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鸟面对面:我的大学第一步 | 本科生参与科研能收获什么?

2025级的萌新们

你是否也曾好奇

当本科生推开实验室之门

会走进一个怎样的世界?

是数据的迷宫?

是公式的森林?

还是创造与发现的新大陆?

这一次

我们不再只问“如何开始”

而是追问“你将走向何处”

我们邀请了陪伴学长学姐

穿越科研迷雾的导师

来聊一聊

共同拆开这份

属于本科生的“成长盲盒”!

 红鸟面对面 

 我的大学第一步 

第四期,全新解锁

系统枢纽机器人与自主系统学域

助理教授赵航

为你讲述

“本科生参与科研能收获什么?”

科研这件事情,需要一个非常严密的推理过程。这些逻辑推理能力,是你将来走向社会后,安身立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本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港科大(广州),每位同学面对的不再是拥有标准答案的习题,而是如何在软件优化、硬件升级等多种路径中,学会权衡与折中(Trade-off)的决策智慧。赵航老师坚信,这种在复杂情境中培养出的严密推理与独立判断能力,将是同学们未来迎接任何职业挑战的“核心装备”,是真正能够安身立命、行稳致远的根基。

“格物致知精神最重要。只有当你热爱一个领域,或你想去探索这个世界客观存在的物理规律时,(这种热爱)才可以支撑你不断地做科研,不断探索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赵航老师指出,真正的创新不是被动地完成任务,而是源于“格物致知”的内在驱动。在港科大(广州),“本科生科研计划”正激励着同学们主动提问与探寻——这份对知识本源的好奇,远比任何短期成果更为珍贵。它将转化为同学们持续探索的内驱动力,支撑他们在交叉学科领域中不断深耕、勇敢闯荡科研的“无人区”。

科研是厚积薄发的过程,只有足够积累才能实现量变到质变。

“踩坑不可怕,但绝不能两次都踩进同一个坑。”赵航老师认为,科研之路没有捷径,既需要以踏实心态面对每一次试错,也要在反复尝试中持续精进。他鼓励同学们珍惜日常学习中的每一次积累,相信只要步履不停,终能突破认知边界,在厚积薄发中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抵达那片心之所向的星空。

采访手记

有幸作为学生记者得到这次采访赵航教授的机会,本次访谈不仅解开了我对于平衡生活、学习和科研的疑惑,更拉近了教授与学生的距离。我切身地体会过对于X-Program的迷茫和学习与生活的冲突,赵航教授对问题详细的回答、生动的类比、自身的举例,无一不体现出学校和教授们对本科生的关照与指引,使同学们可以毫无顾虑地体验科研的美好时光。最后,就像赵航教授所说,“科研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我们只有足够的积累,才能形成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希望同学们也能在科研路上一步一脚印,水滴石穿,终有所成。

——2024级本科生 学生记者团 刘秋悦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16日
分类
校园生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