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与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达成长期合作协议

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支持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精神,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探索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贯通培养模式,10月25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与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在南沙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宣布达成长期合作协议。

两校将在科研实践、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多方面合作,将科技人才培养从高校延伸到基础教育阶段,为南沙区、大湾区乃至国家输送科技人才。签约仪式由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执行校长苏媛主持。

签约仪式现场

签约仪式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创校校长、香港工程院院士倪明选教授从高校的责任与创新出发,阐述了合作的重要意义。

他强调科技、教育和人才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并分享了港科大(广州)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成果。他表示,科技、教育和人才是中国现代化的基石,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是国家的重要目标。此次合作将港科大(广州)的优质科研资源、前沿的创新理念和独特的育人文化,主动下沉、延伸到基础教育阶段。港科大(广州)非常愿意开放优质资源和实验室给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的师生,期待双方的合作能够从小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情,为教育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倪明选校长致辞

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校长赵均宁从基础教育的实践层面,表达了对接高等学府教育资源、助力学生成长的期待。他表示,10月21日港科大(广州)倪明选校长和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共同获得广东省“推进粤港湾大湾区建设表现突出个人和集体”表彰,今天,双方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将融合“大中衔接”之创新理念、努力打造粤港澳教育全面合作发展的创新案例,共同推动湾区教育的发展。

此次与港科大(广州)“牵手”,将为暨大港澳子弟学校的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和育人模式带来质的飞跃,也为港澳学子打开一扇“机遇之窗”。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将为港科大(广州)输送更多更好的本科生源,同时也为港科广教工子弟提供教育便利,为南沙、为广州、为大湾区贡献更优教育服务,培养输送更多优秀的后备人才。

赵均宁校长讲话

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陈学明代表教育主管部门,充分肯定了合作的政策契合度与示范价值。他表示,两校本身具备多个共同“基因”,此次携手更是创新性地将合作焦点从高等教育前置到基础教育阶段,精准地抓住了“大中衔接”这一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这不仅是两所学校的合作,更是为大湾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提供了一个可借鉴、可推广的“南沙样板”。

他期待此次两校合作能够真正探索出一条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贯通式”人才培养路径,摸索出一套符合教育规律,能够回应社会关切,更能够落实国家政策的有效教育体系;同时,期待“懂科技、有视野、融湾区”三个关键词体现在两校未来长期合作的丰硕成果中。

陈学明副局长致辞

随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工会主席、首席工程师苏权科教授与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总校长谭日旭分别代表两校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港澳台办副主任舒刚波,广东省教育厅总督学徐仕敏,暨南大学党委书记孙彧,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陈学明,十四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主席黄锦良,霍英东集团行政副总裁霍启文,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理事长邓强光等嘉宾共同见证了协议的签署,并对两校合作表示衷心祝贺。

签约代表:(左)苏权科、(右)谭日旭
见证嘉宾(从左至右):邓强光、陈学明、舒刚波、孙彧、于长学、徐仕敏、倪明选、黄锦良、霍启文

根据协议,双方将采取共建科普教育基地、人才实习基地,合办人工智能主题赛事、科普讲座及学习交流活动,合作开发STEAM及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培训项目、开展体验式/探究式特色学习项目等措施,共同培养教师及学生的科技素养与创新能力,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培养和储备人才。

此外,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还将为港科大(广州)符合招生政策的教职工适龄子女提供入学优惠,解决教职工子女读书就学的“后顾之忧”。

全体参会嘉宾合影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26日
分类
合作交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