,做題時是出題人思維,那現在就是『同學思維』。」

符芳騰在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的入學軍訓當中

對未來的大學生活有何期許?符芳騰期待着自己在知識的海洋里盡情探索人工智能領域的更多未知,「目標是拿到獎學金」,而對於更多更廣泛的課餘生活,他則有更多的「小目標」:創辦街舞社、製作30個視頻、在本學期組織並參加一次校園馬拉松等等,而為此,他已經提交了街舞社的創辦方案,認識了同樣熱愛跑馬拉松的同學,打算一起在日常進行速度、耐力、體能等方面的訓練,「目前,一切都按計划進行得很好。」面對記者,符芳騰這樣堅定地說。

發佈日期
2023年09月13日
分類
科廣人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