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科大(廣州)訪問愛爾蘭,2024全球夥伴關係拓展順利收官
12月13日,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副校長(行政)龐鼎全教授一行訪問愛爾蘭,與都柏林大學代表就學生交換交流、教授學者互訪、人工智能與藝術教育合作、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等主題充分交流,達成廣泛合作共識。當天,代表團拜訪中國駐愛爾蘭大使館,與趙希源大使就兩國高等教育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討,中國駐愛爾蘭大使館一等秘書朱喜坤參加會見。
繼訪問瑞典、希臘和英國後,愛爾蘭是港科大(廣州)代表團年內第四次歐洲之行的最後一站,也標誌着2024年校級領導率團出訪順利收官。港科大(廣州)協理副校長(教學)楊暘教授、信息樞紐院長陳雷教授、系統樞紐院長李世瑋教授、全球事務處處長付敬等參加在愛爾蘭的活動。

13日上午,龐鼎全教授率隊拜訪都柏林大學。此次訪問系該大學國際教務長(中國)Paul Fanning教授11月拜訪港科大(廣州)之後的回訪之旅。龐鼎全教授介紹了港科大(廣州)獨特的融合學科學術架構、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和環港科大(廣州)創新創業生態的發展理念。
都柏林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院長Neil Hurley副教授、電子電氣工程學院院長Paul Curran副教授分別介紹了各自學院的課程設置與學生培養模式。愛爾蘭國家應用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中心(CeADAR)首席執行官John Lonsdale和商務拓展經理Daphne Hosford以該中心與都柏林大學的緊密合作實踐案例為例,分享了產學研相結合的「愛爾蘭模式」如何提升學術研究能力以解決產業界實際問題。此外,港科大(廣州)代表團詳細了解了都柏林大學創新學會(UCD Innovation Academy)的課程設置體系,該學院的學分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在人工智能和數字媒體時代所需的科技素養和基礎科研能力。
龐鼎全教授表示,港科大(廣州)與都柏林大學在學生培養模式上有着相似的理念,在數字技術與媒體藝術融合學科、智能製造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等方面實現學生交換交流,推動聯合研究和定期互派訪問學者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合作潛力。Neil Hurley和Paul Curran院長表示將推動各自學院與港科大(廣州)相關樞紐的務實合作。
當日中午,兩校代表進行工作午餐,繼續就學生交換、儘快實現雙校高層校領導互訪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在拜訪中國駐愛爾蘭大使館時,龐鼎全教授向趙希源大使介紹了我校自創辦以來的發展進程、獨特的學術架構和創新人才培養範式,以及我校國際合作尤其是對歐合作進展。龐鼎全教授表示,我校與愛爾蘭高校在鼓勵跨學科教育和創新創業方面有很多相似理念,這將成為雙方合作的突破口。

趙希源大使歡迎港科大(廣州)代表團訪問愛爾蘭,他說愛爾蘭產學研結合、科技園區與大學的良性互動獨具特色,這與中國式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理念十分契合,港科大(廣州)在推動高新產業發展和創新創業領域具有獨特優勢,大使館將繼續支持港科大(廣州)與愛爾蘭相關高校的務實合作。
龐鼎全教授強調,我校積極落實習近平主席「歐洲翻番」的重要倡議,推動中歐青少年人文交流。2024年7月至8月,我校成功舉辦PLACE語言與文化夏令營,來自愛爾蘭等十幾個國家的國際學生踴躍參與。該夏令營得到了中國駐愛爾蘭大使館的大力支持,龐鼎全教授向大使團隊表示感謝。
12月16至17日,代表團成員前往比利時和德國,拜訪了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國際招生主任同曉紅,魯汶大學學術外交主管Bart Hendrickx、工程科技學院國際處處長Wim Polet、國際事務辦公室數據經理Kristien Stessens和國際事務辦公室政策顧問Caressa Cornelis,亞琛工業大學戰略夥伴關係與項目團隊主任René Seyfarth、計算機學院國際關係辦公室主管Dirk Thißen博士和國際交流項目協調員Stefan Raeder,以及科隆大學數學和自然科學學院國際關係和公共事務副院長Christina Bogner教授。雙方就學生交換、聯合培養和2025年雙校活動協同策劃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展望2025:持續深化全球影響力建設
港科大(廣州)自成立以來高度重視國際合作,為學生拓展更多機遇參與國際交流、提升國際視野,在全球招攬優秀人才,與一流高校建立互利互惠夥伴關係,致力於辦成一所高度國際化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
在即將過去的2024年,校長倪明選教授等校級管理層七次率領由各樞紐院長和學域主任組成的代表團,前往比利時、德國、瑞士、法國、荷蘭、意大利、希臘、瑞典、英國、愛爾蘭、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美國、日本和韓國等國家,推介港科廣、拓展夥伴關係,主辦人才懇談會、延攬高層次人才,設置議程、舉辦論壇,不斷提升港科大(廣州)全球曝光度、影響力和美譽度。
倪明選教授表示,在大學發展的初期密集出訪是我校國際化建設必經之路;一年以來,數所高校回訪我校,我校與10餘所國際一流大學達成本科生交換交流協議,與多所國際一流大學簽署全面合作協議或達成合作意向,全球拓展成效也在不斷顯現。

「展望2025年,我校將持續以學生為中心,識別更多全球戰略合作夥伴,拓寬合作渠道,拓深夥伴關係,深化我校全球影響力和美譽度建設。」倪明選校長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