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夏令营体验式课程大揭秘:学生如是说
7月26日至8月14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以下简称“港科大(广州)”)举办PLACE(Playshop for Language and Cultural Exchange)语言与文化交流夏令营(以下简称“PLACE夏令营”)。自PLACE开营以来,23 个国家近300位海内外优秀学子积极参与丰富多样的课程和外出活动。夏令营的课程设计涵盖语言、文化、体育、科学四大领域,通过开设跨文化交流和融合学科的课程,促进中外学子在项目制合作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拥抱全球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始于语言,不止于语言
作为一所国际化高校,港科大(广州)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对此,即将成为港科大(广州)大一新生的陈之桓同学最初感到挑战和担忧。然而,夏令营的经历让他信心倍增:“在这里,我学会了如何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伙伴们自信地交流。”
PLACE夏令营其中一个关键词是“Language”(语言),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全英文的沉浸式环境。在这里,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工具,更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作为四大课程模块之一,在语言模块的课程里,学生们可通过语言景观、声演英语剧本、全球辩论俱乐部、中英对话口译、修辞技能提升学术沟通、项目驱动的沟通等课程,提升语言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
在语言课程“声演英语剧本”中,学生通过为《哈利·波特》角色配音,体验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陈之桓同学分享了他的感受:“把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融入英语课堂,这种学习方式既新奇又有趣。”他扮演的“分院帽”角色让他对角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个角色虽小,但却是引领主角的关键角色。”

Duong是一位来自越南的英语教学专业学生,对“语言景观”课程的教学方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这种课堂设计让我感到非常新鲜。”与传统的授课式教学方法不同,老师鼓励学生们走出教室,探索校园中的英语标识牌,这种互动性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
准大一新生余博同学则从团队协作的角度,分享他对“语言景观”课的收获:“这门课不仅提升了我的英语水平,更锻炼了我的团队协作、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在短时间内完成调研并进行小组展示,对学生们的综合能力是一次全面的考验。

同为大一新生的卢文君同学也分享了一门印象深刻的课堂——跨文化交际对话口译。在这门课程中,学生们基于老师介绍的口译原则和技巧,合作开展了创意角色扮演,通过这样的互动,同学们不仅亲身体验了口译员的工作场景,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化了对粤菜文化及岭南历史的认知与理解。“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卢文君同学说道,“虽然同学们说着不同的语言,但大家都充满热情,相互当起了翻译,我甚至学会了一句西班牙语!真是太有趣了。”

体验中国文化的传统与现代
在PLACE夏令营的文化模块课程中,涵盖了DIY中国传统手工艺品、潮汕工夫茶、粤港澳大湾区的影视金曲与流行音乐赏析与学唱、岭南中国画等主题活动,学生们可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3岁的Arlen,一位纽约大学的大四学生,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影视金曲与流行音乐赏析与学唱”这门课程印象深刻:“这门课让我们班上很多人都耳目一新,尤其是用各种乐器演奏中国音乐。”课上授课老师教学生如何用粤语说数字1到10,以及粤语的基础知识,学生在课上学唱粤语歌。尽管粤语的难度让他和同学们都感到挑战,但他们依然享受着学习的过程,甚至课后还会聚在一起,玩乐器,敲鼓,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来自爱尔兰的21岁学生Gavin,对麻将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我从去年开始学中文,这是我第一次打麻将,而且还赢了好几次!”夏令营结束后,他将前往马来西亚探亲,“我想我的家人会很高兴,因为我可以和他们打麻将了”,Gavin说道。“这也是我第一次学习怎么打麻将,太有趣了”,来自英国西英格兰大学的23岁女生Poppy说道。她表示,“虽然被截胡的时候有点沮丧,但当有人点炮,那种成就感真是难以言喻。”

关于对夏令营的期待,Gavin非常期待潮汕功夫茶体验课程:“我的中文老师曾经说过,如果来中国,一定要体验中国的茶道”。Poppy也表达了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渴望:“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在。”Duong则表示,她有一些中国朋友,“他们经常向我介绍中国的节日、食物和繁华的城市,我很想来这里亲眼看看”。Duong还分享,在“中国传统与广东音乐文化”课上,他们讨论了武术、李小龙、舞狮等话题,让她更深入了解中国和岭南文化。

文化交融,拓展视野,增进友谊
Dlela是一位来自南非的学生,在“中国传统与广东音乐文化”课程中体验到了与中国截然不同的饮茶文化。她笑着说:“在南非,我们喝茶时一定会加糖。而在课上,我尝试了无糖奶茶,这很健康,尽管一开始有点不习惯。”Dlela的笑声中透露出对新体验的开放态度和对文化差异的接纳。

Arlen是一位华裔,以其流利的中英文能力,在夏令营中扮演了“桥梁”的角色。“我们宿舍里有一半人是从来没去过中国的美国人,另一半是从未去过美国的中国人。”Arlen不仅帮助他们克服语言障碍,还解释了文化差异,尤其在麻将课上,“我以前就会打麻将,看到其他同学在对局中遇到困难,我会主动上前帮助。” 他继续说道,“麻将不仅仅是关于规则,更是一种策略和心理的较量,我很高兴能够帮助他们理解这一点。”
来自美国洛杉矶的Perla则分享了她独特的成长经历。自小在墨西哥小镇长大的她,在18岁第一次踏上美国的土地,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神奇和兴奋。当Perla得知PLACE夏令营项目时,不禁燃起了冒险的火花:“中国?我从没想过自己能从墨西哥小镇来到中国。”她内心忐忑而又充满期待地递交了申请。Perla希望通过这次夏令营,拓宽自己的社交圈,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在PLACE夏令营中,除了在文化课程中汲取知识、结交朋友,体育活动无疑是另一个激情澎湃的领域。来自德国的Simon及其小伙伴异口同声地表达了他们对港科大(广州)校内体育馆的喜爱,“我最喜欢学校的体育馆,篮球,羽毛球,游泳,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对于哈萨克斯坦的Balgyn来说,每周安排三次游泳已经成了他在PLACE夏令营的固定项目。他喜欢在明亮干净的游泳馆里与伙伴们竞速,并在每晚与父母通话时兴奋地分享在校园内的一切。而来自爱尔兰的David则对中国羽毛球的普及和水平感到惊讶,“我从小就喜欢羽毛球,但只有在都柏林大学时才真正有机会加入羽毛球队,而在中国,打羽毛球的人如此之多,且大家都非常厉害!”
PLACE夏令营在体育模块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程,涵盖了咏春、武术散打、中国民族民间舞、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柔力球、麻将共八项活动。当中国学生刘国富得知羽毛球课的教练竟是前国家队成员时,他激动地表达了自己的兴奋与崇拜。这些丰富的体育课程,配合优秀的教师团队,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身体,提高了运动技能,同时举办的篮球赛、排球赛等友谊活动,也在紧密的互动与合作中增进了中外学子的团结与友谊。

PLACE夏令营是港科大(广州)创校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夏令营,吸引了将近300位海内外优秀学子参与。在这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不仅学习了新知识,更在交流与合作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共同欢度了一个多元融合、异彩纷呈的夏天。
科学模块的探索之旅
在PLACE夏令营的科学模块课程中,学生们有机会深入探索微电子、人工智能、生物科学等领域,并特别邀请港科大(广州)首席工程师、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工程总工程师苏权科教授,与营员们分享“港珠澳大桥建设及中国桥梁的最新进展”。
Poppy对人工智能充满热情,她的兴趣不仅在于技术层面,更关注人工智能伦理的深远意义。她表示:“AI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但伦理问题同样重要,这关系到我们的未来。”
余博则对科学充满好奇心。夏令营期间,他意外地走进了微电子实验室。这次经历让他大开眼界:“我原本只是随便逛逛,却被实验室里的精密仪器和纳米雕刻技术深深吸引。”这次意外的参观不仅激发了他对微电子领域的兴趣,也坚定了他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余博还提到,微电子专业与物理、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紧密相连,他计划在大一和大二期间打下坚实的基础。
Perla是主修工程学的学生,在前往南沙校园的途中,对广州的城市建设和交通网络惊叹不已。在得知港科大(广州)校园不仅紧邻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桥两项世界瞩目的超级工程,而且拥有卓越的师资力量,能够让学生和这些项目的总工程师面对面深入交流,Perla激动地表示:“我一直对工程类尤其是建筑结构部分充满热情,希望能更多地了解港科大(广州)的硕博项目,未来有机会成为港科大(广州)的学生。”

PLACE夏令营是一次令营员们印象深刻的文化交流与体验之旅,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与者领略岭南风情,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更在他们心中点燃了对科技创新的渴望和热情。
来到PLACE夏令营,世界各地的参与者可领略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文化风情与科技创新氛围,还将在融合学科与项目制合作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拥抱全球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在这里,每一天的学习和体验都是对知识边界的拓展,每一次的交流和合作都是对友谊的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