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於大學論壇開講,剖析「方班研討廳」教育創新模式
12月11日,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大學論壇迎來了一場教育界的智慧盛宴,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教授及名譽院長、鵬城實驗室新型網絡部主任方濱興教授作為主講嘉賓蒞臨現場。他以獨創的「方班研討廳」新型互動式教學模式為軸心,為全校師生獻上了一場啟迪智慧、激發思考的精彩演講,引領了一場教育創新的深度對話。

大學論壇在熱烈的掌聲中緩緩拉開序幕,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教授首先對方濱興院士的到來表示了誠摯而熱烈的歡迎,並高度讚譽了他在教學與科研領域的卓越成就與傑出貢獻。倪校長指出,在高等教育的新時代,教學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思維的點燃與靈感的激發。他指出,學習、科研與教學雖相輔相成,卻各有千秋,提升教學能力與探索新模式,需要我們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勇於探索未知的領域。方濱興院士是網絡空間安全領域的領航者,同時亦是一位在教育創新道路上勇往直前的探索者,他所創立的「方班研討廳」互動式教學模式,無疑為高等教育這片沃土注入了一股嶄新的活力與靈感。

隨後,方濱興院士在演講中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方班研討廳」的核心理念和教學流程。方院士強調,教育的本質在於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方班研討廳」正是基於這一理念而設計的。他深入剖析了「求源、熵減、思辨」這三大教學原則的內涵與價值。方院士鼓勵學生要勇於追溯知識的源頭,敢於挑戰傳統觀念,通過深入探究,發現知識的真諦;同時,要學會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中,化繁為簡,提煉出核心問題,提高學習效率;更重要的是,要培養批判性思維,敢於質疑,勇於創新,以思辨的精神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在「方班研討廳」的教學模式中,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成為學習的主體。課前,師生通過線下交流共同選定研究主題,學生進行自主調研和理解;課堂上,學生輪流宣講自己的研究成果,師生間進行深度的問答互動,專家則給予專業的點評和指導;課後,學生總結反思,教師復盤整個教學過程,學生還可以通過網絡回看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這種互動式的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更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協同能力。

方院士還分享了「方班研討廳」在教學實踐中的成功案例。他提到,這一教學模式已經吸引了50所高校參與其中,近60名院士受邀參與指導和點評。這些實踐不僅證明了「方班研討廳」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也為其在更廣泛的範圍內推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方院士也坦誠地分享了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困難,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經驗。



在演講的尾聲階段,現場觀眾紛紛提問,與方院士進行了熱烈的互動。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協理副校長(知識轉移)熊輝教授、未來技術學院署理院長王旭東教授與方院士就可持續推廣「方班研討廳」模式,培養學生協同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

演講圓滿落幕之際,倪明選校長代表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向方濱興院士贈送了富有港科廣特色的文創紀念品,以表達學校對方院士的崇高敬意與衷心感謝。

此次大學論壇不僅是一次教育理念的交流與碰撞,更是一次對教育未來發展方向的深刻思考與積極探索。我們滿懷期待,願在未來的教育實踐中,能夠湧現出更多像「方班研討廳」這樣富有創意與實效的教學模式,共同推動教育的進步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