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大會原主席耶雷米奇訪問港科大(廣州)並在「大學論壇」開講!
上周,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成功舉辦了2025年度首場大學論壇。本屆論壇邀請到了國際關係與可持續發展中心(CIRSD)主席、第六十七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塞爾維亞前外交部長武克·耶雷米奇先生作為主講嘉賓。論壇以「全球治理新格局下的對話與探索」(Mega Trends of Global Governance amid Challenging Geopolitics)為主題,吸引了眾多師生及各界嘉賓前來,共同探討全球治理的創新路徑、多邊機制的重構方向以及區域協作的新模式。


在正式活動開始前,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教授與武克·耶雷米奇先生進行了親切交流。倪明選校長向耶雷米奇先生介紹了學校的學術發展、教育理念,以及自創立以來在科技創新方面所取得的進展。

隨後,耶雷米奇先生參觀了綠色e材料實驗室(Green e-Material Laboratory),並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港科大(廣州)在短短數載間所取得的初創佳績令人矚目,並致以誠摯的祝賀;同時,他寄望學校能夠成為聯結中塞兩國人文交流的紐帶,並表示將努力推動這一願景的實現。

論壇開始時,倪明選校長代表學校向遠道而來的耶雷米奇先生及各位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當前國際形勢波譎雲詭,矛盾衝突難以規避,此刻我們更需傾聽國際社會的理性聲音,學習並借鑒耶雷米奇先生的寶貴經驗和智慧。隨後,社會樞紐署理院長齊曄教授隆重介紹主講嘉賓武克·耶雷米奇先生。他特彆強調,耶雷米奇先生不僅是一位資深的外交家,在政治領域有着卓越的成就和深遠的影響,同時他還兼具國際關係與理論物理的雙重學術積澱。這種跨界的學術背景使得他獨樹一幟,而其物理學專業背景更是引發了在場師生的強烈共鳴。論壇現場氣氛熱烈,座無虛席。

演講伊始,耶雷米奇先生着重強調中塞兩國牢不可破的情誼,提及塞爾維亞是歐洲首個對中國公民實行免簽政策的國家,並寄望未來兩國能在更廣泛領域深化合作,互惠互利。

耶雷米奇先生指出,當今世界正深陷地緣政治衰退的泥沼,這不僅體現為經濟層面的萎靡不振,更意味着全球政治體系整體穩定性與合作程度的雙重下滑。相較於經濟周期,地緣政治周期更具不可預測性,且持續時間往往更為漫長。圍繞這一現象,他深入剖析其根源與影響,並指出這對全球治理機構,尤其是聯合國,構成了嚴峻挑戰。曾有學者樂觀預言,意識形態競爭將逐漸消弭,世界將步入無重大衝突的和諧時代。然而,現實卻無情地擊碎了這一幻想。衝突依舊此起彼伏,國家間的競爭從未停歇,全球治理體系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歷史遠未終結,反而在不斷演進中,世界格局仍在持續重塑。

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耶雷米奇先生着重剖析了冷戰結束後美國在全球體系中所佔據的三大壟斷性地位——科技領域的領先優勢、軍事層面的霸權地位以及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核心地位,正在面臨著挑戰。他表示,隨着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的深刻調整,美國的科技主導地位正逐步削弱,科技競爭的全球化態勢愈發顯著;其軍事霸權亦遭遇多方挑戰,全球安全格局正經歷前所未有的重大重構;而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亦開始出現鬆動跡象。當前世界正經歷新一輪地緣政治動蕩,這一態勢並非孤立事件,而是全球秩序深刻演變的必然結果。 最後,他表示,面對日益複雜的國際環境,彼時全球曾協同推進52項政策以應對各類挑戰。然而,在當下背景下,國際合作的最佳路徑或許並非大規模鋪開全球議程,而是轉向更為精簡、持久且精準有力的舉措,確保有限資源能夠在衝突調解、饑荒救援、移民安置等關鍵議題上發揮最大效能。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憑藉良好的國際聲譽,在眾多國際事務中扮演着建設性角色。其發展戰略不僅聚焦於鞏固既有優勢,更致力於強化軟實力建設,以期在國際合作中發揮更為關鍵的作用。

在隨後的深度對話環節中,齊曄教授與耶雷米奇先生圍繞地緣政治困局以及人工智能與綠色發展的協同路徑等核心議題,展開了鞭辟入裡的探討。齊曄教授對耶雷米奇先生提到的地緣政治困局表示高度的認同,並指出當前國際安全體系正面臨多重結構性挑戰。耶雷米奇先生回應稱,地緣政治博弈中的安全困境已成為全球治理的核心挑戰,破解當前困局需要穿透表象把握問題本質,並在戰略決策中保持審慎克制。

在人工智能與綠色發展的議題探討中,齊曄教授談到,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的發展,不僅着力培育精通前沿技術又深具社會責任感的AI人才,更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在學術研究與產業實踐中的深度交融。這一理念與中國社會當前對人工智能的高度重視高度契合,反映出國家在科技戰略布局中對AI賦能各領域的深切期待。耶雷米奇先生對此深表認同,他指出人工智能已深度滲透至人們的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正因如此,國際社會亟需構建具有普遍約束力的全球治理框架,確保人工智能技術的演進軌跡始終錨定於和平發展與可持續目標。他同時也指出,儘管全球局勢複雜,但堅持推進綠色協議仍然是實現長遠發展的必經之路。



在與現場觀眾的問答互動中,耶雷米奇先生耐心解答了現場師生的熱情提問。他着重強調塞爾維亞與中國的友誼,並深入解析了歐洲在地緣政治格局中的獨特角色。針對歐盟現狀,他指出儘管面臨多重挑戰,歐盟仍在持續推動內部凝聚力與共同體意識的構建。以教育領域為例,他提及歐盟推行的跨國教育交流項目,這類項目通過提供高度靈活的學習路徑,使學生得以在多個歐盟成員國間自由流動求學。這種政策創新不僅深化了教育領域的跨國合作,更在代際傳承中培育了歐洲青年群體的共同身份認同。

論壇閉幕之際,武克·耶雷米奇先生獲贈一份別具匠心的紀念品——獨具港科大(廣州)特色的AI設計的領帶。這條融合科技元素與人文美學的領帶,不僅象徵著學校在跨學科創新領域的卓越追求,更寄託着對科技與人文交融發展的美好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