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氨来源量化的技术方法与科学前沿”研讨会在港科大(广州)成功举办

2023年12月28日,“大气氨来源量化的技术方法与科学前沿”研讨会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成功举办。

本次研讨会由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功能枢纽可持续能源与环境学域主办。研讨会汇聚了从事大气氨相关研究的华东师范大学王格慧教授、清华大学刘欢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章炎麟教授、中科院大气所潘月鹏、潘小乐研究员、浙江大学谷保静教授、北京大学张霖教授、刘明旭博士和中国海洋大学高阳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袁自冰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李莹副教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何敏副教授及暨南大学旷烨副研究员等10余位大气环境科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和学者,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郑君瑜教授,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张涛博士、钟庄敏博士,暨南大学刘俊文副研究员、黄志炯副研究员等项目组成员一同参加本次研讨会。会议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基金项目“基于稳定氮同位素和模式融合的大气氨排放清单校验与改进研究”实施过程中的相关科学与技术问题,探讨大气氨来源量化的最新进展、技术方法与科学前沿。在我国当前PM2.5浓度显著下降后逐渐进入瓶颈期阶段的背景下,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有助于厘清大气环境中氨的来源,为科学制定大气氨排放减排策略、进一步降低PM2.5浓度、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提供新的途径和方向。

国家基金委重点基金项目“基于稳定氮同位素和模式融合的大气氨排放清单校验与改进研究”,由功能枢纽可持续能源与环境学域郑君瑜教授主持,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为项目依托牵头单位,旨在通过稳定氮同位素、模式反演、大数据等多方法的融合,提高大气氨排放清单表征的准确性,项目执行期为2023年1月-2027年12月。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科学指导,也为接下来我国开展大气氨来源的精确测量、排放表征、精准溯源和科学施策指明了未来应关注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参会专家合影留念

研讨会由郑君瑜教授主持,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科研处李冬孚处长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词。

郑君瑜教授主持会议
科研处处长李冬孚致辞

随后,郑君瑜教授对大气氨来源量化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和介绍。他指出,尽管当前对大气氨的来源已有一定了解,但其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下的具体来源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这给制定针对性的减排策略带来了挑战。国家基金委重点基金项目的实施方案是此次会议重点研讨的议题之一,郑君瑜教授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背景、目标和研究方法。他强调了多站点稳定氮同位素溯源和模式校验在氨排放研究中的重要性,并分享了项目团队在技术研发和数据收集方面取得的进展。

郑君瑜教授作项目介绍

与会专家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就当前大气氨来源量化研究的现状、问题和挑战发表了意见和建议。专家们一致认为,通过多站点稳定氮同位素解析和模式融合的方法,有望更精确地识别氨的来源,为制定有效的减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此外,与会专家就未来应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交换了意见,认为未来研究应更加关注大气氨未知来源的识别、城区非农业源排放表征的改进以及新型监测技术在氨排放研究中的应用等问题。

最后,郑君瑜教授代表项目组向与会专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他表示,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离不开各位专家的鼎力支持;后续项目的实施,期待与各位专家紧密合作交流,一起努力,共同推进我国大气氨来源量化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为我国PM2.5浓度未来突破下降瓶颈、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贡献献智慧和力量。

Release date
05 Jan 2024
TOPICS
Cooperation
Share to