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期灵山科学大讲堂在港科大(广州)顺利举行!发展低空经济,他们这样说……
5月15日上午,第十四期灵山科学大讲堂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举办,活动由大湾区科学论坛秘书处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联合主办,以“如何高质量发展低空经济”为主题,邀请到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智能交通学域和物联网学域双聘讲座教授杨柳青、广州中科云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屹峰两位专家进行主题分享。南沙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谢伟、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出席活动并致辞。

2021年,党中央和国务院首次提出“低空经济”概念,2024年,全国两会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民用航空局等印发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将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能完美融合实体与数字经济,并引发各行各业及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广东省政府在国新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要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推动其在广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谢伟副书记在致辞中表示,南沙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水域、海域、空域资源丰富,目前建筑密度较低、高层建筑较少,应用场景广阔,是开展多样化、长距离、复杂环境飞行试验的绝佳场所。目前南沙正积极引入低空经济产业,探索以南沙为中心的低空交通出行服务,推动建设区域低空空域管控调度服务平台,拓展场景应用,打造大湾区低空交通枢纽。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刚刚在今年4月正式成立了低空经济研究院,汇集了一批勇于跨界的顶尖科研人才,涵盖了数(大数据)、流(物流规划)、制(机器制造)、网(通信网络)四大研究领域。倪明选校长在致辞中表示,低空经济的产业特征,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跨学科教育与研究的理念不谋而合。希望学校以此为契机,为南沙、广东乃至大湾区,做“有使命、促经济、接地气”的研究和创新,助力低空经济起飞。

在正式报告前,大湾区科学论坛秘书处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加强学术交流、产业转化、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通力合作,共同推动举办2024 大湾区科学论坛低空经济发展战略分论坛。

杨柳青教授从多学科融合的角度讨论低空经济相关的能力矩阵、拟开展的研究方向、及合作意向,并从高校的角度分享对低空经济未来发展蓝图的畅想。她表示,目前来说,低空经济活动基本上还是对地面经济活动在高维的支撑。随着人类对空域特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未来将发展出相对独立的低空经济活动,拓展人类活动从陆地到海洋,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空间人类经济活动。

潘屹峰总经理从低空经济的三大业务之一“低空遥感”的角度,分享了2023年国家低空空域试点放开之后,无人机低空遥感网基础设施、云平台建设、全产业链的发展情况,及社会治理无人机遥感网全国落地情况。他表示,低空遥感市场已经成熟,相较于低空物流、低空客运,无论在政策法规、技术成熟度、市场接受度上,低空遥感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及《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颁布实施以来,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首个内地和香港合作举办的高校,在融合学科教育,教学改革,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力争成为内地与香港教育融合发展的典范。
大湾区科学论坛是服务于科学、技术、政策、机制、产业、经济全链条的国际科学创新平台,致力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科学交流平台。面向未来,大湾区科学论坛秘书处将携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兄弟单位,积极促进人工智能、数字要素、先进制造、绿色低碳等前沿科技领域交流,以科学发展促进新质生产力,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办好大湾区科学论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