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港科大(廣州)拿下廣東省大運會首分的,是他!
在剛剛閉幕的廣東省第十二屆大學生運動會上,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大一學生於明陽在(武術)男子短兵78kg+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並列第五名,為港科大(廣州)代表團贏得了本次大運會的首分。這一成績不僅體現了他不懈奮鬥、多元發展的特質,也彰顯了港科大(廣州)全人教育的顯著成效。

賽場拼搏:雖有遺憾,亦是成長
回憶起獲獎瞬間,於明陽坦言:「成績還不錯,但下次可以發揮得更好!」他表示,比賽中選手們的實力都在伯仲之間,競爭非常激烈。與獎牌失之交臂,心中固然有些許遺憾和不甘,但他也坦然表示,這正是體育競技的魅力所在。
於明陽稱,本次備賽之路並非一帆風順。訓練中他不慎拉傷背部肌肉,這無疑給備賽增添了巨大阻礙。面對力量受限和技術提升的雙重難題,他依照體育教研團隊制定的科學訓練及康復計劃,逐步克服困難。在短兵項目的訓練中,教育科學學院體育老師呂東燁和短兵課程體育老師苗陳雷給予了他關鍵指導,共同構築起立體化的競技能力提升體系。「每次在體育館遇到呂老師,他都會帶我加練體能。」兩位老師們的悉心教導,最終轉化為他在賽場上的破繭成蝶之力。




教育科學學院體育老師呂東燁:
明陽對體育懷有真摯的熱愛。據我所知,每學期他除選修體育課之外,還會旁聽或參與兩至三門體育課程,也是在體育課上接觸到了短兵項目。本學期,他選修了我的巴西柔術課,課上學習專註投入,課後也積极參加俱樂部訓練,從未缺席。
今年3月,苗陳雷老師提議於明陽代表港科大(廣州)參加省大運會武術短兵項目,我們體育教學組對此高度重視,為他安排了課外加練。得知要備戰省大運會,他訓練愈發刻苦。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於明陽在賽前備賽訓練中拉傷了後背,直至賽事期間也未完全恢復。若非如此,我認為健康的於明陽可以衝擊更好的成績。
短兵課程體育老師苗陳雷:
明陽去年剛入學就選了我的散打課和短兵課,課堂上始終積極主動。尤其在報名參加大運會比賽後,他展現出了堅韌不拔的精神,即便帶病也堅持訓練。即便無法跟上高強度訓練,他也會進行技術方面的基礎練習。此外,為備戰大運會,他還犧牲休息時間,參加了三次賽前高校交流賽。
明陽性格開朗,對體育滿懷熱忱。據我所知,他參與了學校開設的四項體育課。在社交方面,他也十分主動,與參賽的多所高校隊員相處融洽。
多元綻放:超越賽場,精彩無限
於明陽的卓越表現遠不止於體育賽場,從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NOIP)一等獎得主、山東省優秀學生,到中國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CCPC)港科大(廣州)校隊成員、2025年駐穗總領事館迎春招待會主持人,他正在不同的領域不斷突破自我。接觸信息樞紐楊維鎧教授的C++課程後,他對科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隨即參與了楊教授《人機協同的樣本核心集選擇方法》項目,開啟了科研之路的探索。
談及如何平衡時間和精力,他表示:「學校給予我充分的信任和自由,使我能夠兼顧課程學習、科研探索和體育訓練。」
此外,於明陽還有「校園魔術師」的稱號。在2024年度迎新嘉年華上,他與校長互動,聯袂呈現了精彩的魔術表演;在PLACE閉幕式上,他更是首次為外國來賓展現了魔術的獨特魅力。這些豐富多彩的經歷不僅鍛煉了他的舞台表現力,更幫助他對文化交融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悟。



信息樞紐助理教授楊維鎧:
明陽上學期選修了我的C++編程課,課堂上他積極思考問題,期末大作業完成質量高,取得了優異成績。這學期DSA - REU項目開放後,他主動與我交流,表達了參與科研項目以鍛煉提升自我的強烈意願。在後續定期的學術討論與項目溝通中,我明顯感受到他具備紮實的學習能力、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以及敏銳的分析能力。
學業科研之外,我常在學校體育場館遇見他。相信他今日取得優秀成績,背後付出了諸多汗水,科學合理的時間管理能力也至關重要。在此,再次恭喜明陽取得佳績!
談及港科大(廣州)的學習與生活氛圍,於明陽表示:「學校如同一片肥沃的土壤,讓每顆種子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生長方式。相較於國內其他傳統高校,這裡給予我們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間,更能培養我們的獨立自主能力。」對於未來,他決心一方面要將體育作為長期愛好堅持下去,讓體育精神成為陪伴終生的摯友,另一方面也要在學術領域持續深耕,不斷挖掘自身潛力。
於明陽的全面發展恰是港科大(廣州)全人教育的生動註解。這一理念倡導教育回歸對「人」的關注,強調學生不僅是知識的學習者,更是有溫度、有思想、有擔當的生命個體。他的故事激勵着更多學子在這片充滿無限可能的校園沃土裡,以獨特的方式破土抽枝,勇敢探索,書寫獨一無二的成長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