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研究實驗室、腦與智能研究所正式啟動,聯手探索生命密碼!

《「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將「堅持創新驅動」作為五大發展原則的首位,明確打造國家生物技術戰略科技力量,加快突破生物經濟發展瓶頸,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作為一所以創新為基因的研究型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主動響應國家戰略需求,推動生物研究實驗室(Bioresearch Lab,以下簡稱「BioLab」「實驗室」)和腦與智能研究所(Brain and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stitute,以下簡稱「BIRI」「研究所」)建立,為國家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近日,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生物研究實驗室&腦與智能研究所啟動儀式隆重舉行。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教授、黨委書記屈哨兵教授、副校長(教學)吳景深教授、協理副校長(研究)伍楷舜教授、系統樞紐院長李世瑋教授、信息樞紐院長陳雷教授、生物研究實驗室負責人兼生命科學與生物醫學工程學域主任齊眾教授、腦與智能研究所所長夏軍教授等出席活動,與廣大師生共同見證港科大(廣州)生物研究發展這一重要里程碑。

港科大(广州)生物研究实验室&脑与智能研究所启动仪式

儀式伊始,倪明選校長發表致辭。他表示,實驗室是推動科學研究的核心載體,尤其對於「科技大學」而言至關重要,但打造一流實驗室向來不易。為讓科研人員能夠儘早開展實驗,學校各部門都傾注了大量心血,合力推動BioLab的建設。倪明選校長認為,每輪科技革命都會帶來巨變,而生物科技將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的主題,因此他對BioLab和BIRI的發展寄予厚望,希望真正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研究成果能夠在此創造。

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教授致辞

屈哨兵書記在致辭中表示,在他看來,大學如今主要在五個空間發揮積極影響,這些空間包括物理空間、虛擬空間、社會空間、生命空間和外太空。BioLab和BIRI將成為港科大(廣州)在生命空間發力的重要抓手,學校在高水平教學和研究、國際化教育、產學研結合等方面都有突出優勢,他對BioLab和BIRI的未來發展充滿期待。

港科大(广州)党委书记屈哨兵教授致辞

隨後,齊眾教授和夏軍教授分別上台發言,他們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向學校各部門的全力配合致以衷心感謝。兩位教授表示,BioLab和BIRI將不負期待,凝聚高端創新人才隊伍,力爭在科研領域取得突破,為大灣區乃至國家的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港科大(广州)生物研究实验室负责人、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学域主任齐众教授致辞
港科大(广州)脑与智能研究所所长夏军教授致辞

在全場的注視下,一眾校領導與實驗室、研究所負責人移步台上,共同為BioLab和BIRI的正式啟動推桿。現場的兩塊LED大屏幕實時直播了實驗室與研究所的揭幕畫面。

启动仪式合影

啟動儀式結束後,校領導和其他來賓在齊眾教授和夏軍教授的陪同下參觀了BioLab和BIRI。

校领导及嘉宾参观BioLab和BIRI

BioLab和BIRI宣傳視頻

點擊播放下方宣傳視頻

一覽BioLab和BIRI全貌

BioLab:開放共享、「拎包入住」,為生物研究提質加速

生物研究實驗室是港科大(廣州)為實現融合多元學科,培養多領域人才的目標而設立的實驗平台。其重點融合學科領域包括神經科學、幹細胞生物學、細胞與組織工程、生物材料、合成生物學、化學生物學、生物信息學與數據挖掘、健康老齡化,以及植入裝置與生物機器人系統。

BioLab現已正式啟用的一期佔地面積約2300平方米,可供約200名科研人員同時開展實驗活動。二期佔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尚處於深化設計階段,預計在2024年夏季建成投入使用。

BioLab开放实验区

實驗室擁有豐富的科研場地和先進的儀器設備,為科研活動的開展提供良好的支撐條件。以開放共享空間為核心特色,實驗室設置了開放實驗區、儀器室、離心機房、微生物培養室、細胞組織培養室、冷庫、洗消間、冰箱區等分區,各功能區緊密協同,共同驅動科研工作的深層推進。此外,實驗室還配備了280多台大中小型儀器設備,包括二氧化碳培養箱、自動細胞計數儀、恆溫搖床、大型落地超速離心機、大型落地高速離心機、多功能成像儀、實驗型凍干機、真空離心濃縮儀、超高壓細胞破碎機、液體閃爍計數儀等,充分滿足科研人員的實驗需求。

BioLab离心机房

值得強調的是,出於資源最大化利用的原則,BioLab既規划了精密大型設備以供科研人員預約使用,同時又為每個入駐的科研團隊分配了相應的空間區域及通用中小型設備。如此一來,科研團隊無需浪費過多時間「安家」便可「拎包入住」,大大提升了科研效率。

BioLab微生物培养室

BioLab一期於2023年9月開始試運營。在試運營期間,累計12個課題組、約100名師生在經過安全准入培訓後入駐實驗室,並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實驗。例如,實驗室的盧泓遠教授團隊正在開發塑料生物降解和循環再利用技術。這項技術能夠通過生物酶來解聚廢棄塑料,並利用工程菌株,將解聚物高效轉化為具有附加值的產品(如能源或表面活性劑),達到廢棄塑料的循環利用。這項技術不僅有望減少環境污染,還能促進塑料廢物的高值化利用,獲得經濟和環境的雙重效益。目前,盧泓遠教授團隊正在結合實驗室設施、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學和酶工程技術,開發多種能有效降解不同類型廢棄塑料的解聚元件,為塑料廢物的生物降解技術提供新的技術基礎和路徑。

BioLab组织培养室

BIRI:打造世界一流科研平台,推動腦與智能科學創新發展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腦與智能研究所成立於2022年,2023年獲批廣州市腦與智能重點實驗室。研究所旨在以國家重大腦科學戰略目標為導向,以腦科學、神經生物學為重點,兼顧腦信息處理和人工智能等方向的研究,並在藥物研發、腦機接口等方面開展自主研發,促進神經科學、腦科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藥學、計算機科學、生物醫學工程等多學科的交叉融合,致力成為世界一流的腦與智能科學研究平台。

BIRI公共设备室

BIRI佔地面積超過3200平方米,其中一期已投入使用,二期仍處於建設階段。BIRI是加快構建創新高地,打造高水平科技創新平台的生動實踐,研究所將智能、模塊、集成等元素巧妙融合,設有神經細胞培養室、電磁屏蔽室、顯微鏡室、暗室、生物樣本庫等十多個實驗室和輔助技術中心,並配置了百餘台腦科學及其相關領域的大中型科研儀器設備。

BIRI细胞培养室

自成立以來,在人才建設方面,BIRI不斷加強智慧管理,打造一支愛崗敬業、專業過硬、團結協作的實驗室技術團隊,為研究所的運行和師生們的科研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服務支撐。在推進國際、國內交流合作方面,BIRI已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醫藥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長期合作關係,深入開展腦科學及其相關學科建設、基地建設、人才培養等工作,為實現關鍵技術的突破和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了可靠保障。

BioLab和BIRI將以這次的正式啟動為新起點,錨准創新前沿方向,致力於促進合作和跨學科研究,彙集來自不同背景的科學家,共同探討複雜的生物學問題。兩個科技創新基地將通過專註於卓越和創新,成為開展突破性研究和開發應對生物挑戰的新解決方案的重要樞紐,為大灣區乃至國家的新質生產力發展蓄勢賦能。

發佈日期
2024年03月07日
分類
焦點新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