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生的超文化!港科大(广州)书院研学项目法国收官

*本文转载自书院管理处官方微信公众号“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丨书院教育”

多元共生的超文化

From Diversity to Transculturality Harmony

6月上旬,由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书院管理处主办的“多元共生的超文化(From Diversity to Transculturality Harmony)研学项目在法国顺利开展。项目覆盖多个研学主题,包括工程文化、天体物理学、生态地质考察、历史与艺术、人类学等,致力于通过跨学科、超文化的田野考察,拓展同学们的全球视野与批判性思维。

本次研学行程主要分为四个模块:

主题讲座与工作坊

田野考察

高校访问交流

历史文化古迹探索

在主题讲座与工作坊模块中,项目邀请了多位国际知名学者、教授进行授课与指导,包括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首席工程师苏权科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社会枢纽城市治理与设计学域、书院一署理院长江斌教授,法国人类学家于硕教授,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资深研究员Gil DELANNOI教授,法国著名城市治理专家、思想家、欧洲C.L.梅耶人类进步基金会主席Pierre CALAME,巴黎天文台天文学家Alain DORESSOUNDIRAM教授,巴黎天文台天体物理学家Jean-Louis BOUGERET教授,巴黎天文台Francois HAMMER教授,法国里尔大学科学哲学家Michel DUBOIS教授,艺术家、画家Francois  BOSSIERE先生等。

讲座主题涉及超文化的理论框架、巴黎的城市更新与变迁、活力结构学及其十五个属性、天体物理与宇宙观、科技与社会、艺术与哲学等,帮助同学们构建起理解文化复杂性与全球变迁的多元视角。

苏权科教授讲解“工程文化”

6月7日 凡尔赛宫

主题讲座现场

5月31日 巴黎政治学院

与Alain DORESSOUNDIRAM教授、Jean-Louis BOUGERET教授的合影

6月6日 巴黎默东天文台

Pierre CALAME主席的主题工作坊现场

6月3日 Moulin de Chateaubrun

在田野考察模块中,学生们以自主组队、自主选题、自主研究的方式,深入法国中部卢瓦尔河谷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实地走访包括法国中部小城阿尔让通(Argenton)及周边乡村社区和历史遗址,并前往布伦纳自然公园(Regional Natural Park of La Brenne)进行生态考察。各研学小组围绕“工程文化”“饮食与文化交流”“内心的追问与感受”“洛可可与印象主义”等主题,开展深度访谈、观察记录,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包括田野日志、视频素材和手稿等。

在法国中部的克雷西(Crécy),项目组同学专门访谈了一对法国夫妇,深入了解法国乡村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同时,也有同学走访了法国社会学家Francine Depras的寓所,就城市规划与社会变迁的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这种全方位、沉浸式的超文化体验不仅开拓了视野,更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与自主研究能力。

在高校访问交流中,同学们先后前往巴黎政治学院、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和巴黎默东天文台等法国一流高校、学术机构进行访问交流。通过校园参观、学术讲座与互动交流,同学们深刻感受到法式高等教育的人文积淀、科研氛围与创新精神。

在历史文化古迹探索模块中,同学们先后探访了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奥赛博物馆、巴黎圣母院、先贤祠、荣军院、莫奈故居及花园、下水道博物馆、乔治·桑故居以及达·芬奇故居等文化地标。

这一系列以文化古迹为载体的实地考察,让同学们近距离欣赏了从古典至现代的重要艺术作品,实地感受艺术与自然的交融,提升了对艺术的理解与审美感知力,也促使同学们开始对历史、文化与身份认同等复杂议题的思辨。

在巴黎下水道博物馆,苏权科教授带着同学们从城市基础设施的角度,理解一座城市的演变与治理逻辑,就工程与人文的融合与传承进行探讨。书院教育项目自此开启了工程文化方面的探究。

对于这些来自理工科背景的同学们而言,本次田野考察与人文学习无疑是一场跳脱专业边界的跨学科探索之旅。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技术快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理解人、社会与技术之间复杂而动态的关系,成为每一位未来工程师无法回避的深层命题。

“多元共生的超文化”研学项目,不仅是一次地理意义上的跨越,更是一次心灵与认知上的跨界探索。此次研学以“超文化(transculturality)”为核心理念,引导同学们跳出文化二元对立的框架,在多样性中发现共通性,在差异中寻求理解与连接。这种跨学科、超文化的沉浸式学习,不仅塑造了学生的国际视野,更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注入了人文关怀与批判思维的底色。

当地时间6月9日上午,各研学小组进行了成果汇报。从实地考察中获取一手资料、深度访谈及分析,到团队内部的热烈讨论,每一步都能看到同学们严肃认真的研学态度与高度的团队合作精神。

超文化论坛与结营仪式

胡瀚西、刘景尧

研学主题:工程文化

袁承炫、刘柯均、方海潮

研学主题:内心的追问与感受

高子轩、柳琪、蔡奕洋曾子翔、杨晓天

研学主题:法国美食探索

汪宸聿、刘相宜、张弈驰成俊材、蔡思涵、张誉淇

研学主题:洛可可艺术与印象派

评委团于硕教授、苏权科教授、Francois  BOSSIERE先生认真聆听同学们的汇报并点评

本次“多元共生的超文化”项目的成功开展,得益于中法多方学术机构、专家、教授的鼎力支持,也离不开每一位参与同学的投入与努力。未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书院管理处将深化全人教育实践,鼓励更多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世界,通过真实的问题场域深化对专业与社会的理解,在跨文化的学习旅程中成为有视野、有温度、有担当的世界公民。

拓展阅读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秉承“全人教育”和文化浸润育人理念,本科生培养采用书院制培养模式。书院教育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板块,致力于结合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开展学术教育之外的非正式教育模块,为推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全人教育”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和成长环境,着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审辩思维、设计思维、全球影响力和跨学科知识应用的领袖型人才。书院教育通过研学项目等形式,以项目引导式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发掘兴趣,拓展视野,为全人成长及终身学习奠定认知与学术基础。

发布日期
2025年06月23日
分类
科广新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