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边界,从新出发 | 社会枢纽博士项目夏令营回顾

2024年7月26日至29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社会枢纽2024博士项目夏令营顺利举行!
四天三晚的行程包含了导师深度介绍及面对面畅谈、mini课堂前沿资讯互动、学长学姐倾情分享答疑、营员相约雨中校园游览、原地成团小组报告展示等等精彩的活动。
出发时骄阳似火,抵达时暴雨如注,118名同学在港科大(广州)1.1平方公里的教育“特区”和创新沃土上,印刻下专属于他们的夏令营记忆。
此次入围的共118名营员具体情况如下:


营员从天南海北来此相聚:有的从大洋彼岸而来,有的从跨国企业归来,有的从学校实习单位马不停蹄飞往广州,有的从清水湾畔相约狮子洋,更有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们,在南沙、在庆盛、在港科广,终以见面。

他们的(学科)语言也不尽相同:
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城乡规划、商业分析、生物统计、金融、数据科学、土木工程、会计
……
正如本次活动主题所期待的那样,背景多元、学科交叉、开创融合、走向彼此、汇聚释能。

26日下午,社会枢纽夏令营签到台陆续迎来夏令营营员,签到组工作人员将精心准备的入营礼包递交到每位营员的手上,并讲解后续行程及注意事项。

下午3-5点,营员们分批进行校园参观,零距离感受这所高等学府的科技感、设计感与人文气息。讲解员们带领大家参观:
获得最佳教育建筑类别金奖的大学校园
充分体现“港科大一体”传承精神的红鸟广场以及访客资讯中心
“海陆空一体”嗨呗空间并感受“人机对抗”互动现场
装备先进功能多元的图书馆
蕴藏校园“社区发展”蓝图的“智慧大脑”
赋能教育科研的元宇宙联合创新实验室
无边界多融合的博士工作空间


此外,各学域还精心为同学们准备了VR社会科学实验+无人机飞行模拟实验以及唱歌破冰活动等,丰富大家的入营体验,快速熟悉彼此。




27日上午,开营仪式在演讲厅C举行。
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教授、社会枢纽署理院长兼碳中和与气候变化学域署理主任齐晔教授、金融科技学域主任蔡宁教授、创新创业与公共政策学域署理主任蓝志勇教授、城市治理与设计学域主任阚林戈教授以及众多学域教授代表们共同出席本次开营仪式。

善用资源 突破边界
校长倪明选教授首先热烈欢迎营员们的到来,并与大家分享他对社会枢纽的理解。他讲到,社会枢纽不是简单的社会科学、商科或其他传统学科,作为港科大(广州)四大枢纽之一,社会枢纽与其他枢纽交织、连结、协同,如何将知识成果为社会带来影响和改变,是我们探究的最大议题。
他祝语营员们在夏令营有所收获,强调在港科大(广州),大家要善于利用不同的资源,寻求新的融合发展机遇,突破边界,go beyond the boundary。

人才创新 培养新生代领导者与探索者
署理院长齐晔教授对100多位同学的加入表示欢迎与期待。面对着一众拥有传统学科或交叉学科学习背景的优秀营员们,他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科技、产业、教育都在进行巨大的改变。
近日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提出有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作为创新人才的摇篮,港科大(广州)及社会枢纽希望培养拥有融合学科能力的新生代领导者及探索者,以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

随后,三位学域主任先后进行精彩的发言,现场掌声阵阵。

“巴黎奥运会今晨举行,社会枢纽夏令营也同步进行着,今天是特别的一天。金融科技作为一个非常新的领域,学域发展迅速,实力快速壮大。金融科技的最终目标是为我们国家实体经济服务,读懂五篇大文章,把握金融高质量发展主题。”

“从古希腊开始,哲学家们就在争论有关“变”与“不变”的问题,即创新的问题。生活在创新的时代,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巨大变化,我们需要公共政策。学域探究科技进步、社会人居的融合,欢迎加入我们共创未来。”

“亚里士多德提出“美好生活”的概念,它不是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它本身就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学域的科研宗旨即good life,人居于城市,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爬山、观影、唱歌,我们的各类学域师生活动都围绕上面主题进行丰富拓展。”

承载着满满的开营祝福,在27日至29日学域分会场活动中,各学域为营员们安排了导师介绍、Mini课堂(sample class)、学长学姐分享、小组报告路演、1对1导师见面等环节,旨在丰富营员们对学域教学方式、就读生活等了解,同时提供营员与意向导师深入交流的机会,探讨学术发展前景,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



博士项目介绍
各个学域分别就博士项目的研究方向、培养目标、学生背景、职业发展、师资力量等展开详细介绍,帮助营员深入了解博士项目并理解融合学科的发展前景。

导师介绍
各个学域多位教授现场分享各自的研究重点及研究方向,同时与同学充分互动,探讨读博的看法、未来就业的考量等。

Mini课堂(sample class)
学域教授们为营员们带来了高水平的专题演讲以及Mini课堂。演讲内容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方法和最新成果。
部分主题:
LLM or Green Finance
Decentralized Finance and Blockchain
Quantitative Finance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分享
Towards the Science of Living Structure: Making and remaking livable cities as part of Urban Informatics
Introduction to Geospatial Big Data
Machine Learning for Remote Sensing Image Analysis




项目路演及颁奖
部分学域安排了项目课题路演环节,营员小组通过紧密合作,完成高质量成果展示,经过教授评审团打分,选出优异奖项并颁发证书及礼品。
紧锣密鼓的准备,难忘的项目路演,捧起奖状和红火火,注定是这个夏令营中难忘的记忆。


学长学姐分享及自由交流
学域邀请了博士在读生分享他们在港科大(广州)就读的体验。


在自由交流环节,营员们就科研项目、行业趋势、博士生活等内容与教授们及学长学姐们进行深入交流.
结营
活动的最后,学域为师生安排1对1见面活动等,为营员们提供与导师充分交流、沟通、展示自己的机会。


李镇宇 伦敦大学学院 金融科技
这次参加夏令营让我受益匪浅。
校长、院长和主任对学校的介绍以及对金融科技的看法,使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导师们的讲课和面试指导尤为宝贵,带来了新的学术视角,使我在研究方向上更加明确。
此外,行政老师对活动的精心安排,使整个过程非常愉悦。同时,我在夏令营中结识了许多同学,与他们的交流让我收获了宝贵的友谊,并且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知识视野。
这是一次非常开心且充实的夏令营经历,我非常感谢社会枢纽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
刘俊阳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
很荣幸经历了一段充实而富有启发性的时光,短短几天的summer camp让我学会了很多,狂风暴雨也没有浇灭同学们和老师的热情,我也在这段奇妙的旅程中遇见了现代化的港科广,遇见了很多高水平的教授和优秀的同学们,还有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热情又周到的老师们。
除此之外,教授们有趣的mini class 也让我了解到金融科技领域的前沿研究,极大扩展了我的视野和对金融科技领域的理解。
和谐美好的生活氛围,创新包容的学术氛围也让我来港科广的渴望愈发强烈,希望能有机会加入港科广有爱的大团队。
黄晴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数量经济学
非常感谢港科广给了我这次参加夏令营的机会,学术交流环节无疑是夏令营的亮点之一。营员们有机会与枢纽老师们进行深入对话,他们不仅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还耐心地解答了我们关于学术研究和招生的相关疑问。
其次,夏令营还安排了丰富的实地考察和实验室参观。我们得以参观最新VR科技和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装备,从而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最后,通过这次夏令营,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共同探讨学术问题,分享学习心得,这种交流经历已成为我难忘的回忆。
张宇卓 武汉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短短四天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挑战的火花。深深感谢负责此次夏令营的各位老师全程细心地安排活动,确保一切井然有序,并及时伸出援手。
虽然因为天气原因,我错过了部分精彩的活动,但这次经历仍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和快乐。在夏令营中,我有幸与优秀的学科大牛、专业教授们面对面交流,同时认识了一群出色的组员,他们的热情和才华深深感染了我。团队合作中,每个人都全力以赴,发挥所长,我们最终presentation荣获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愿学校蓬勃发展,未来能够孕育更多科学和创新的种子。期待与大家在科学的道路上再度相会,一起探索未知,追求卓越。

社会枢纽2024博士项目夏令营经过跨度近半年的筹备终告一段落,从筹备组启动,那刻我们期待的心情,与今日回顾的心情始终不变:
欢迎你,走进大湾区、了解港科广,探索高质量融合学科的前沿阵地,碰撞多元学术背景交流的思想火花。
这份期待,共同来自我们可敬的教授团队、可亲的行政团队、可爱的志愿者团队。
亲爱的营员们,希望你记得这里的每一天,无论是晴天、雨天、他、她和他们。
希望你带着这份思想的火种前进,去城市、去山海、去大洋彼岸,希望你保持好的体魄与精神状态,迎接精彩未来,更高、更快、更强/
谨以此文,感谢所有申请者们对社会枢纽2024博士项目夏令营的关注及参与,感谢所有支持社会枢纽夏令营的教授、行政、学生、志愿者们,感谢台前幕后的大家。
风雨同舟,并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