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者获国际顶尖会议IEEE INFOCOM 2025“时间检验论文奖”
近日,全球网络与通信领域顶级会议IEEE INFOCOM(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s)发布消息,由我校倪明选教授与伍楷舜教授共同完成发表于2014年INFOCOM的论文“WiFall: Device-free fall detection by wireless networks”荣获2025年度“时间检验论文奖(Test of Time Award)”。
INFOCOM是计算机网络领域三大顶级国际会议之一,长期以来被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推荐为A类国际学术会议。
IEEE INFOCOM 时间检验奖(Test of Time Award)旨在表彰过去十年对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产生重大且长远影响的论文。论文需满足以下标准:被引用次数最多、获得学界广泛认可,并对研究领域产生重大影响。本年度的“时间检验论文奖”评选范围为2013至2015年间在 INFOCOM 会议上发表的论文。
该论文开创性地将无线信号传播特性与人体行为感知相结合,为无线感知技术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具体而言,研究主要聚焦如何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实现对未携带设备对象的跌倒检测,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将WiFi物理层精细表征参数(信道状态信息,CSI)作为人类行为活动的示性指标,通过构建与个体行为活动之间的定量识别模型,实现基于无线网络的用户行为分析系统,并揭示了人体行为活动与信号多径传播之间的规律。基于该项研究的创新性和社会应用潜力,论文在发表的同一年就斩获2014年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奖:最佳创新奖。截至目前,论文在Google上的学术引用数接近1200次,在IEEE Xplore、谷歌学术、微软学术搜索以无设备感知(Device-free)为主题的近10年所有技术类文献中被引频次均全球排名第一,被国际同行学者评价为“开创性工作”(seminal work)。

回顾开展此项研究的背景,据伍楷舜教授介绍,当时全球大多数学者都将目光投向如何提升WiFi的通信效率,而研究团队从一篇利用CSI(信道状态信息)预测信道状态的文章获得启发,另辟蹊径,尝试利用WiFi信号的细粒度信息进行跌倒检测。实验过程充满挑战,由于缺乏专门的实验室,研究团队只能趁着深夜在公共空间反复测试,最终成功克服无线信号易受干扰的难题。这项颠覆性研究如投入学术湖面的智慧之石,持续激荡出创新涟漪,启发后来者开始使用声波、毫米波等多种无线信号去检测人类的行为动作。如今,港科大(广州)在通感算交叉融合领域持续深耕:2022年底,学校首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通感算交叉融合泛在物联网重点实验室”获批。该实验室正聚焦智能生活、智慧城市等未来场景,通过多学科融合创新构建下一代物联网技术体系;2025年初,学校首个国家级引智基地——“智能泛在物联网理论与应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获批,进一步加大全球物联网优秀人才的吸引和汇聚力度,力争尽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吸引全球领军人才及中青年骨干人才的重要平台。

港科大(广州)一直倡导学者开展“有影响力”的科研,此次的“时间考验论文奖”无疑是对此的生动诠释。作为共同获奖者,伍楷舜教授表示,比起追逐稍纵即逝的热点,学术人员应发掘有意义的问题,开展富有原创性与突破性的研究,做科研领域的长期主义者。
倪明选教授表示,港科大(广州)推动自由探索与有组织科研“两条腿走路”,希望港科大(广州)全体学术人员以加强原始创新、引领性科研攻关为使命和目标,为人类社会发展难题提供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