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篤學助飛計劃(韶關站)」志教項目成果彙報順利舉行
7月21日,由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書院管理處與團委聯合組織的長期志願教育項目——「篤學助飛計劃(韶關站)」項目成果展示會在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中師劇場舉行。

「篤學助飛計劃(韶關站)」創新性地將傳統STEAM教育中的藝術(Art)拓展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圍繞「STEAM教育與人工智能融合應用」的主題,組建了一支由30多名港科大(廣州)的本科生與碩博研究生構成的志教團隊。該項目自今年3月起,歷時四個月,經過成員招募、課程設計與反覆打磨,邀請了來自學校各樞紐、未來技術學院、教育科學學院的全職教授和講師,以及行政部門的老師作為課程指導老師,為課程設計的專業性與實踐性提供保障。
項目共設立了3D打印工作坊、海洋的奧秘、AI賦能教學實訓營、英語戲劇、抗戰時期的大學等五個課程組。其中,AI賦能教學實訓營引入了港科大(廣州)計算媒體與藝術學域許彬教授開發的數字人教師項目,幫助坪梅中學教師深度體驗人工智能輔助教學。本次活動得到了黃埔海關、廣東省縱向幫扶駐樂昌工作隊、鄉村振興駐坪石鎮幫扶工作隊、樂昌市政府、教育局、團委、坪石鎮政府和坪梅中學等單位的積極支持。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黨委書記屈哨兵教授通過視頻發表祝賀致辭。他指出,本次志教項目之所以能取得豐碩成果,離不開前期紮實的籌備工作與師生們的共同努力。同學們在9天的志教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的積極探索精神、合作意識和創新能力,使得大家的成長收穫遠遠超出預期,也讓成果的精彩紛呈成為意料之中。屈書記特別提到,自己認真閱讀了同學們撰寫的「志教簡報」,並從中挑選出十句極具代表性的感悟。這些話語真實地反映了港科大(廣州)和坪梅中學的同學們在志教活動中的集體成長經歷。

屈書記表示十分欣賞坪梅中學同學們展現出來的合作能力、領導能力和創新潛質。他堅信,每一位同學都蘊藏着巨大的發展潛力,只要有機會有陽光有土壤,他們就能像港科大(廣州)的同學們一樣,充分發揮自身特長,明確未來方向,並為自己的目標不懈努力。


本次項目成果彙報分為手抄報路演與課程組彙報展示兩個環節:
# PART 1 #
在手抄報路演環節中,共有16幅創意手抄報亮相。這些手抄報均由坪梅中學初一學生設計製作,他們將7天的學習所得轉化成了生動有趣的海報作品。現場有的小組用鮮艷的色彩與巧妙的構圖,描繪了自己在「海洋的奧秘」中幻想的「深海奇遇」;有的小組則用幽默的漫畫形式呈現了「3D打印機器人」的趣味探索;也有同學以人物插畫的形式,將自己在英語戲劇課程中的故事生動展示;更有同學通過AI繪製的歷史人物插畫,帶領觀眾重回抗戰時期大學的崢嶸歲月。




初次參與路演的同學們站在海報前,雖略顯緊張,但在講解過程中迅速適應。面對評委與觀眾,他們需要清晰闡明設計理念和創意來源,有的同學通過講述故事吸引關注;有的同學幫給小組拉票,貼心地為觀眾準備了礦泉水......現場氣氛輕鬆又活躍。




最終,「英語戲劇」課程組的「The Popcorn」小組、「3D打印工作坊」課程組的「清檸小組」和「沒靈感小組」的手抄報最受歡迎,收穫現場評委和觀眾的好評,奪得「最佳人氣獎」。



# PART 2 #
隨後進行的課程組項目成果展示環節上,坪梅中學的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逐一上台,分享各自課程的學習成果,展現出自信與取得的進步。。
「海洋的奧秘」課程組的彙報中,每個小組成員都化身為船長、大副、二副、三副等船員角色,生動地講解自己用廢舊塑料瓶、紙板製作的船隻模型。「我們設計的郵輪叫『海晏河清』,希望未來可以帶大家去探尋真正的大海!」一名同學自豪地說道,其質樸的語言和創意贏得了現場觀眾的認可,充分展現了坪梅中學學生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英語戲劇」組的同學們則以舞台表演的形式,精彩再現了七天以來他們自己創作的英語短劇片段。從最初因緊張而忘詞,到如今大方自然地用英語台詞與同伴對戲,戲劇組的同學們在台上的表現贏得了在場觀眾和「小老師」們的充分肯定。




在「3D打印工作坊」的彙報中,同學們分工明確,有「隊長」負責整體介紹,「工程師」負責展示機器人實物,「設計師」講解設計思路。有的小組還現場演示了自己設計的智能小車,可以準確避開障礙物,吸引了觀眾拍照記錄。




「抗戰時期的大學」課程組立足於韶關本地歷史文化,學生們深入研究抗戰時期高校遷徙歷史,以趣味桌游的形式,巧妙地將歷史事件融入遊戲情節中進行展示。同學們向大家介紹他們設計的主題桌游,將歷史故事以趣味化、互動化的形式呈現,參與者需通過答題完成抗戰時期大學遷徙的任務,寓教於樂。




每一個課題組的彙報過程中,坪梅中學的同學們都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突破:有些人第一次用麥克風面對這麼多陌生人講話,有些人第一次作為團隊成員與夥伴緊密合作,更有人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對知識探索的樂趣與成就感......這些展示與分享的背後,是他們在七天里不斷克服困難,一次次反覆排練與調整、互相鼓勵與支持、不斷提升自我的過程,也成為本次成果彙報最動人的細節之一。
最終經過評委們的慎重討論和打分,本次項目彙報選出金獎4項、銀獎4項、銅獎4項和優秀獎4項。






坪梅中學學生代表何佳凝在發言中表示,此次活動讓同學們深入感受到科技與自然的結合,體會到保護海洋的使命與擔當;「英語戲劇」課程則改變了他們對語言學習的理解,增強了自信表達與團隊合作能力;「抗戰時期的大學」的歷史課程使他們銘記歷史,體悟前輩的堅守與奮鬥精神;「3D打印工作坊」培養了他們從0到1的創造力,感受到科技解決實際問題的價值。這些經歷不僅拓寬了知識視野,更推動了思維的蛻變,點燃了他們對未來的憧憬與擔當。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學生代表江浩源在發言中表示,通過此次志教經歷,他作為「小老師」不僅目睹了坪梅中學同學們從害羞到自信的成長,更深刻感受到了教育的溫暖與力量。他提到,與坪梅中學的學生共同經歷的STEAM課程,讓他認識到跨學科探索和實踐的重要意義;在引導學生們積極探索的過程中,他自身也獲得了成長與啟發,更加明白肩負的社會責任,並期望未來同學們能夠持續對知識充滿熱情,勇敢追逐夢想。

坪梅中學校長賴愛民在致辭中表達了對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師生和各支持單位的由衷感謝。他指出,2025年「篤學助飛計劃」能在坪梅中學開展,對同學們來說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從全校800多名學生中脫穎而出的80多名同學,通過7天的深入學習與實踐,實現了顯著的成長與蛻變。他希望同學們能珍惜這段寶貴的經歷,將項目中的創新思維、團隊協作精神和積極進取的態度融入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激勵自己持續進步。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書院管理處副處長、團委書記辛麗博士在致辭中表示,「篤學助飛計劃」志教項目是港科大(廣州)對本科生實施全人教育的重要內容,旨在培養學生成為具備良好道德素養、積極貢獻社會發展的優秀公民。在項目設計之初,我們就明確了要將課堂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通過服務社會來實現個人成長的教育理念。她特別提到,感謝在此次志教中付出努力的「小先生」們,他們積極投身於教育實踐,以熱情和責任感感染了坪梅中學的學生,也在這個過程中收穫了自身的成長與蛻變。
同時,她也衷心感謝坪梅中學的同學們對項目表現出的熱情與投入,同學們的積極反饋與真誠互動,不僅讓港科大(廣州)的同學們深受啟發,更使得這段教育實踐之旅充滿了溫度與力量。同時,也對參與項目指導的各位老師表示誠摯的謝意,這些老師們犧牲了個人的休息時間,積極與學生共同備課,精心指導教學實踐,為促進項目的順利開展與有效實施付出了辛勤勞動。最後,辛麗老師寄語所有參與項目的同學,希望他們能夠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努力成長為有理想、有擔當、有作為的新一代青年人才。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黨委書記屈哨兵教授,韶關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李梅,樂昌市委副書記、廣東省縱向幫扶駐樂昌工作隊隊長曹清沁,樂昌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曾培偉,樂昌市發改局副局長唐冰,樂昌市教育局副局長袁正一,樂昌市團委副書記連建威,韶關市委宣傳部張輝艷,樂昌市委宣傳部部務會成員周贊,樂昌市縣域創新服務中心主任助理史雪利,坪石鎮黨委副書記、鄉村振興駐坪石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張振茂,坪石鎮三星坪村第一書記、鄉村振興駐坪石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員陳震宇,坪梅中學校長賴愛民,坪梅中學黨支部專職副書記朱品義,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團委書記、書院管理處副處長辛麗博士等150餘位師生、家長以線上、線下多種形式參與到本次項目成果展示中。
「篤學助飛計劃(韶關站)」不僅是一次豐富的教學實踐,更是一場貫穿始終的教育探索。通過服務學習,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的同學們在合作中成長,在擔當中成熟,在服務中感悟自身價值,在知識的應用與實踐中樹立責任感,實現自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