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科大(广州)(筹)李世玮教授成为首位中国获奖者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下简称港科大(广州))再传喜讯!1028日,机械工程领域国际顶尖学术组织ASME宣布,将该组织在电子封装领域最重要的荣誉大奖——2021 Avram Bar-Cohen Memorial Award授予港科大(广州)系统枢纽署理院长李世玮教授。李世玮教授也是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科学家。

 

港科大(广州)系统枢纽署理院长李世玮教授

 

  • 学术成就及领导力获国际高度认可

ASME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成立于1880年,是世界机械工程领域最顶尖、影响力最大的学术组织,拥有9万余名会员,遍布全世界135个国家。

此次颁发的荣誉大奖旨在表彰电子封装及相关领域最杰出的专业人士,标准极高:既要求获奖者有卓越的学术造诣;又要具备突出的领导力,在学界、业界都有深远影响。自1999年设立以来,该奖项每一至二年颁发一次,到目前为止仅有12位获奖者。

 

 

提名人介绍获奖者李世玮教授

 

李世玮教授于1992年获得美国普渡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博士学位,1993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学,至今已有28年。他是国际电子封装领域的领军学者,尤其在无铅焊点可靠性分析及导入、晶圆级封装以及LED封装技术及应用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提名人介绍李世玮教授的学术成就

 

在微电子封装领域,不同层级之间的互连需要通过焊点来实现。传统锡铅焊料虽然价格低廉、性能好,但对自然环境及人体造成危害,因此业界从2006年前后开始进行无铅化焊点的技术升级。李世玮教授攻克了焊点可靠性方面的技术难题,极大推动了无铅化焊点应用的技术转型。

LED封装领域,李世玮教授及其团队成功地实现了将LED投入大众运输系统,用作照明用途。香港地铁采用这一研究成果,成为世界公认的优秀案例。新冠疫情期间,李世玮教授及其团队实现了深紫外线LED在消毒杀菌方面的应用,在公共卫生领域做出新的探索。

 

香港地铁LED照明项目发布会,右一为李世玮教授

 

同时,李世玮教授在国际学术界拥有深远影响力,在电子封装领域担任的学术领导角色可谓前无古人。他曾担任《IEEE元器件封装技术期刊》的总主编、IEEE CPMT学会的国际主席,以及ASME EPPD学会的国际主席;目前正担任《ASME电子封装期刊》的总主编。IEEEASME是国际权威的两大学会。李世玮教授是有史以来唯一一位同时担任过电子封装领域两大学会主席和两大期刊主编的学者

 

香港保良局深紫外LED消毒衣柜项目新闻发布会

 

  • 我们不是富二代,所以要加倍努力

李世玮教授说,想要获得国际认可,中国科学家必须加倍努力。

在过去的100多年间,无可否认地,全球科学的中心在西方,主要是在美国、欧洲。所以西方科学家的成就更容易被看到、被认可,他们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李世玮教授说。以IEEEASME两大学术组织为例,重要职位的历任者绝大多数都是西方科学家、或者是已在西方生根的移民学者。

打个比方,人家是天生富二代。对于欧美地区以外的学者,都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取得国际领先水平的成就,才能够被认可。而李世玮教授的科研经历,正是迎难而上、逆袭成功的最好诠释。

李世玮是航天航空工程博士,但受限于产业环境、加上为了适应当时香港业界对微电子研发的需求,半路转行进入微电子领域。我博士毕业完成一年博士后训练就来到香港科技大学。那时候港科大刚刚建立,一切从零开始,基础完全不能和西方名校相比,但学术环境非常宽松、自由,让学者可以充分发挥。

此后,李世玮教授与世界各地、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业界龙头企业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促进成果转化。从2002年起,李世玮教授就和华为、中兴等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并持续为内地电子封装企业进行系统性培训,推动行业的高水平发展。

 

华为管理层向李世玮教授颁发顾问聘任牌

 

如今,李世玮教授担任港科大(广州)系统枢纽署理院长,他希望号召更多优秀的青年学者加入港科大(广州),并以自身的经历鼓励他们走向世界。

我们现在招聘的新教师都来自国际一流大学,他们懂得国际学术界的规则,起点很高。比起我们那一辈人,这是他们的优势。李世玮说: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他们把国际化的视野带回来,眼光要放宽,不要自我设限,扎扎实实做好科研。

李世玮教授特别鼓励青年学者在国际学术界争取更多话语权。不要只顾着闷头做研究,要走出去,讲给别人听,要产生影响力。我希望他们积极参加国际学术活动,主动竞争国际学术组织的重要职位。

 

  • 系统枢纽:广结业界伙伴、创新育人机制

在李世玮教授的领导下,港科大(广州)系统枢纽的筹备进展顺利。

据了解,香港科技大学与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已签订智能交通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双方将共同指导研究生,并为他们提供实习及参与科研的机会。李世玮表示,系统枢纽将与业界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更多合作。例如,与南方航空进行探讨,拟在智能交通、机器人与自主系统等方向开展合作。在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领域,系统枢纽与广州的高水平医院也在接触,调研合作的可能。

同时,系统枢纽积极创新育人机制。目前,该枢纽的核心课程已顺利开展,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全面推行主动学习模式,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

所有的学生分成不同的House,就像《哈利波特》里面每个学生选学院一样。每个HouseHouse HeadHouse SecretaryHouse Speaker,每个成员都要轮流担任Speaker。以此调动所有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团队协作精神和荣誉感。课程结束时,每个House用做报告的形式接受考核,系统枢纽还为优秀的报告者颁发奖牌。

衷心期待更多优秀人才加入系统枢纽,在港科大(广州)开展融合学科研究和学习。李世玮介绍,按计划,到明年9月开学时,系统枢纽将有近40位教授,目前持续在全球积极招聘高水平师资。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28日
分类
科广人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