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大学论坛”暨超高分辨率成像研讨会在港科大(广州)圆满落幕

11月1日,诺奖得主“大学论坛”暨超高分辨率成像研讨会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下称“港科大(广州)”]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汇聚诺贝尔化学奖得主Stefan W. Hell教授及多位超高分辨率成像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这一技术的最新研发进展、在多个重要领域的应用挑战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会议由港科大(广州)脑与智能研究所所长夏军教授主持。出席本次会议的学校领导有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副校长(教学)吴景深教授,校长助理、学生事务办公室院长甄勇博士,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学域主任齐众教授等。近400位业内人士和校内师生共聚一堂,进行学术交流,探索合作创新。

诺奖得主“大学论坛”

University Forum with the Nobel Laureate

上午10点整,诺奖得主“大学论坛”如期启幕。Hell教授开展了一场题为“Molecule-scale Resolution and Dynamics in Fluorescence Microscopy”的主题报告,深度聚焦于他和团队研发的MINFLUX超分辨荧光显微镜技术的前沿进展,以既通俗易懂又富有创意的方式,系统而全面地剖析了该技术的核心理论框架与实际应用领域。报告中,Hell教授详尽阐述了MINFLUX如何在固定及活细胞样本中达成1至3纳米级别的分辨率,并进一步实现“埃米”(Ångström,即10^-10米,是纳米尺度的十分之一)级的精准定位,为光学分辨率极限带来突破性提升。

在显微镜应用方面,Hell教授对MINFLUX技术在超高速度与精度条件下追踪单分子荧光的卓越能力作详尽展示,向现场听众分享如何利用该技术观测生物细胞内马达蛋白沿微管步行运动。他还介绍了在生理浓度ATP条件下,MINFLUX技术实现纳米级精度追踪马达蛋白kinesin-1在微管上无障碍步进运动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这些案例彰显了MINFLUX显纳镜在各项研究中的巨大潜力与广阔应用前景,为深入理解细胞内分子马达的运动机制及相关特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证据与技术支撑。

副校长(教学)吴景深教授代表学校感谢诺贝尔化学奖得主、STED和MINFLUX超高分辨率技术开创者Stefan W. Hell教授莅临论坛,分享其在该领域的突破性成就。

副校长(教学)吴景深教授致辞

吴景深教授表示,“大学论坛”是一个与世界顶尖学者和思想领袖面对面沟通交流的平台。开放、多元、包容的学术对话空间,促进不同学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点碰撞,为师生开拓全球视野,启迪创新思维,推动知识分享,催生思想融合。吴景深教授希望同学们在对话大师的过程中汲取灵感,激荡思维,不断创新。最后,他再次对当天到场的所有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论坛上,吴景深教授也代表学校向Hell教授赠送了一份独具中国岭南特色和港科大(广州)创意的礼物——由学校计算媒体与艺术学域师生特别设计的香云纱。这份礼物不仅传递了港科大(广州)对Hell教授的由衷谢意,也承载着港科大(广州)师生的真诚祝福。

吴景深教授代表学校向Hell教授赠礼

夏军教授作为会议主持人,为大家介绍了Hell教授的科研经历及其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领域所做出的贡献。他指出,Hell教授凭借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将光学显微镜带入纳米维度,开启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全新视野。MINFLUX显纳镜让人们得以从更为精细的尺度进一步探索生命世界的奥秘。港科大(广州)是华南地区第一所引入MINFLUX超高分辨率成像技术的高校。今年3月份,MINFLUX显纳镜在港科大(广州)生物科学中央实验室安装调试成功,这一突破性技术的引入,将助力港科大(广州)在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科研创新,为攻克重大疾病、探索生命奥秘提供强大的研究工具。

夏军教授发言

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气氛十分热烈。Hell教授针对备受关注的“MINFLUX显纳镜的技术实现要点”“MINFLUX显纳镜的跨学科应用”等话题,与听众们展开讨论。教授深入浅出的生动解答,令提问者受益匪浅。同时,Hell教授还分享了自己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生物科学研究领域的看法,以及自己在研究工作中的心得感受,用亲切诙谐的话语勉励同学们坚信自我,不断努力。诺贝尔奖得主的风采令现场气氛达到高潮。

Stefan W. Hell教授与现场听众互动交流

会后,Hell教授与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超高分辨率成像研讨会

Super Resolution Microscopy Workshop

同日下午,由港科大(广州)主办的超高分辨率成像研讨会接力召开,展现了国内在超分辨荧光显微镜技术领域应用的探索与成果。

齐众教授代表会议主办单位致欢迎辞。他首先感谢了上午Hell教授带来激动人心的精彩分享,对远道而来的各位学者嘉宾表示衷心感谢。齐众教授指出,技术的创新带来应用的创新,港科大(广州)致力于打破学科界限,鼓励跨学科研究,非常有幸邀请到一批在不同领域具有深厚学术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展开研讨交流。他们的主题报告不仅是对超高分辨率成像技术最新应用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蕴含着未来创新的无限可能,相信能对参会同仁有所启发,进一步激发广大科研工作者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热情与勇气。

齐众教授致辞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五位领域专家作主题分享。他们是上海理工大学智能科技学院特聘研究员谢红,上海理工大学光子芯片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微尺度国家科学中心教授唐爱辉,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研究员刘贝,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学域助理教授储棂椤。Stefan W. Hell教授出席研讨会,与学者们共同交流和探讨用世界最高分辨率光学显纳镜MINFLUX在生命科学领域达成的丰富研究成果。

上海理工大学智能科技学院特聘研究员谢红博士在报告中指出,团队利用MINFLUX的三维定位技术,已鉴定出可在活细胞中直接可视化DNA与核小体结构的DNA染料,并详细介绍了实验步骤、技术难点及科研意义,为细胞结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上海理工大学光子芯片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晶博士及其团队运用MINFLUX纳米显微镜技术,首次观察到抗体追踪抗原的三个关键动态阶段,并展示了抗体在各阶段中进化出的独特狩猎策略。这一发现是王晶团队在超分辨成像及纳米光子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揭示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机制提供了重要实验证据和理论支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唐爱辉报告了其团队利用MINFLUX显纳镜技术,在AMPA受体动力学研究中取得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该研究基于MINFLUX技术实现长时程单分子追踪,从前所未有的细节层次揭示了AMPA受体纳米域复杂精细的动态重塑过程,为神经科学研究开辟了新视野。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研究员刘贝博士的报告围绕GTPase循环展开。团队利用环境敏感荧光染料开发比率型GTP酶活性生物传感器,实现单分子水平Cdc42激活动力学追踪。刘贝博士进一步讲解了如何通过单分子光谱和比率成像技术,实现对单个分子的活性变化追踪,进而探讨Cdc42簇纳米尺度形成机制。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助理教授储棂椤介绍了dCas9标记技术在染色体研究的具体应用及显著成果。团队创新性地融合了Hi-C数据与dCas9标记技术,令对不同层次染色质结构的时空动力学变化进行高分辨率成像成为可能。该研究借助高精度成像技术,深入探究染色体组装规律,为揭示染色体不稳定性的机制提供了技术支持,对癌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当日,Hell教授在学校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港科大(广州)生物科学中央实验室,了解实验室现有的高精尖设备仪器及实验环境,并近距离参观了MINFLUX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和STED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实验室副主任阚光嫣博士向各位来宾介绍了实验室平台建设的最新进展。

Stefan W. Hell教授与BioCRF全体员工合影留念

会后,主讲嘉宾、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Abberior Instruments公司代表及港科大(广州)相关领域师生一同进行餐叙交流,延续本日平等开放的研讨氛围,与会嘉宾共探学术前沿,增进跨学科对话,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此次聚会不仅加深了各方的学术友谊,也开拓了新的机遇。学者们纷纷表示对未来深化合作充满期待,愿今后继续通过富有创新价值的学术论坛交流互鉴,在探索未知的征途上携手并进,共创未来。

本次活动由港科大(广州)生物科学中央实验室[下称“BioCRF(GZ)”]主办。BioCRF(GZ)是学校倾力打造的共享实验平台,也是生物技术与科学研究的前沿中心。作为重要的技术资源平台,BioCRF(GZ) 将通过举办更多的学术交流活动与专题论坛,结合最前沿的设施设备、专业的技术服务和丰富的培训资源,为科研人员搭建一个跨越学科界限、促进深度互动与思想碰撞的学术平台,助力科研人员充分利用最新的生物科学技术与研究工具,为科研人员开展多元化的生物科学研究提供强大的支撑。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04日
分类
焦点新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