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国青年学子齐聚港科大(广州) PLACE夏令营架起交流与友谊之桥
7月26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PLACE(Playshop for Language and Cultural Exchange)语言与文化交流夏令营(以下简称“PLACE夏令营”)盛大开幕。PLACE夏令营是港科大(广州)创校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夏令营,集结了将近300位海内外优秀学子。其中,国际生源丰富多样,覆盖美国、英国、德国、哈萨克斯坦和南非等22个国家。以开幕式为起点,学子们将开启为期三周的语言与文化交流之旅。

在开幕式上,各界嘉宾云集。广州团市委一级调研员李键先生,广东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梁佳沂先生,德国驻广州副总领事Jana Ludwig女士,匈牙利驻广州总领事馆代总领事Renátó Horváth 先生,哥伦比亚驻广州领事Makanaky先生,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经济领事Pierre Mason-Perez先生,英国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华南区主任何颖女士;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教授,副校长(行政)庞鼎全教授,协理副校长(研究)伍楷舜教授,协理副校长(教学)杨旸教授,协理副校长(协调及实验室安全)关继祖教授,党委副书记梁碧茹等校领导出席,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校长致辞
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教授在开营仪式上发表致辞,他首先对国内外学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港科大(广州)的创校背景、发展历程和愿景。倪校长介绍,港科大(广州)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致力于国际化发展。目前教职员工来自25个国家,学校仍在持续招募全球优秀人才,以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团队。

倪校长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培养A-HERO人才至关重要,即人才要具备高阶思维能力(High-order thinking)、道德边界(Ethical-Mindfulness)、情绪韧性(Resilience)以及开放心态(Openness)。倪校长指出,此次PLACE夏令营通过多模块的活动设计,采用体验式学习方法,帮助营员了解科技前沿,领略岭南风情,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这对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代表发言
此外,学生代表Miles Towne(美国)、Tara Seliner(瑞士)和郭道远(中国)分别发表了感言。

Miles分享了他自学中文,以及在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实习的经历,这些经历激发了他对多元文化和中文学习的热情。他期待在夏令营中保持开放心态,互相学习,并倡议大家全身心投入夏令营的活动。最后,Miles用中文说道:“我希望和大家一起度过一个难忘的暑假。”

Tara从小在瑞士长大,对幅员辽阔的中国及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充满向往。她在中国老师的影响下,对中国文化和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表示很期待能通过夏令营与多元背景学子建立深厚情谊,共同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郭道远作为港科大(广州)大一新生则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夏令营夯实自己的语言能力,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龄人交流文化,领略科技的前沿发展。他鼓励营员们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学习和成长,共同创造美好的回忆。


随后,为了促进营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开营仪式设置了“击鼓传花”活动。在紧张刺激的鼓声中传递着港科大(广州)备受欢迎的吉祥物 —— 红火火,营员们幽默风趣的问答和才艺表演引来阵阵欢声笑语,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击鼓开营
非遗麒麟舞 惊艳亮相
紧接着,活动迎来了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刻。领导嘉宾和学生代表走上台前,共同击鼓庆祝PLACE夏令营的正式开幕。

随后,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沙麒麟舞惊艳亮相。威武精神的南沙麒麟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现场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听享受,更为本次PLACE夏令营注入了美好的祝愿。随着各界嘉宾和全体营员的合影留念,PLACE夏令营的开营仪式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校园破冰
开营仪式结束后,PLACE夏令营特别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破冰活动。营员们被分为若干组,手持任务册和集章卡册,在校园内展开了一场“寻宝探险”。他们穿梭于校园的各个角落,完成任务并收集印章,迅速熟悉校园环境,更在互动中增进了营员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长期以来,港科大(广州)致力于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PLACE夏令营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在未来的三周时间里,营员们将沉浸在丰富多彩的学习与体验活动中。他们不仅会亲身领略到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文化风情与科技创新氛围,还将在融合学科与项目制合作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拥抱全球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自创校以来,港科大(广州)一直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对外交流合作。今年,倪明选校长先后率团访问了比利时、德国、瑞士、法国、韩国和日本,与众多高水平大学进行深度交流,建设港科大(广州)的欧洲和东亚朋友圈,促进知识和人才的双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