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艷羊城書展!這群港科廣er做了這些事……
品味嶺南書香
閱見文明之光
在不久前閉幕的
「2024南國書香節暨羊城書展」上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
用科技感十足的「多維書房」
帶大家「閱見寰宇萬象」

在200多家出版品牌的
出版物和文創產品之間
港科大(廣州)展區
用創新的方式
向參展觀眾
展示了我校書院制的本科人才培養特色
和一系列優秀的師生作品

在港科大(廣州)
書不只要讀,更要知行合一
書不只是文字,更是多維的感知
書不只傳遞知識,更能聯結虛擬與現實
……
港科大(廣州)書院研學匯《Qi·Yu》
於本次展覽上首次亮相
「哲學與歷史」「文學與藝術」「多元文化」
「經濟與可持續發展」
「服務學習」「技能學習」「體育學習」等
七個教育模塊
全方位、多維度
展現港科大(廣州)學子的「知與行」
「六邊形戰士」育人圖譜
清晰可見

如何通過科技與藝術融合下的
無限創造力,幫助讀者
叩響「閱見世界」另一重門扉?
在人工智能賦能的知識大爆發時代,港科大(廣州)作為一所科技引領、融合學科的創新學府,我們獨樹一幟地以物理學概念「臨界態」為靈感主題參與書展。
計算媒體與藝術學域
助理教授王宇陽表示
不同於用書本、文字等傳統藝術形式
表達想法、認識世界
港科大(廣州)師生的作品
巧妙融合了多媒體技術、
藝術裝置和混合現實等多種手段
深入探討多重社會現象與問題
引領讀者探索詩與遠方的新世界
開啟一場非凡的心靈之旅

受邀參展、策展設計、展品準備、
展區搭建、布展迎客、宣傳推廣…
港科大(廣州)計算媒體與藝術學域、
書院、公共事務處、團委、
未來技術學院、教育科學學院等
多個部門通力合作
發動本、碩、博學生及研究助理積极參与
為參加書展的市民訪客
呈現出一台別具一格的展覽
從一個初步構想
到展陳的最終呈現
他們這樣說——
計算媒體與藝術學域
張康
教授、學域主任
計算媒體與藝術學域參與羊城書展,為書展增添了科研展示,尤其是當下AI在藝術設計方面的應用,充分體現了港科大(廣州)交叉學科的優勢。通過此次書展,我們深入了解了市民們對科技藝術的熱愛和交互上的需求,今後將進一步提升類似展陳的收效。
佟馨
助理教授
非常榮幸能夠擔任本次港科大(廣州)參展項目的策展人。這次展覽對我來說是一次全新的嘗試。通過數字科技與藝術的跨界融合,我們突破傳統的文字閱讀方式,為觀眾帶來了一場別具一格的視聽盛宴。
在策展過程中,我不斷獲得新的啟發。策展不僅僅是一個展示平台,更是一種探索未來文化表達方式的契機。數字化的飛速發展昭示着未來科技與教育的深度融合趨勢。我們應當善於運用數字技術,打造更具深度和互動性的文化體驗。
蔡榮華
在讀碩士生
作為展示項目製作小組的成員,我看到組內做的東西被搬到各個地方展示還是有些感慨的。可能最重要的是用心吧,只要用心參與,便能化平凡為不凡。無論是之前在校內加班加點的項目製作,還是此次在羊城書展的布展,都讓我感受到認真做好一件事的重量。
蔣雨洋
在讀碩士生
羊城書展的策展活動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我們前期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從場地規劃、設備管理和裝置設計上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優化。我們團隊成員之間相互配合、增進了解,大家都能通過「策展」這件事情來豐富自己的經驗。
周遊
在讀碩士生
非常感謝學校提供這樣的機會,展示了我們團隊的作品「南京大報恩寺敘事更新」。我們重新梳理大報恩寺的歷史與文化脈絡,探索了如何用現代敘事手法來展現傳統文化。通過豐富的多媒體展示和互動設計,力求讓觀眾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到大報恩寺深厚的歷史與文化底蘊。整個展覽也讓我深刻感受到藝術與科技之間的無限可能。同時,我們也感謝各位老師和同學的辛勤付出,才有如此好的展陳效果。
高藝
2024碩士新生
非常榮幸我們的作品有機會在羊城書展展出。四周的製作時間非常緊張,有很多細節還沒有達到「完美」的標準,因此我們總是以忐忑的心態呈現這個作品。但在現場,作品得到了很多觀眾的積極反饋,我們也收到了一些有啟發性的問題,甚至有觀眾問,「在哪能玩到你們的遊戲?」這都給了我們很大的鼓勵,希望我們的項目能夠給更多觀眾帶來技術與藝術交織的審美體驗。這次展出面向的觀眾來自不同的年齡層,我也觀察到了展陳設計對於觀眾體驗的影響,比如按鈕、傾斜的觸控屏幕,總會觸發很多觀眾不自主地上前觸摸、互動。看來在數字文化的侵染下,交互已經成為了一種慣性。希望在未來的展覽中,我們也能加強、加深關於遊戲化交互的設計。
汪宇翱
2024博士新生
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共同完成這場展覽。中間的過程並不輕鬆:我們遇到炎熱的天氣,突如其來的場地變化,未提前說明的設計需求,布展過程中的一波三折,但是這些困難都被大家一起克服了。唯一的遺憾是沒碰到劉慈欣。
葉虹霓
研究助理
從小組討論,到作品落地和書展布展,我全程參與,每一步都讓我深刻體會到港科大(廣州)與國美兩校學生在跨學科合作中碰撞出的思維火花與迸發的創造力。看着大家在短短一個月內高效完成的作品在羊城書展驚艷亮相,並得到了各個年齡段觀眾的關注與讚歎,我真切感受到藝術與科技的力量在這小小的展區里閃閃發光。這些作品接下來還將在國美展出,我希望這股力量能繼續傳遞到杭州,為更多人帶去靈感與震撼。
張佳雯
研究助理
很榮幸參與這場文化盛會,看着展會從最初的平面圖稿到最終的精彩呈現,內心非常有成就感。每一個細節的設計與執行背後,都藏着老師和同學們的共同努力。通過這次書展,初來港科大(廣州)的我認識了很多新的老師和同學,也對學校有了更深的了解。書展對我來說不僅是一項任務,更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書院
辛麗
團委書記、書院管理處副處長
這次書展可以說是一次「無心插柳」之作。從校團委接到邀請,到校內各部門合力完成布展,前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計算媒體與藝術學域老師同學的研究成果和書院建設成果在此次展覽中順利亮相,並得到各政府部門的高度肯定以及展會訪客的一致好評,是學校多個部門高效聯動、共同努力的結果。
此外,這次展覽的平面設計全部交由計算媒體與藝術學域的研究生進行主創,不僅展示了他們優秀的設計與執行能力,也為港科大(廣州)教育教學成果做了一個生動直觀的展示。
Haardhik M Aran
2024級國際新生
The HKUST(GZ) stand is an insightful addi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Mingle Tutorial (iMT) Program. Experiencing it in the same venue as the famous Canton Fair, not only gave me a grasp of the city but also gave me first-hand experience of the commercial aspect of Guangzhou. It was amazing to see the huge array of books in Chinese, displaying the huge publishing and production might of the city in its full glory. Be it the huge lines at the Normal University Publishing house or the small and stacked Stationary stores, it was truly a joyful experience.
林華威
講解志願者、書院本科生Buddy Coach
以志願者的角色參與到港科大(廣州)的展位講解工作,對我來說是幸運而光榮的。
幸運的是,遇見展館內濃厚的「書香」,遇見港科大(廣州)展位的創新氣息——這裡展示着前沿的科技成果和富有創意的學術理念,彷彿打開了一扇通往未來的大門。在志願服務的過程中,我有幸與來自不同領域的參觀者交流互動。他們有的是對科技充滿好奇的學生,眼神中閃爍着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有的是行業專家,帶着專業的視角和深入的思考來探討展覽中的項目。通過與他們的交流,我不僅拓寬了自己的視野,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科技對於社會發展的重要性。
光榮的是,在引導參觀者的過程中所看到的驚嘆與讚賞,這讓我深感自豪。能夠為這樣一場精彩的展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是一種莫大的榮幸。同時,我也意識到志願服務不僅僅是付出,更是一種收穫,我們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成長和進步。
馮浩源
書院管理處職員
參與籌備羊城書展-港科大(廣州)展位的這段日子,彷彿經歷了一場充滿挑戰與驚喜的奇妙旅程。從最初接到籌備任務的那一刻起,一種使命感便油然而生,港科大(廣州)作為本次唯一受邀參展的高等學府,其展覽必將吸引眾多目光,責任重大。整個籌備過程就像是精心雕琢一件藝術品,每一個細節都需要反覆斟酌。
團隊合作是籌備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環。來自不同部門的老師、不同專業的學生匯聚在一起,大家各展所長,共同為展覽的成功而努力。在無數次的討論、碰撞和協作中,我們逐漸形成了一個緊密團結的集體,共同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題。
還記得16日展覽正式拉開帷幕,我心中既緊張又興奮。看着從無到有、逐漸完善的展覽,我充滿了成就感。本次籌展,我也進一步感受到了港科大(廣州)的創新精神和學術魅力。深入了解本科生書院制育人模式、書院研學項目,對於我來說更是一次學習和成長。
30多個日夜的策展
高效的前期準備
無論是負責展項的師生
還是布展的工作人員
都懷着用心做好每件事的初心
才能有港科大(廣州)
在羊城書展驚艷亮相的時刻
他們以「凡事皆可為」的科大精神
為這場書香馥郁的盛會
增添了一抹科技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